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
养老成为备受关注的民生大事。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
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人已达2.41亿人,
占总人口比重17.3%。
作为超大型城市,
广州的户籍老年人口高达161万人,
老龄化社会特征突出。
2016年开始推广的老人饭堂,
现已全面覆盖街道和村居,
缓解了老人因儿女白天上班,
中午吃饭难的问题。
在广州越秀区六榕街老人饭堂,工作人员在询问老人们对菜品的意见(5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榨菜蒸肉饼、莴笋炒鱼松、
白灼时蔬、虫草花炖鸡汤……
两荤一素一汤只要9元钱,
贫困老人更是可以免费享用。
饭堂的饭菜以蒸煮为主,
少油少盐、营养健康、软糯可口。
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老人饭堂的午餐菜品(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这样的模式,受到了众多老人的欢迎:
“孩子平时工作很忙,我们早些年都自己做饭,但如今年纪大了,孩子总担心忘关煤气。”
“在这吃饭,孩子们很放心。”
“饭菜香喷喷的,健康卫生,为我们服务的志愿者也很热情。”
饭堂张贴的备忘栏上,
还细致记录了用餐老人的种种忌口。
志愿者在开饭前还会教老人们做手指操。
吃饭之余,
这里也成了老人们的交流平台。
原本互不相识的他们,
从“饭友”成为至交……
几位老人在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老人饭堂享用午餐(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在家里,一个人很孤独。饭堂提供了一个平台,认识了很多朋友,一起聊聊天,心情也变好了。”
“开心就年轻。”
“逢年过节,老人饭堂会组织我们包饺子、做汤圆,有时还办生日会,大家聚在一起很充实。”
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老人饭堂的工作人员为辖区老人准备外送午餐(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截至今年3月,
广州全市共有老人饭堂952个,
实现了街道、村居全覆盖。
饭堂还着力为空巢、独居、
高龄、失能老人解决吃饭难题,
替他们的子女减轻负担。
老人们在广州天河区石牌街道的指定助餐点排队取餐(5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小小一顿老人餐,
背后却大有乾坤。
不仅在制度上确保财政、食药监、
人社、卫计等部门各司其职,
还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
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式,
让老人饭堂以“保本微利”的标准,
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
多方合力把老人饭堂办好办长久。
广州六榕社区的志愿者黄湛泉(右)为行动不便的居家老人送餐上门(5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在这样的饭堂,
老人们吃的不仅是饭,
更是一种慰藉。
每家都有老人,
每个人都会成为老人,
关心老人的今天,
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