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其柱,松滋陈店团山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院长、
心血管内科专家
昨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典礼上
唐其柱教授
荣膺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
也是湖北省部级医院里
今年唯一的获奖者
(图中为唐其柱教授)
中国医师奖,是经卫生部批准设立的我国医师行业最高奖,其宗旨是通过表彰奖励医师队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代表,展示当代医师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精神风貌,弘扬我国医师开拓进取、刻苦钻研,在医学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促进我国医师队伍的行业建设和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全国共80位)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
一所国内顶级医院管理者
一名胸怀万民苍生的医学大家
唐其柱教授本次获奖
可谓实至名归
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首批开拓者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唐其柱就成为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第一批开拓者,近年来又在心衰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治愈大批病患。唐其柱教授说,想要让自己经治的每一个病人,都得到当时的最好治疗,是自己最初也是最朴素的愿望。
他始终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就遇到一个心力衰竭终末期的病人,病人极度呼吸困难已近濒死状态。作为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初级医师,唐其柱在认真执行医嘱和密切观察病情的过程中,不断给予病人安慰和鼓励。当他说道“我们再想办法”的时候,病人绝望地回答:“你们还有屁的办法”。这一幕令他至今刻骨铭心。
唐其柱深深感到,不仅要掌握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开展医学技术和诊疗方法的创新。
从此,在他从医的生涯中,始终秉持着一边刻苦学习书本知识和老师前辈的宝贵经验,同时注重广泛查阅文献掌握最新进展,并利用一切资源和条件开展研究和探索,并将其转化为服务病人的能力。
1990年,在导师李庚山教授的指导下,他发表国内第一篇经导管射频心内消融的实验研究论文;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成为我国早期从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研究和介入治疗的医生之一,并参与主编国内第一本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专著;
1996年5月16日,他成功完成全省第一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
2000年左右,他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日益成为心血管病学领域越来越突出的防治课题,从此重点进行心力衰竭的防治和研究。
2013年,他的研究成果《心肌重构的发病基础和临床防治》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其研究结果和创新理论,对心力衰竭的临床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多年来,他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突出的成就,赢得了病人的称道、同行的钦佩和社会的认可。
以“四化医疗”为抓手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担任院长以来,唐其柱致力于推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跨越发展。现在医院每年为超过500万门诊患者、20万住院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并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医院,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他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理念,在全国首创和推行“四化医疗”(规范化、科学化、人本化、个体化)、“五制服务”(首问负责制、办事限时制、流程便捷制、物品送达制和考核即时制),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病人的就医获得感。
他还积极投身健康湖北、健康中国建设,在湖北省内外组建了5种模式的医疗联合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
他还努力借助互联网+技术,组建各类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着力推进分级诊疗。
尤其是在湖北松滋市、潜江市和河南息县等3地,他牵头创建由湖北省人民医院、县级公立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共同组成全国首个“四级医联体”。这一模式除了帮助基层解决疾病诊治问题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逐级指导,传播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达到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目的。
推动重大慢性疾病防控造福苍生
多年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唐其柱教授也深刻认识到,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许多慢性病高发早发,与部分人群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直接相关。
为此,多年来除了完成临床诊疗工作,他还致力向大众健康知识传播,进行心血管病的人群防控。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深入全省及北京、长春、新疆、海南等地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义务举行健康讲座百余场。
同时,他还自编自印了5万多字的《心脏保健与长寿》科普书籍,并免费赠送给有需要的群众,十余年来免费赠书3万多册。
在此基础上,唐其柱积极推动重大慢性疾病的防控研究。通过不懈努力,近期他又牵头开展了“中南地区慢病防控科技综合示范研究”的国家重大专项研究,这一研究将惠及中南六省超过千万的慢性病患者。
对于此次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唐其柱表示,自己非常振奋也深受鼓舞,同时深深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作为一名医生和医院管理者,不仅仅要治疗疾病,更要在新时代履行新使命,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