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曲”是流传于荆州、宜昌至九江等长江沿岸城市的一种古老曲种,在清末、民国初年和建国初期曾盛极一时。可如今,荆州市的湖北小曲艺人仅剩下傅凤兰、肖忠英等少数几位传承人,这门古老的曲艺正面临着非遗传承人“后继无人”的尴尬处境。
湖北小曲表演形式自由灵活,可一人自拉自唱,也可两人以上坐唱,或者站唱,并配有多种乐器。
“湖北小曲”是湖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又名“汉滩小曲”、“汉滩丝弦”、“外江小曲”,它源于明清俗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的武汉、荆州、宜昌等大中城市。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沙市曲艺团组建。1958年,年仅19岁的傅凤兰,代表当时的沙市曲艺界前往北京中南海演唱湖北小曲《看铁牛》。
1959年,13岁的肖忠英成为傅凤兰的师妹,同拜老艺人张明亮为师。肖忠英介绍,如今湖北小曲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目有180多个。其中《百花亭》、《抢伞》、《文表借衣》等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曲目的内容多来自传奇、杂剧和民间故事,其中以爱情题材居多,部分“大本头”折子戏可连续演唱数月,具有浓郁的荆楚特色。
2008年6月,“湖北小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傅凤兰被评为“湖北小曲”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
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湖北小曲也和其它的说唱音乐曲种一样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如何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抢救音乐遗产?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湖北小曲表演艺术家肖忠英介绍,她们正在筹建湖北小曲培训班,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和传承这门古老的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