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作人员正在用竹钉对漆盒进行加固。
图为:工作人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纺织品文物纤维,来确定后续修复方案。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拥有先进的实验或专用设备40多台(套),技术装备超过国内大部分省级文博单位。
图为:显微镜下一片待修复的竹简碎片。
图为:工作人员在检查一件安徽省南陵县铁拐村宋墓出土的上衣,商讨修复方案。
图为:发现资料图片:漆木虎座鸟架鼓出土时的场景。(记者周立新拍摄于2000年,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发掘现场。)
图为:新生历时5年,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采用清洗、脱水、整形、拼对等多种科技保护手段,将虎座鸟架鼓修复。2000多年前的珍贵文物焕发新生。
图为:修复木漆器保护研究部的库房里,工作人员在检查另一件待修复“虎座鸟架鼓”的虎座。
湮没于岁月的辉煌,如何在当代重生?最好的载体,莫过于深埋地下的文物。而文物从出土到陈列于博物馆,最后展现在人们面前,中间大部分时间都在“文物医院”度过。它们,必经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复活”。
湖北荆州,就有一座在全国大名鼎鼎的“文物医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该中心是国家文物局首批三大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之一。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荆州文保中心,探秘“化腐朽为惊艳”的文物“复活”过程。
在木漆器修复室,大大小小的器皿中,用透明液体浸泡着形状各异的木块。荆州文保中心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赵阳博士介绍,这是一艘战国古船,出土时已碎成了数千块,修复过程极其复杂。
文博界有个说法: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一般人想不到,文物泡在水中是一种最好的保护。但是饱水状态的木漆器出土之后,十分脆弱,像海绵一样,手一捏一个窝。如果不做脱水处理,将快速损毁。“这艘古船的碎块都泡在液体中,从出土开始,它们就没有离开过水环境。”赵阳说,经过清洗处理后,现在做的是一个基础而关键的环节——化学脱水,用乙二醛溶液进行浸泡,置换出文物中的水分。
文物脱水过程漫长,大件木漆器一般需要浸泡两三年。不过,脱水只是最基础的一步,后续还有干燥矫形、修胎、髹漆等多个环节。
荆州文物保护团队的领头人吴顺清介绍,当时修复天星观2号墓出土的虎座鸟架鼓,足足用了5年时间!
在纺织品修复室,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一针一线对丝织文物进行修补。埋藏地下数千年后,织物大多已腐烂变质,即便幸存下来,稍加触碰就会“灰飞烟灭”。
荆州文保中心纺织品保护研究部主任魏彦飞介绍,该中心修复的最具代表性丝织文物是荆州谢家桥楚国一号墓出土的丝绸棺罩(荒帷),历时3年时间,将出土时粘连成一团“烂泥”的荒帷,恢复为色泽饱满、花纹清晰的精美丝织品,铺展开来面积达44平方米。
在简牍修复室,文保专家正在为竹简脱色。据介绍,简牍出土时,往往散成一堆,看上去只是烂泥中黑乎乎、近乎朽腐的竹条木片。出土后会瞬间氧化,变成黑色。
经过无数次试验,文保团队找到一种叫连二亚硫酸钠的新型脱色材料,古代书写主要用碳粉,连二亚硫酸钠可以还原竹简颜色,但不会破坏墨迹。经清洗、脱色、脱水后,简牍才能恢复本貌,字迹“魔术”般清晰地再现世人面前。
荆州文保中心主任方北松介绍,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累计修复了全国各地出土的6000多件木漆器、13万枚竹木简牍、500多件纺织品,保护完成的简牍占全国出土饱水简牍总量的70%,完成的木漆器占全国已保护出土饱水木漆器总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