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中国!” 梵净山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

2018-07-02 17:05   澎湃新闻  

梵净山及申遗宣传片。 视频来源 铜仁市人民政府官网(06:52)

“恭喜中国!”当地时间7月2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提交的贵州梵净山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获悉,梵净山拥有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自然美”等价值,而此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梵净山的长期研究中表明,梵净山忠实记录了当地森林演化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同时,在UNESCO官网公布的一份由IUCN出具的评估文件中,对缔约国(中国)采用了很复杂的游客与生态监测系统(包括闭路电视、摄像机、无人机和GPS巡逻系统)来保护梵净山给予了肯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此前认为,梵净山的地质和地貌景观极有典型性,这在地球科学上具有挺宝贵的价值。

自然遗产专家、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认为,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是因为梵净山具有世界遗产潜在普遍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有完好的一种压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的植被变化,同时像黔金丝猴、水青冈等物种,可以说在世界上具有唯一性。”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的统计,此次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中,有5个自然遗产地(含1个申请扩大地域范围的现有世界遗产地)、22个文化遗产地,以及3个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地。会议期间,世界遗产委员会还将审查已列入名录的157个遗产地的保护状况,其中54个已在《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之列。

世界遗产大会现场

梵净山被誉为黔山第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印江、松桃、江口三县交界地带。这个位置正好是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向湘西低山丘陵过渡的大斜坡地带,即中国阶梯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的过渡地区。在黔东北连绵的低山丘陵地带,梵净山突然拔地而起,形成了顶天立地的高峰峻岭。梵净山主要由变质岩组成,周围被广阔的喀斯特地貌环绕,使梵净山成为伫立于喀斯特海洋中的变质岩“生态孤岛”,展现了独特的地质、生态、生物和景观特征。

今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梵净山成为2018年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唯一项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此前认为,梵净山的地质和地貌景观极有典型性,这在地球科学上具有挺宝贵的价值:“这里生态环境非常好,像梵净山这样好的植被生态,全世界其它地方难以比拟,加上梵净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说这里是一个宝地。同时,梵净山山下基本属于石灰岩地质,山上是层岩或变质岩地质体,从地质学上讲这本身就有很大的区别和极具科学研究价值。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可以提升它的地位和价值,所以必须把它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历史、社会价值表现出来并保护好,进一步提升梵净山的作用。”

自然遗产专家、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认为,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是因为梵净山具有世界遗产潜在普遍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有完好的一种压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的植被变化,同时像黔金丝猴、水青冈等物种,可以说在世界上它具有唯一性。”

梵净山

梵净山

喀斯特的特殊变质岩山脉地貌

其形成始于距今10-14亿年之间,该区为中国南方两个最古老的地块之一,区内中新元古代、寒武系地层发育,分布广泛,是我国南方研究前寒武系的重要窗口。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和演化进程。

梵净山

梵净山

贵州多喀斯特地貌,显著的特点是石灰岩和溶洞,如梵净山脚的土家族村子——云舍,就是喀斯特地貌。但近在咫尺的梵净山,被喀斯特地貌地区围困,却不是喀斯特地貌,而是特殊的变质岩山脉地貌,在中国南方地层岩石和地质构造中显得十分古老。在漫长的地史中,梵净山区经历了梵净—武陵、雪峰、燕山和喜马拉雅四期比较显著的地质构造运动,不断地裂变、褶皱、凹陷、峭延⋯⋯卷成了鄂川湘黔侏罗山式褶皱带。积蓄十数亿年的能量,将大洋的底部托起,成为一座座高高耸立的雄伟山峰。

多元性生物自然生态栖息地

梵净山拥有最重要及显著的多元性生物自然生态栖息地,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并有大量7000万至200万年前的古老珍稀孑遗物种。其中濒危孑遗植物珙桐,在梵净山有11个分布片区,黔金丝猴全球仅产于梵净山。

梵净山拥有地球同纬度上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

珙桐

独蒜兰

黔金丝猴

此外,基于梵净山的森林生态系统,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方面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梵净山申请世界自然遗产中,其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标准得到了IUCN认可,主要得益于梵净山大量的动植物资源。

梵净山与佛教

梵净山与佛教渊源颇深,自古为弥勒菩萨道场,同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等并居佛教名山之列。据悉,梵净山佛教的传入,与佛教传入贵州的时间相吻合。它起于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明代、衰于清末。梵净山的佛教文化也很丰富,涵盖在山上的寺庙,碑石摩崖、天桥,奇峰经石、洞穴、佛光幻影和山花红叶。

承恩寺

承恩寺原名上茶殿,梵净山的金顶正殿,位于梵净山新、老金顶之间开阔处,始建于明初,由明高僧妙玄长老开山,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曾修行于此“肉体成圣,白日飞升”。清时由隆参法师重修,光绪帝封为“敕赐承恩寺”,后因兵燹等年久失修。承恩寺原主体建筑占地1250平方米,筑有石墙环绕,坐北向南。分为前、后两院,两院之间有拱形石门通连。前院房舍列在左右两边,相互对排,左右各有房6间,共12间。2009年在原址重建,灵普法师率众熏修,复建道场。

梵净山的保护

为了保护梵净山,1956年10月,梵净山被林业部划定为天然森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 1978年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成立,并组建了专门的保护区管理机构,主要保护对象为以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以及生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梵净山成为首批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1987年元月,梵净山成为中国第二批唯一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成为中国第四个加入该网络的自然保护区,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A级保护区。

