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常,
当噩耗传来,
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一位白衣天使突然折翅,
离开了信赖他的病患,
离开了合作多年的医疗团队,
离开了结发妻子和未成年的孩子,
愿逝者安息!
万 正 美
辞世追思
2018年8月6日上午,市三医消化内科副主任万正美,早早的来到胃镜室,如往常一样准备为病患进行内镜诊治。
万主任已记不清曾多少次走进他再熟悉不过的胃镜室了,可谁也不会想到,这天竟然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来到这个浸透他二十多年辛勤汗水的工作岗位。
8.30 在助手的配合下,他熟练地穿上手术衣,调试好镜头,和蔼地安抚病人。
9.00 在为第二位病人治疗时,其间万主任就感到身体不适,为了不让病人受二次肠镜之苦,他并没有中断检查,而是咬住牙关坚持完成整个诊疗过程。
9.30 打印病人诊断报告后,万主任再也撑不住了,突发的心脏病猝不及防地将这位坚强的白衣战士击倒... ...
虽经全院上下奋力抢救,病魔还是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
待人和善,恪尽职守,不计得失的好医生万正美就这样匆匆离别,甚至没有留下一句临终遗言。
我们只能通过他生前的音容笑貌缅怀对他的哀思!
6月7日,万正美在电台名医直通车栏目中讲解高考期间饮食禁忌。
从事消化内科工作21年来,他将医院当成自己的家,把病人看成是自己的亲人,却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
他常常把病人的健康挂在心上,却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他把病人的病疾医治好了,自己却被突发的心脏病击倒,再也不能苏醒过来。
他的人生从此永远定格在46岁。
7月27日,家人和同事为万正美庆祝46岁生日。
工作中,他勤奋好学、踏实肯干,从不争名夺利。生活中,他衣食简朴,“一碗稀饭一个馒头”是他早餐的“标配”。对待同事,他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对待病人,他视患如亲、关怀备至。对待家人,他有无限地热爱,同时又有无限地愧疚。
他就是荆州三医消化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万正美,一个擅长于胃肠镜技术的消化内镜专家,一位曾为无数消化道疾病患者解除痛苦的好医生。
连日来,万正美不幸离世的消息在荆州不胫而走,许多认识或不认识他的患者,纷纷自发赶来为他送行。人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医生而扼腕叹惜。
刚做完手术,好医生突发心脏疾病
8月6日,星期一,新的一周开始。
早上7时30分,准时来到科室,和夜班医生交接班;
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查房,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
安排好当天的胃镜检查排班,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从医21年来,46岁的荆州三医消化内科副主任万正美,早已习惯了这种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节奏,一切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异样。
上午8时30分许,在将科室当天的工作安排妥当后,万正美来到门诊大楼四楼内镜室,开始为病人做胃肠镜。这天,共有7名患者需要进行肠镜检查及治疗手术。如果不出意外,7台手术一气呵成,中午12点左右即可全部完成。
57岁的李林英,肠道内长有息肉,她是当天的第一位病人。30分钟后,内镜下的肠息肉电切手术很顺利地完成。在为第二位病人、63岁的盛德发做完肠镜手术后,第三位病人尚在进行手术前的麻醉处理。利用这段空闲时间,万正美来到电脑桌前,将盛德发的手术过程记录在电脑上。
9时30分许,第三台手术准备开始。然而,护士张婷却突然发现,万正美正斜躺在电脑桌前的椅子上,头歪向一边,额头冒汗,面色苍白。“万主任,您哪儿不舒服?”张婷关切地询问道。此时的万正美,神志虽然清醒,但看起来显得有些虚弱和疲惫,也没有张口说出一句话。
看到情况有些不妙,张婷立即喊来消化内科副主任周章玉、内镜室护士曹宝贞。出于医生的职业敏感,考虑到可能是心脏疾病突发,大家赶紧用治疗车将万正美推到病房急救。
经过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万正美被诊断为心肌梗塞。
然而,令人深感痛心的是,虽然在第一时间得到心肺复苏,尽管举全院之力和省内外专家联合会诊连续抢救30小时,仍然没能将万正美从死神手中夺回。
8月7日下午3时30分,万正美永远地离开了他生前热爱的工作岗位,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同事和病人。
得知万正美突发心脏病的噩耗后,消化内科的许多患者感到无比惋惜,他们纷纷自发地赶到重症监护室,送万医生最后一程。
突闻万主任辞世的噩耗,生前友人纷纷在朋友圈寄托哀思
60岁的周明政告诉记者,其妻子李林英就是当天的第一个手术病人,经过万正美的精心治疗,妻子现在恢复情况很好。“老天真是不长眼啊!这么好的医生,就这样走了。他要是活着,还能救多少人的命啊!”
