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在沙市,没有人不知道便河,可是对于老沙市人来说,比便河更有名的,是一块名叫 “沙石”的石头。那沙石的由来是什么?沙石与沙市又有哪些渊源呢?
沙石,位于便河东侧岸畔碧波绿水之中,高约二米,宽不足一米。乍一看,和普通岩石没什么不同,但细看之下,犹如仙猴梳妆之貌,并且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看起来都不同。尤其是在春暖花开时节,石体绿苔丛生,婉如猴毛,头尾四肢,维妙维肖。
这尊奇特的石头,也引发了诸多民间传说。一说其为女娲补天之石遗留此地。一说其为浩瀚星空所降之陨石。一说此石乃是仙石随河水落起不致为水淹没。
如果不会说沙市话,用普通话念“沙石”,与用地道的沙市话念“沙市”,在发音上一模一样,所以很多人把这块古老的石头说成是沙市的象征,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沙市就是因为“沙石”而得名。
实际上,据史料记载,沙市镇这个名字在北宋年间就已经有了。
当年,司马光的第五世孙司马梦求,在北宋的时候被任命为沙市的监镇,也就是沙市镇的行政长官,也就是在北宋年间,沙市镇已经作为中国的一个正式行政区划地名。也就是说,沙市得名在北宋年间,和沙石这块石头没有关系。
那么沙石这块石头,又是怎么来到沙市的呢?
清朝末年,地方文人王百川撰写《沙市志略》。这本书距今一百多年,是沙市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地方志,也是沙市第一本地方志。在该书的第137页,详细介绍了“沙石”的由来。
清朝康熙年间,中兵部左侍郎张可前在云南做官巡视时,看中了两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当地县令为了献媚。千里迢迢将一对沙石从云南运到了沙市。
后来,据1984年编撰的《沙市市地名志》记载,一对沙石运到沙市之后,还经历了三次迁移。张可前告归后,辟“梅园”于沙市今肖家坊,并置来自云南的两块沙石于梅园之中。张母去世后,张可前为表孝思,于是将自己心爱的两块石头移于母亲的墓侧,据说张母葬于便河(东)边的曾家岭。清朝末年,又因年深月久,其中一块放到月亮街的寺庙中,另一块沙石则被后人放置在了便河之中,并修筑台座。
至此,沙石成为了便河一景。当时便河是水路要冲,每天河面上有几千条船往来,是商贸最繁华的地方,来沙市的人都可以看到这块奇石。沙石也由此慢慢发展成为沙市经济繁华的象征。
在建国之后,沙石依旧是沙市人心中的地理象征。作为一景,沙石还被印在烟盒、邮票、粮票、信封上,广泛流传。
若说北京的象征是天安门,武汉的象征是黄鹤楼,这些建筑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而沙市的象征,仅仅是伫立在便河河面的一尊沙石。它不是沙市一景,没有传奇的故事,却见证了沙市的历史,成为每个沙市人心中深深的眷念。
(记者:董奥 杨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