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梵净山成为了2018年我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唯一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进行申报。2017年8月左右,IUCN的专家将到梵净山实地考察评估,评估结果将提交2018年世界自然遗产大会表决。而在UNESCO官网公布的一份由IUCN出具的评估文件中,对缔约国(中国)采用了很复杂的游客与生态监测系统(包括闭路电视、摄像机、无人机和GPS巡逻系统)来保护梵净山给予了肯定。如今,梵净山成为了我国第54项世界遗产地。

此外,左江花山岩画(广西)、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山东)、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西藏)、大运河(河南、浙江、江苏等多地)、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丝绸之路:从长安到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将接受教科文组织的审查。

延伸阅读:梵净山申遗“生态路线”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对梵净山的保护日益加强。1978年,梵净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1984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成员。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江口、印江、松桃三县政府紧密配合,成立生态巡回执法队伍,维护这枚地球同纬度唯一的“绿宝石”。就百姓而言,历代老百姓都将梵净山视为神山,对山里树木视为神树,精心呵护。1982年,梵净山外围火灾,江口上万群众前往灭火。

2004年,为防止游客乱丢垃圾对黔金丝猴以及以珙桐为代表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梵净山索道正式建设,由于比普通索道离地面高2米且全部为封闭式,减少了人为活动对金丝猴迁徙的影响。近年来,梵净山周边三个县人民法院成立生态环境巡回法庭,对在保护区盗猎野生动物、盗挖矿产、盗伐林木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梵净山

自2013年1月启动梵净山申遗工作以来,贵州省铜仁市先后邀请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有较大影响的国际资深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专家吉姆·桑赛尔、保罗·威廉姆斯、约翰·马敬能、莱斯·莫洛伊、皮特·沙帝教授以及国内马克平、梁永宁等几十位中外动植物、地质方面和遗产方面的专家到梵净山,进行多次科学考察,采集科学数据,探讨和论证梵净山的申遗方向。

“中国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专家研讨会”于2016年6月12日至18日在梵净山召开。会议由中科院植物所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马克平教授主持。来自英国肯特大学教授、联合国IUCN著名专家约翰·马敬能,美国生物教授毕蔚宁,印尼生物教授普什巴·黛薇·李曼,英国动植物教授安德鲁·劳里,澳大利亚生物教授马克·博客曼;国内遗产专家梁永宁、吕植、解焱、蒋志刚、李江海、谢子强、曹昆芳、熊康宁,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专员卢叶等多位中外资深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对梵净山申遗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2016年10月27日、28日“2016中国梵净山黔金丝猴保护策略研讨会”在铜仁召开,国内桂建芳院士、魏辅文、李明汪松、詹祥江、谢家骅等数十位灵长类专家围绕“黔金丝猴野外种群数量、生长环境、保护策略”等课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认为梵净山除黔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外,还是大面积连遍生长的亮叶水青冈、梵净山冷杉、梵净山石斛、梵净山铠兰等唯一分布地,再次形成了梵净山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包括“梵净山自然美”在内的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共识,并签署了梵净山申遗会议纪要。

按照《申报世界遗产指南》的要求,世界遗产的申报需要完成九个步骤。

深入原始森林实地调查,开展科学研究是梵净山申遗的重要步骤。将黔金丝猴生活的范围拓展到印江洋溪自然保护区,扩大黔金丝猴生存的空间,保护种群的繁育是申遗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此,梵净山在申遗过程中始终将这一珍贵动物的保护作为重点,并注重提升挖掘它存在的突出普遍价值。

梵净山

2013年1月,铜仁市将梵净山申遗列入《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启动梵净山申遗工作。2014年1月,时任省长陈敏尔在听取了铜仁市梵净山申遗专题汇报后,表示省政府将大力支持铜仁的申遗工作。自此,铜仁梵净山申遗工作已经升格为贵州梵净山申遗。

2013年10月29日,梵净山成功进入住建部《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2014年12月,梵净山通过住建部层层审查,再次保留在了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名单中。2015年3月,梵净山正式列入到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网的预备清单中,成为中国国家申报项目备选申遗项目,取得了被作为提名申报遗产地的资格。这之后按照流程,稳步推进。

从2013年开始起步,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以来,铜仁市申遗办公室与申报文本编制团队一起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文本》《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规划文本》的编制。近百次组织中外专家科考,在全市范围内大量收集申报资料,邀请中外专家论证,接受住建部多次初审到预审等一系列严格申报工作环节,2017年1月通过国家住建部最后终审,从而从国内数十个申报地中脱颖而出,成为2018年中国唯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项目。

2017年1月23日,国家住建部陈正高部长正式代表缔约国签字; 1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住建部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就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作为2018年国家项目的请示。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代表中国正式推荐“贵州梵净山”作为2018年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该项目将在2017年世界遗产中心专家到申报提名地梵净山实地考察评估后,提交2018年世界自然遗产大会表决通过,有望成为我国第54项世界遗产地。

工人正在治理边坡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梵净山提名地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也在相应的开展,并启动了裸露山体、植被生态、河道修复治理、梵净山环线荒山的植树造林、原始社区村落保护整治,严查捕鱼挖采及野外用火,以及整治“两违”建筑等工作,一切保护行动围绕申遗的大局来展开。(本段摘编自铜仁网于2017年发布的“铜仁:梵净山申遗的‘生态路线’”)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85/201807/649d2918aab9e3992fd7317f58c7df95.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