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江岸边的荆州又多了一道风景线——滨江“外滩”。现在,许多市民受漫步“外滩”,到大堤上走走看风景,在江滩边晒晒太阳,不知不觉发现原来荆江风景是那么的赏心悦目。
曾经,江岸普遍脏、散、乱
荆州,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主城区和所辖6个县市全部依江而立,“黄金水道”绵延483公里,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荆州港是国家二类水运口岸,也是全省四个国家级主要港口之一。
早前,因追求经济效益,荆州市长江干线码头(泊位)数量一度达到498处,其中砂石码头303处,普遍存在“小、散、乱”的问题,部分码头分布于饮用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严重损害了长江生态环境,制约了港口集约发展。
2015年底,荆州打响了港口码头整治攻坚战,把修复长江生态、筑牢生态屏障作为“共抓大保护”的重中之重来抓。
经核查,全市非法码头(无证)共129处。2016年,市港航局按照拆除到位、清场到位、防反弹到位、复绿到位的“四个到位”要求,完成了“取缔一批”的工作。
铁腕治“乱”,荆州拆除码头337处、复绿144处
在全市498处码头中,市港航局将364处码头(含早前129处无证非法码头)全部纳入了整治范围,其中砂石码头303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码头61处、自然保护区内码头110处、中心城区码头79处、危货码头33处(五类性质的码头互有重叠)。
2017年6月和8月,市政府分别在江陵和石首召开现场会,全市码头整治形成比、学、赶、超态势,工作进展明显加快。2017年7月中下旬以来,各县市区整治专班进入“5+2”“白+黑”整治工作常态,要求砂石码头“只出不进”,陆域、水域巡查从不间断,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各地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阵,责任细化到乡镇、到部门,层层签订军令状,发布整治通告,树立监管责任公示牌。
截止2017年12月底,全市纳入整治范围的364处码头中,除拟保留的石首三义寺汽渡码头等11处民生、公益码头外,已拆除码头达337处(其中砂石码头296处,中心城区码头72处),复绿144处,拆除设施设备340台(套),拆除房屋520间,迁移趸船88艘,清运砂石652万吨。
绿色发展,荆州徐徐展开江滩风情
2017年,荆州实行环保督察整改销号清零行动。根据中央环保督察要求,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码头已拆除54处,自然保护区内码头已拆除102处,分别占目标计划的89%和93%;33处危货码头全部整改到位,其中18处已销号,15处已按时间节点关停;《荆州市港口与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油污水和垃圾两用船的设计建造以及油污水接收转运处置衔接工作已启动,并完成了42%的建设任务。
2017年10月24日,《荆州港总体规划》环评已通过环保部审查,春节前有望获批并实施,该规划将推动荆州港朝着专业化、集约化和绿色环保的方向迈进;高标准建设砂石集并中心。根据方案,全市将统一规划建设25个集并中心(点)、61个泊位。目前,公安县、开发区已率先启动集并中心(点)建设,公安县埠河集并点施工图咨询会已召开,开发区木沉渊砂石集并点已完成项目选址,各地过渡性集并点已陆续投入营运;统一规划建设沿江绿化带。特别是中心城区拆除工作完成后,将按要求高标准复绿,在有条件的区域规划建设滨江公园和城市绿化带,努力提升荆州城市形象。
据统计,全市原利用长江岸线71公里,通过整治,将清退岸线55公里,清退率达77%,大量优良岸线将得到充分使用。目前,荆江常年维护水深已达3.7米,可满足3000吨级以上船舶常年通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