同学眼中的他:专注医学,孜孜不倦
荆州三医神经内科副主任刘兴洲是万正美的大学同学。7日下午,悲痛中的刘兴洲向记者回忆起了万正美在大学期间的点点滴滴。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万正美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喜欢文学和诗词,也喜欢足球、篮球等体育锻炼,围棋也下得比较好,平时言语不多,性格内敛,是一个秀外慧中、书香文雅之人。
1992年至1997年的5年间,万正美和刘兴洲同读于湖北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1997年,两人毕业后,又一同分配到荆州三医工作。据刘兴洲介绍,万正美出生在监利农村一个贫困家庭,有一个哥哥和姐姐,还有一个妹妹,他在家排行老三。年少时,万正美就很会读书,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
那个年代,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是相当不容易的。勤奋好学的万正美,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早上6点,许多同学还在被窝中,他就一个人跑到学校附近的草坪上晨读。平常上课时,一些同学躲在书本下睡觉或者看小说,而万正美总是认真听讲,仔细做好笔记。
在学人体生理解剖学时,为了弄懂知识难点,万正美甚至在晚上一个人跑到学校实验室,冒着福尔马林发出的难闻气味,对着尸体标本研究起来。同学们得知后,为外表文静、内心无畏的万正美感到惊讶,也为他对医学的孜孜追求精神而佩服。
大学期间,一家全国性的健康类刊物与学校合作,定期在报刊上刊登专栏,将读者来信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收集后,再邀请专家集中解答,此项工作交给了医学院的学生来完成。
万正美十分热心于该工作,总是积极地请教学校的教授专家以及校图书馆查阅资料,解答读者心中的疑问。他说,老百姓缺乏健康知识,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自己学到了许多知识,也给大家普及了健康教育,一举两得。
万正美曾经告诉过刘兴洲,自己之所以选择学医,是因为乡村老家的百姓缺医少药,将来学成后,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来帮助乡亲,减少他们的痛苦。
同事眼中的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对于万正美的突然离世,荆州三医消化内科主任周俊平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也无法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在科室,他就是我的左膀右臂,每天分担了大量工作。他这一走,损失无法估量。”
周俊平评价说,万正美是一名优秀的消化内科医生,作为科室副主任,他主要负责整个科室的质控管理。每天早上7点半钟,万正美都会雷打不动地准时来到科室。每周一至周六,查完房后就立即赶去做胃肠镜手术,一做就是一上午,有时甚至做到下午1点半钟才能吃午饭。病人多的情况下,下午仍会接着做,最晚时一直做到晚上8点半钟。晚上遇到急诊病人,更是随喊随到,且不管忙到多晚,第二天早上7点半仍会准时来到科室上班。
今年3月的一天晚上11点,一名化脓性胆管炎病人需要立即进行急诊手术。为防止射线辐射,万正美和周俊平两人穿上20多斤重的铅衣,一直站着做手术,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手术才成功完成。虽然无比劳累,但看到病人转危为安了,两人交流的眼神里透露出无比的欣慰。
“他是科室最辛苦的医生。星期天也不能休息,早上仍要到科室来查房。万正美属于那种做得多、说得少的人,遇到事情抢着做,从不争名夺利,总是以科室大局为重,以病人为中心。有时,不是他负责的病人,发现问题后,他也会积极地去沟通、解释,帮助解决问题。”周俊平说。
