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一条神奇的分界线,
叫做秦岭——淮河分界线。
它是,
中国的南北方分界线、
一月份中国0℃等温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听说,
在这一条神秘的分界线两侧,
有着迥异的饮食文化。
↓↓
比如,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人喜爱的主食是面食:
馒头、面条、大饼……
而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主食则是:
在北方,葱恐怕是这样式儿的:
这吓坏了南方的宝宝们,
因为,葱在南方是这样子的:
另外,
让南北方人一直纠结的是,
关于咸甜口味的研(争)讨(吵)。
首先是,
豆腐脑!
北方豆腐脑的精髓在于:卤!
厚厚的卤!咸咸的卤!
还要来一勺辣椒!
而南方豆腐脑的点睛之笔在于:糖!
南北方煮荷包蛋也大有不同!
北方人的荷包蛋里要点缀上葱和香菜,咸的。
在南方则是,糖水的!
就连不甘寂寞的枸杞都要从保温杯爬进碗里来跑个龙套!
这不,端午节又要到了,
南北方的甜咸党们又要站队了!
与豆腐脑、荷包蛋的咸甜口味喜好不同,
这次南北方交换了战场!
北方毅然站到了“甜粽”队,
“必杀利器”是大枣、蜜枣、豆沙!
剥开粽叶,晶莹犹如皎玉,
难怪古人有诗云: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苎丝韬。
炊馀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
↓↓
南方的“咸粽”队则在气势上显得威武了些,
粽子的肤色更贴近于小麦色,
用料更是重磅,
鲜肉、火腿、腊肉、蛋黄……
选手近照如下
↓↓
北方“甜粽”队表示不服,
立即升级了装备,
于是又诞生了黑米粽、黄米粽、八宝粽……
还有淋上蜂蜜、玫瑰酱的蜂蜜凉粽子!
南方“咸粽”队自然也不甘示弱
于是就有了:
椒盐豆粽,
可惜品尝美食较为贫乏的小编没找到照片,
据说,是以下这个样子的,
↓↓
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
加入花椒面、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小粽,
然后大火煮三个小时,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
听说,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大家自行想象哈!
作为南方“咸粽”队的代表种类,
广东粽子当仁不让数得上是种子选手,
火腿、肥猪肉、咸蛋黄、烧鸡、叉烧、烧鸭、栗子、香菇、虾子等它无所不包!
咸甜党都来感受一下!
好吧,又研(争)讨(吵)了这么久,
一时也很难分出胜负啊!
有位中立立场的网友说:
这辩的不是口味,而是乡情。
中国饮食文化果然博大精深啊!
端午节到了,
在此,小编祝大家
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