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昌兵表示,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甚至不惜触犯刑法实施拒执犯罪,不仅使生效法律文书成为“一纸空文”,而且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和法治权威。“我省法院通过与公安、检察部门协调,逐步形成了协同打击长效机制。当事人一旦发现失信被执行人有拒执行为,即可向公安机关报案,立案后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如果公安机关认为证据不充分,当事人可以搜集证据,以自诉的形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据悉,今年1-7月,全省法院共收执行案件169225件,结案92614件,结案率54.5%。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4300人次,累计达37万人次。
省法院将网络司法拍卖全部转入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全省128家法院已全部实现网拍,成交额43.83亿元,标的物成交率52.51%,溢价率13.93%,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43亿元。
一觉醒来,“老赖”们或许会发现自己成为了微信朋友圈的“名人”。10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从湖北省高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法院不断采取新形式,加大联合信用惩戒力度。
据介绍,今年1至7月,全省法院对14446名被执行人发布限制消费令,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43万人次,拘留失信被执行人3700人次,罚款1800余人次,限制出境130人次,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被告人刑罚的共260人。
在10日公布的典型案例中,一名“老赖”欠债15年终还清。2003年,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向田某返还投资款76520元。判决生效后,刘某未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田某向该院申请强制执行,该院对刘某所有的房产依法拍卖,但所得款项不足以清偿所欠田某的债务,因刘某名下已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故该案中止执行。2015年,田某向该院提供刘某财产线索,该案恢复执行。经法院调查,发现刘某完全有能力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而拒不履行。因此,该院将刘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一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今年5月15日,在了解到刘某的行踪后,该院依法将其控制,并通知公安机关,移送司法拘留。当月30日,刘某履行了判决义务。
目前,我省多部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加大了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联合惩戒力度。如我省法院与省网信办通过主要新闻网站,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形成联合惩戒;与保监会湖北监管局、省公安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发展委一道,形成了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住宿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限制在夜总会、高尔夫球场消费,支付高额保费等消费的合力;与银监会湖北监管局、省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工商局、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具有金融机构任职资格核准职能的部门,联合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任职融资性担保公司或金融机构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下一步,我们还拟尝试通过微信朋友圈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省高院执行局副局长杨源俊介绍,这一形式借鉴外地法院的有效做法,拟年内开始在省内部分地区试点。
据了解,外地法院采取的这一形式,是将图文并茂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通过其所在地理位置、人口属性等条件,在其周边人群予以定向推送,实现“精准曝光”。失信被执行人身边的亲友、邻居、同事等,都可在微信朋友圈内看到这一信息。
自腾讯公司在微信平台推出朋友圈广告以来,用户有收到宝马广告的,有收到可口可乐广告的……有人关注,也有人不感兴趣。但近日,一则特殊的微信朋友圈“广告”却迅速引发了浙江温州瓯海区市民的热议,当地一些微信用户在刷朋友圈时,发现了一条特别的推送链接——瓯海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名单。
瓯海法院在微信朋友圈“打广告”截图
原来,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在推出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曝光台后,再次运用“互联网+”思维,率先尝试通过微信平台提供的朋友圈“广告”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并通过地理位置、人口属性等条件,锁定失信被执行人周边人群予以定向推送,实现“精准曝光”。
这次,瓯海法院通过微信朋友圈共曝光了20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晒”出了他们的照片、姓名、隐去部分号段的身份证号码、地址、执行标的额等;合计涉案金额达1077万余元,其中最高金额达324万元,最低的1万余元。
“太丢脸了!我这个亲戚都出名了”“想不到,法院还通过微信‘广告’曝光”“这个人就住在我们小区啊,原来他欠了这么多钱没还”……自曝光信息通过微信朋友圈广告发布后,一些失信被执行人在当地成为了“名人”,当地微信用户也纷纷热议,并在朋友圈上大量评论和转发,表示就应该大力惩戒这些不守信的人。短短数天内,总曝光量已达32.56万次,点击阅读量突破3.76万,1400余微信用户予以点赞、评论或转发。
“微信已是我们日常最主要的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之一,覆盖面非常广,使用频率也特别高。这次尝试利用微信朋友圈广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是一次创新举措,进一步丰富了曝光渠道,给他们带来更大的舆论和道德压力,迫使和敦促他们主动履行法律义务。”瓯海法院执行局局长陈相隆介绍到,“同时,我们并不需要推送给每个微信用户,只要通过微信平台筛选目标人群的功能,让失信被执行人周边人群看到就是最有效的,真正实现‘精准曝光’,提升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