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建成 这个荆州校友功不可没

2018-03-28 09:10  

“建成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成为中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3月26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国之重器我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建成》,而散裂中子源建成的背后有一位荆州校友功不可没。

“这是散裂中子源建设的里程碑,标志着工程建设已经全部完成,性能达到了预期要求。”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告诉记者。这位从荆州走出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说,散裂中子源能够为我国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供有力支撑,并为解决国家可持续性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许多瓶颈问题提供先进研究平台。

与此同时,新华网发表《中国建成首台散裂中子源》、南方日报发表《我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在东莞建成》、凤凰网发表《中国建成首台散裂中子源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央视科技频道也专题报道了中国散裂中子源。

科普: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什么?

中国散裂中子源建在广东省东莞市,是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用于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在材料科学技术、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化工、资源环境、新能源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中国散裂中子源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台直线加速器、一台快循环同步加速器、一个靶站,以及一期三台供中子散射实验用的中子谱仪,是各种高、精、尖设备组成的整体。

工艺鉴定验收专家委员会评价:中国散裂中子源性能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科学合理,研制设备质量精良,调试速度快于国外的散裂中子源。靶站最高中子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好中国散裂中子源,只是第一步。”陈和生表示,中国散裂中子源建成后,将充分发挥一期三台谱仪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和化学等领域的作用,为广大用户提供国际先进的研究平台。

陈和生是谁?

师从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 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曾经任教沙市中学

陈和生院士1946年出生在湖北武汉,1964年他以高考湖北省物理单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制六年。毕业两年后,他被分配到原沙市三中教书,在这里,他十分享受浓郁的学习氛围。

陈和生院士是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的博士生,1984年随恩师回国成为中国首位博士后,2000年的时候,陈和生院士回过沙市一趟,直到现在,他都十分关注第二故乡。

现在,72岁的陈和生院士还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在他眼里,物理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味无穷的基础学科。他说:“基础学科看似离人们的生活比较远,但20世纪的许多新技术都由物理学转化而来,例如原子能、半导体、电视、计算机、激光、手机等等,它们都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早的互联网,也是粒子物理学家们出于数据共享的需要而被发明出来。”他对中国的粒子物理学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物理学正处于重大发现的前夜”,并深信物理学能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荆州还有哪些院士?

中国院士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杰出代表。2013年8月至9月,荆州电视台《荆州骄傲》摄制组奔赴北京、天津、南京、长沙、武汉等地,拜访从荆州走出去的十一位院士。《荆州骄傲》第四季日月星辉节目呈现了荆州的中国院士,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创造的辉煌成就和成果。这其中就有陈和生。

戴芳澜——中国植物病理学、真菌学的开山大师;

黄松龄——社会主义新经济学的奠基人;

王竹溪——卓有成就,横跨理论物理学和语言文字学两大学科;

谢鉴衡、韩其——在泥沙学领域成就蜚然;

王明麻——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林木遗传育种学家;

官春云——在农学领域成就蜚然,现为 油菜遗传育种和栽培专家;

樊明武——回旋加速器专家、磁铁理论与工程专家,参与研制我国第三代回旋加速器;

张启发——在生命科学领域成就蜚然;

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粒子物理学家;

叶声华——当代中国激光测量技术的领军人。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85/201803/2910ac2388f168be363b879827d5e31f.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