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显示,北上广仍是外来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其中上海以969.7万人的总量,排名全国第一,北京位居第二,数量为810万人。
在上述大背景下,老年人随子女迁移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对此,记者采访了业内有关专家。
随迁老人可以分担子女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副研究员伍海霞认为,从家庭养老的角度讲,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不仅能达到情感慰藉和生活上的照料,而且也能为来异乡奋斗的子女分担生活上的压力,比如帮忙看孩子等,是一种互相的帮助,对父母和子女彼此都有帮助。
“当然,老人随迁现象可能会增加特定区域财政负担和压力。另外,从人口承载力的角度讲,如果老人在某一地区积聚得越来越多,形成倒金字塔结构,老年人抚养比过高,不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伍海霞说,“年轻人少,需要照料的老人多,当地社会老龄化的比例肯定高,那对整个经济发展后劲会有影响。”
鉴于不少老人不能融入新的生活想要回到自己家乡,伍海霞认为,老人们在老家是熟人社会,他们来外地往往人生地不熟,虽然有亲人陪伴,但是并不能完全满足老人们精神上的需要。还有就是气候和生活习惯上的问题,导致一些老人觉得不如在老家待着舒服。中国老人一直有“落叶归根”的思想,他们觉得到了外地,就跟做客一样,老家才是真正的家,所以还是想回去。
为了让老人真正能够在当地安心生活,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
“社区和街道应该关注随迁老人的心理状态和实际情况,比如为当地户籍老人组织活动时,应该把随迁老人纳入进来,让他们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慢慢入乡随俗,肯定也就能有所改善。”伍海霞说。
地方政府应担起相应责任
“老人自己要调节心情,调整看待问题的方式或者关注点。子女也要给老人一个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包括经济上和情感上的支持。从当地政府角度来讲,应该从政策上吸纳这一部分老人,不要再纠结于区域社会福利的限制。未来如果户籍制度能够进一步改革的话,对于居住满一定时间的人可以算作常住人口的话,随迁老人可以纳入到常住人口管理范围,当地政府应该承担一定管理责任,给其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伍海霞说。
据伍海霞介绍,以北京为例,即使父母户口随迁过来,也仅仅能享受乘坐公共交通免费等优惠待遇,父母的社保依旧不能转成当地社保,特别是不能享受当地医保待遇,退休金之类的也是从原籍发放。
“据我了解,现在跨省报销不是一个普遍性的国家政策,只是区域之间的政策,比如长三角或者京津冀一体化之内,各个城市之间是互认互通的。比如北京和天津之间有协议,天津的老人如果在北京跟着子女生活,需要看病时可以到指定的医院就医,报销方式与北京市一样。如果没有这种协议,还是不能异地报销。”伍海霞说。
人社部曾在2016年提出,要在2016年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到2017年能够基本实现符合转诊条件的参保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
现在看来,上述内容还没有得到推广和普及,究其原因,伍海霞认为,“因为毕竟不同地区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人和人交往一样,你肯定不希望与一个比自己条件差的人进行经济上的来往,因为可能会带来负担,毕竟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而言需要经济上的付出。所以,目前的医保政策还不能达到拿着医保卡在全国都可以用的状态。而且目前的异地报销限定也比较严格,就比如说北京和天津之间,哪些医院能就医,哪些医院不能就医,都是有规定的”。
随迁老人权益尽量不与户籍捆绑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着手解决随迁老人面临的一些问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张丽云告诉记者,关于老漂族不能享受异地社保的问题,目前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有了转移接续制度,只不过转移接续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张丽云认为,医保已经针对不同人群实现了全覆盖,而且不同人群间的医疗保障水平基本上是比较相似的,在异地生活的老人在医保范围内实现跨区域就医应该没有太大的制度障碍。在大数据普遍得到应用的今天,也没有必要进行区域分割。
“我们现在社保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都是尽量与户籍脱钩,也就是说所有的权益都尽量不要与户籍捆绑。对于老漂族来讲,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曾经享受的是旧的社保制度,在新的社保制度下,一定会按照从新从优的原则去照顾到他们的权益。国家未来一定会从制度层面去解决老漂族的问题,尤其是社保问题,有的地方已经基本扫清了障碍。”张丽云说。
张丽云认为,老漂族主要面临的是医疗和养老问题,国家在这方面一直在努力,最近又出台了相关办法提高了统筹层级,有利于不同区域间养老金的调剂,进一步帮助解决老漂族面临的实际问题。随着社区层面功能的丰富和完善,社会活动的多样化,老漂族在异地社区生活过程中,也能逐渐获得与在老家社区同样的感受,精神方面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会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