八项规定提出要改进调查研究。记者采访发现,当前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更勤了,调研现场张贴悬挂标语横幅、铺设红地毯等现象已很少见。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个别地方,一些调研出现形式主义苗头,且日益成为基层新负担,人们画像:就像葫芦掉到井里,好像深入了,其实还是浮在表面。
十九大报告提出,
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基层干部群众期待,少数地方领导干部调研中的这一不良倾向能得到及时纠正。
1
“被调研明星乡”
一年500多批次领导来调研
上级领导来调研了解基层情况,推动工作开展,这对基层原本是好事,然而,在个别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正日益演变为基层干部群众的一大负担。
中部某县一科级干部告诉记者,当地一个乡镇是全省出名的“被调研明星乡”。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有500多批次领导干部前来调研。“这意味着乡里一年365天,平均每天至少都有一拨领导前来调研。”
这个乡兼具多重身份,具有一定特殊性。记者选取这个省综合考评排名中间的一个区调研发现,即便没有那么频繁,但也不少。
区委主要领导掰着手指头算,最多的一天区里接待了五拨、6位厅级领导来调研。因为来的领导多,区委、区政府在家的班子成员悉数上阵陪同。其中,区长最为繁忙,一天陪了三拨调研。
地方主要领导疲于奔命,区里的党政微信公众号当天还主动发布消息,把“一天6位厅级领导来区里调研”当做区里的盛事进行报道。
这些官员来调研,一定要当地主要领导陪同吗?
这个区政府的主要领导说,尽量要陪,否则就是块“心病”,日后区里申请项目或遇到督查检查等都不好说话。
这名区政府领导说,一天陪同三拨调研较为少见,但一天陪一两拨前来调研的上级领导,属于家常便饭。
记者调研发现,这五拨调研的领导中,有两拨调研题目几乎一模一样,都调研当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相关工作,为避免调研“撞车”,区里为他们设计了不同的线路。
领导调研“防撞车”并非个例,这个省一地级市仅有30多个乡镇,40多个市领导都要下基层调研,结果不得不“错峰调研”。
个别地方还喜好开展集体调研。
中部某县一名处级干部告诉记者,当地每到年底就组织全市所有县区的主官下去调研,每到一地,人家都要事先精心选择企业、确定路线。
很多企业不堪其扰,有的属于无尘生产车间,根本不具备一口气接待多名干部的条件。
在这种调研影响之下,一些地方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比发展变化上,而是比接待态度上。
2
为“井里葫芦”型调研者画像
基层干部群众将此类调研形象描述为“掉到井里的葫芦,在水上浮着”,并将其总结为“三多三少”:
到基层调研做指示的多,虚心求教的少;
开展一般性调研多,带着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少、蹲点调研更少;
到工作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
套路一:求教变指导,仿若“钦差大臣”式调研
“要有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小学生的精神。”中部某县一名从事秘书工作多年的干部说,调查研究必须“眼睛向下”,俯下身子。
然而,有些地方领导干部下来调研,其调研不是先摸清情况,待形成科学决策后再指导基层实践,而是一边听基层汇报,一边发表几点指示,来调研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的往往最后变成了做指示的。
个别地方领导调研时的几句“指示”,甚至可能影响当地的既定发展战略。长江沿岸某地级市主要领导到辖区一县调研,发表了关于双创的讲话,当地市委机关报还专门刊文报道。
在这一“指示”下,当地一个以培养产业技术工人为主要目的的基地转而开始搞“双创”,一夜之间,县里冒出数十个孵化器,十几家创客咖啡,当地一家银行支行也改名为创业支行。
套路二:人到心不到,“蜻蜓点水”式调研
“我们经常接到通知,领导上午要看三个点,你们注意控制时间……”中部某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所辖一贫困村支书介绍。
个别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会提前通知村里做好准备,到了往往先开座谈会,听指定好的几个人对着材料介绍情况,然后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基本不与群众接触。
这个省的省纪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确勤了,但少数地方领导干部往往只看“前庭”,不看“后院”,特别是深入实际、深入矛盾、深入现场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做得还不够。
一名乡镇主要负责人也说,有些地方领导总认为多走些点才代表深入,事实上也就每个点都打个照面,什么也看不到。
套路三:不愿雪中送炭、只想锦上添花,“嫌贫爱富”式调研
中部某省纪检部门曾专门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发现省里某县一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后,前往调研的各路人马络绎不绝,令当地政府应接不暇,当地群众也对此极为反感。
对此,中部某县级市一位乡长说,对工作突出的地方调研总结无可厚非,但也不能眼睛里只盯着好的,而忽视工作待提升的地方。
他所在的乡属于市里较偏远的地方,曾经市里主要领导一年难得来一次,这两年得益于精准扶贫,各级领导来得多了,即便如此,还不到被调研明星乡镇的五分之一。
