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学生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学生会干部任命公告”,迅速引起网上热议。
中山大学学生会随即回应称:“具体岗位设置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明确学生干部的服务职责,更好地服务各校区广大同学,并作为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时的参照。在公告中,我们错误使用了级别的表述,对此深表歉意。”可能中大方面认为确实如此,但这样的解释似乎并不能挡住网上的质疑之声。在此背后,绝非表述误用这么简单,它实则反映了一些学生会组织存在的机制和作风问题。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成立了进步的学生团体,称学生自治会,对当时反帝爱国学生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名学生会。学生会的底色本应是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学生会本身应该是个“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为学生提供服务的组织,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大学的学生会却沾染了“官僚气”,有模有样学做官。这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偏航”,急需在新一轮的深化学联学生会改革中去除这些不正确的做法和风气。
中山大学学生会的这个事情给了团学组织以警醒,如果不能刀刃向内、勇于刮骨疗伤,如果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再出发,如果不拿出自我革命的精神全面从严治团、从严治会,如何能以崭新面貌担负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使命?
7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此事刊发评论《“学生官”充斥校园不是哈哈一笑的事》,全文如下:
因为一则“学生会干部任命公告”,中山大学学生会猝不及防地成为“网红”。
在中山大学学生会官方微信公众号7月19日发布的《中山大学学生会2018—2019学年度干部任命公告》中,按照三个层级公示了200多个学生干部岗位,而在“秘书机构”和“组成部门”两层级中,还特别标明了职位是“正部长级”还是“副部长级”。
一堆“正部长级”“副部长级”,被安在一个个青年大学生头上。简单幼稚的仿制,良莠不分的嫁接,荒诞喜剧的即视感扑面而来,让很多网友忍俊不禁,一边嬉笑一边转发。
社交媒体上的评论是一边倒地批判:
“定岗定级,满满官僚。”
“一堆‘正部长级’‘副部长级’,这官瘾是有多大?”
“官僚要从学校抓起?区区学生会有组成部门,有直属机构,一堆‘正部长级’‘副部长级’,有主持工作的常务副职,有享受‘正部长级’的副部长。”
……
诚然,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真抓实干,而非巧舌如簧;是一心为公,而非好大喜功;是追求进步,而非贪图荣华。高校里的这种歪风早该刹一刹了,否则“学生会干部”迟早将会成为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负资产”。
显然是感受到了汹涌而至的舆论压力,发布者迅速删除了这则“学生会干部任命公告”。7月20日,中山大学学生会发布《关于学生干部聘任公告的说明》,表示“在公告中,我们错误使用了级别的表述,对此深表歉意”。
道歉、改正,这样的态度和行动,值得肯定。对青年来说,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也并不可怕,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好事情。
但,知错改错之后,更需要沉下心来,思考如何“保持朝气蓬勃、展现清风正气,让人迎面就能感受到一种干净、一份纯粹、一身担当”,并以此为契机,改变一些不合时宜、与“大气候”格格不入的陈规陋习、陈腐风气,去除人为制造的科层制和刻意强化的层级感,跟官气、躁气、暮气说再见。
革故鼎新,不应是“一个人的战斗”,包括学校管理层、团委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需要给青年成长的时间和成熟的空间,在他们出现过失的时候少些“大棒”、“板砖”和“紧箍”,而是给予春风化雨的指导、正人先正己的引导,从而使其在面对象牙塔之外的纷繁世事之时,有活力又有定力,不至于老气横秋,也不至于被一时名利“浮云遮望眼”。
毕竟,青年就如海绵,他们展示的是黑还是白,取决于从学校、社会的“大缸”中吸收了什么。此外,别忘了,海绵还有强力去污的另一面。正所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应是驱秽的清风、未来的希望,需要更好地呵护与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