从1997年大学毕业至今21年来,万正美一直扎根在荆州三医消化内科。2004年,消化内科正式开展内镜下的各种诊断及治疗新技术,万正美通过两年的自学,先后熟练掌握了肠镜技术、胃镜技术,在工作中独当一面,而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医生实在不容易。
作为科室主任,周俊平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较多。每次临走前,周俊平总是很放心地将科室管理工作交给万正美,而他总是不折不扣地去完成,从来没有半点怨言。万正美比周俊平年长1岁,更多时候,万正美更像是一个兄长那样,关心着科室里的每一个同事,很有团队精神。
“医生平时压力大、工作辛苦。内镜手术做得多了,双手大拇指关节变形、僵硬,下肢静脉曲张,这些都是我们消化内科医生的职业病。”周俊平举起自己的大拇指告诉记者,万正美比他做得更多、更累。
周俊平经常关心万正美的身体健康,“每天这么多手术,你累不累?累的话,就跟我说!”可是,万正美却回答,“上班还能累死人?”仍然一如既往地忘我辛劳着。
家人眼中的他:孝敬老人,勤俭持家
“医生往往更关注病人的健康,而忽视自己的健康!”荆州三医消化内科护士长朱丽不无痛心地说,这是医生的一大“通病”。她告诉记者,万正美生前曾多次说过,家人都十分支持他的工作,为了病人和工作,实在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感觉自己最愧对的就是家人。
万正美的妻子李霞,也是卫生专业毕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沙市漂亮姑娘。1999年,李霞来三医消化内科实习时,与万正美相识。虽然是个来自监利农村的小伙,但看到万正美身上所具有的正直、善良、好学、勤劳等多个优良品德,2001年,觉得可以托付终身的李霞,与万正美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2002年,他们的儿子降临人世。
儿子出生后,为了让万正美安安心心工作,同时尽心尽力抚养孩子,李霞牺牲了自己的事业,辞职在家。这些年,李霞在家悉心照料好丈夫,让他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儿子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优异,2016年考取沙市中学,即将升入高二年级。
由于平时难得有休息时间,万正美很少陪伴家人。偶尔有空,则在家尽量补偿,帮助妻子做点家务活,辅导一下孩子的学习。李霞的父母亲年纪大,两位老人先后患有脑中风等疾病,只要能抽出时间,万正美总是上门指导老人健康养生。两位老人十分喜爱这个心地善良的好女婿,对他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要好。
荆州三医感染办主任王达莉曾在消化内科担任过多年的护士长,与李霞是一对好姐妹。她说,1997年刚来消化内科上班时,还是单身的万正美,把科室当成家一样,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那时,科室经常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需要每隔5至10分钟静脉推射阿托品解毒剂。为了抢救病人,万正美和护士一道整晚守在病人身旁,持续给药,直到天明,终将中毒患者给救活下来。那时护士经常需要搬运高达1.5米左右的氧气瓶,又高又大又重,对于护士小姑娘来说,是件很费力的事情。虽说不是医生的职责,可万正美看到后,每次都会主动帮助搬运。
万正美生活十分节俭,对衣食住行都不讲究。每天的早餐,一碗稀饭+一个馒头,是他的“标配”。至今,其一家三口仍住在一个老旧的宿舍里。如今,家中唯一的顶梁柱倒了,李霞痛不欲生。“说好的,你要陪我一辈子的,为什么20年不到,你就先走了?我到哪里找你这么好的人啊!”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李霞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让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8月9日上午6:30沙市殡仪馆将举行万正美遗体告别仪式,让我们共同送他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