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民间史料馆藏有一张老票证,这是沙市针织一厂的前身——亚光针织厂公私合营后的股票。这张股票是沙市“商转工”的见证,后来,沙市从一个完全以商业为主的消费城市,发展成为新型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票证写着,企业地址在沙市惠工街三三号,合营时间是1954年9月1日,该厂经营业务是针织内衣,资本总额为人民币187,755元,分为18,775股,每股金额10元,其中股东甘润生手握1207股。票证落款时间为1955年12月4日。公、私双方代表各盖印章。落款的印章上有“公私合营”四个字。票证的背面写着股东注意事项。
根据《沙市文史资料》记载,1953年底至1954年初,新生、昶记、裕通、新怡、华昌、鸿记、星记、宏泰8家土产商店和晋康祥、开源2家颜料商店转办,形成了亚光针织内衣厂。
这10家商店中,8家做土产批发生意。余传华是华昌土产号的经理,孙静轩是新生土产运销号的副经理。后来国家统购粮油,土产生意的主要财源被断绝,卖其它商品又难以批到货,因此生意难做,各负责人动了转业的念头。几经考察后,决定转成内衣厂,原料不愁、销路不愁、资金不愁。
1955年公私合营亚光针织厂股票
“亚光”正式投产是1954年6月1日。当时职工有60余人,资金51012元,分针织和成衣两个车间。针织车间主任先由余传华担任,后为项卓之;成衣车间主任先为陈汇川,后为潘经云。经过不断摸索,随着质量不断提高,销路和收益都不错。
1952年6月,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和工商业调整,沙市由新民主主义经济逐步向着社会主义经济过渡。“五反”结束以来,采取了“严查宽办”措施,消除了私营商业者已实行统购统销,部分较大的私营批发商有剩余资金,却找不到出路,如何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把“过剩商业资金转向工业生产”是沙市面临的重大课题。市委分析了当时的情况,认为应该因势利导,适时地开展“商转工”工作。
当时,市工商联和私营商业中,出现了一批积极分子,对“商转工”表现得很热忱。但也有商户对政策不够理解,怕转办工业后资本成了“镜花水月”,看得见,摸不着。经过长久的动员,到了1953年秋,有28户总资金为122万元,第一次从中转出资金92.7万元。余下的资金,作为“工商兼顾”,继续营业。“商转工”在私营商业中震动很大,一些原来还在观望甚至抵触的私商,也自动向28家工厂靠拢,要求“入股”。
“商转工”对于亚光来说,无疑是个挣扎蜕变的过程。“五反”运动后,亚光本不想再做生意,但政府鼓励他们继续,并组织了商家在中山公园搭棚子、摆摊子、开交流会。
转厂最初,职工情绪不稳。当时推选余传华代表私方担任厂长,但“五反”后,资本家名声不雅,余不想干,后在多方劝说之下,余只好上任。后有四个人加入工会,将自己的资本全拿出来,就表明是“无产阶级”了,以厂为家,脚踏实地大干一番,这在当时是无上光荣的。“商转工”后,职工、干部之间的关系仍旧很亲密,亚光能够越办越好,与当时那种融洽的公私关系是分不开的。亚光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但从业人员大部分能吃苦耐劳。
沙市私营商业转工业,同时实现公私合营,取得的效果也是显著的、肯定的。从当时看,“商转工”减轻了“限制与反限制”斗争的程度,较好地协调了“公私关系”和“零批关系”,发展了工业生产,活跃了商品市场。到1954年底,已有46户私营商业转工业,陆续在社会上招收了200多名失业人员。这对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安定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许多名优产品厂家都是“商转工”时办起来的。1953年筹建的13家工厂,在国家的扶持下,有了较大发展。1988年,这13家工厂已发展演变为八家大中型企业,职工总数达到111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