3
斩断影响科学决策的恶性循环
在调研中,受访的基层干部和专家学者反映,此类套路化调研,其不良影响不仅仅在于形式主义本身,更严重的在于这种调研还直接或间接影响调研后的科学决策,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地方发展,有的甚至影响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告诉记者,调查研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当前少数地方领导干部把下基层调研,只当做决策前的一个走过场程序。
调查研究不深入,损害的是群众利益。
2014年至2015年,西部某贫困县在没有深入考察群众养殖技术、养殖成本及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在两个乡镇3000多户贫困户中推广蛋鸡养殖。
由于防疫不到位、养殖成本较高、签约企业设置诸多门槛等,政府投入几百万元的项目全面失败,部分农民甚至背着鸡到政府上访。
调查研究陷形式主义,还可能影响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
中部某高校一名专家剖析认为,一些欠发达地区热衷于到发达地区调研学习,但在过程中作风不扎实,往往只学其表不学其里、只看局部忽略整体,形式主义的调研带来形式主义的调研成果,进而误导决策。
某县调研之后提出打造基金产业园,但仅仅简单化为通过更低税率等优惠政策引进项目,堆积投资数字,而非致力于做好制度设计、风险防控系统、客户体验等基础性工作。
园区创办将近五年,并没有实现产业和资本融合的初衷,而是打着创新的旗号拿土地、要政策,甚至搞房地产开发。
“刚开始可能是不经意的,但这种风气如果不及时刹住,就会由最初的偶尔、被动为之变成主动的形式主义。”
这名专家说,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调研中的形式主义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只有经过扎实的调查研究,谋定而后动,才是弯道超车的正确道路。”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少数地方领导调研走过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仅影响决策的科学性,更严重的是可能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华北一地级市不久前在巡视通报中指出,当地某县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战略把握不够精准,调查研究不深入,决策失误,项目引进不切实际。
汪玉凯认为,当前部分地方领导干部调研中的形式主义苗头,产生了新的形式主义恶果,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必须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把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形成“接地气、听实话、有实效”的调研新风。
评论
该刹刹形式主义调研风了
基层调研,本应是了解情况和着力发现问题、帮助破解难题的过程,但在部分地方的实际操作中,俨然已成了“假深入”的作秀场。
人们清楚地看到,原本应是调研掌握情况的,却在汇报还没听完、尚未实地走访时就已经开始作起了指示;
原本是需要深入了解基层需求的,却行程紧锣密鼓,一上午动辄数个调研点,路上就要花上几个小时时间;
原本应前往相对偏远、发展不够充分的地区,却热衷于选择发展势头较好、享受政策充分的明星乡镇。
诸如此类的“钦差大臣”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嫌贫爱富”式调研,被基层干部群众所诟病,也让调研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与此同时,由于这类“调研”过多,已经成为基层新的负担。上级领导来了,自然不能怠慢,但是大量时间用于接待、汇报之中,实际上已经极大地占用了基层开展其他工作的时间。
尤其是当前,诸多地区还面临脱贫攻坚的“大考”,还有不少群众仍未脱贫出列,本应用于处理脱贫、发展工作的时间与人力等,被太多地消耗在接待一个又一个的“调研组”中。
当调研成为“走马观花”,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深入实际、深入矛盾、深入现场解决具体问题自然成为空谈。
“观光式”调研大行其道,折射出多重问题,应当反思。
一方面,这说明一些干部的工作作风仍存在偏差,存在敷衍与“懒政思维”,并没有把“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也说明部分地方相应的监督、管理与纠偏工作尚需加强,对于调研实效的认定与评判存在欠缺与疏漏。
倘若放任此类现象不管,如此“调研”不仅会继续增加基层负担,更会让基层干部群众萌生出“作秀”的质疑。
基层调研,好的初衷需要得到好的执行。领导干部需要更加明确问题意识,少“打招呼”,多看一些没有提前“演练”的地方,更多地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
调研的线路,可以有“规定路线”,但也应有“自选动作”,多一些不作提前安排的随机性调研,才能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
避免调查研究走过场,避免让形式主义影响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给干群关系带来“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