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洪湖赤卫队》
不少人肯定耳熟能详
“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
立刻浮现在脑海
这部经典红色歌剧
很快要赴澳大利亚巡演了
澳大利亚当地时间9月12日上午,中国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赴澳大利亚巡演新闻发布会,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来自湖北省的《洪湖赤卫队》剧组近百人演出阵容,将于11月4日在悉尼歌剧院音乐厅、11月7日、8日在墨尔本演奏厅连演三场。
值得一提的是,新闻发布会上,《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的扮演者马娅琴演唱了经典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让来宾们现场感受了红色经典的独特魅力。
《洪湖赤卫队》首演于1958年,讲述了1930年,湖北沔阳地区的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队长刘闯的带领下捍卫洪湖家园,与敌人展开艰苦斗争的故事,凸显了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和与广大百姓的鱼水情深。剧中的著名唱段《洪湖水浪打浪》、《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等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刻录于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
60年来
女主角韩英已是“第五代”
你还记得当年的经典记忆吗?
第一代
1959年,湖北省歌剧团开始了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创作并成功上演。24岁的王玉珍出演剧中主角韩英。“刚开始,我认为这个剧没有起伏跌宕的剧情。”王玉珍说,这是她最初的想法,但这一切都因为她回到沔阳、洪湖,深入根据地体验生活而改变。
听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老红军、老革命讲故事,渐渐地,她被那些真实的事件感动。“当你含着眼泪去化妆,再去演出,就不一样了。”《洪湖赤卫队》的第一场是在洪湖地区试演的,随后在北京一炮而红,成为民族歌剧的丰碑。王玉珍坦言:“碰上这样的剧本,由我塑造了这个人物,奠定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第二代
1979年第一次复排《洪湖赤卫队》时,李祝华曾作为B角,与A角王玉珍同台演出。1989年复排,李祝华独立饰演,并成功演出了200多场,完美地塑造了第二代韩英。
李祝华最难忘的还是王玉珍的悉心指导和无私。正是“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让她能够塑造形象丰满的韩英。原来,当年为了减轻王玉珍的压力,剧组决定由李祝华演上半场,“每一次演完后,我就站在舞台边,仔细地学习王老师的一招一式。平时,王老师总是提醒我:演员的声音、形象、表演都很重要,有空一定要多学习。”
后来,曾经成功饰演“江姐”的李祝华仍然怀念演出《洪湖赤卫队》的日子,“那是演艺事业的高峰,更是人生最大的转折。”
第三代
1999年,湖北省歌舞剧院重排《洪湖赤卫队》,改行唱歌剧的楚剧演员刘丹丽在剧中被定为C角。这意味着,如果A、B角发挥正常,C角可能永远是陪衬。即使在这样几乎没什么机会上场的情况下,她也一如既往地学习、苦练,认真琢磨每一段唱腔,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造型的内涵。
歌剧进京前夕彩排时,剧院请来中国歌剧泰斗金铁林等专家观看,并确定进京扮演韩英的最后人选,当A、B角彩排完毕后,金铁林随口问道:“不是还有C角吗?让她上台试试。”刘丹丽憋着一股劲上了台,她演唱的《看天下劳苦人民得解放》情真意切,台下观众无不动容。第二天,刘丹丽接到通知,她成为韩英的主演。2005年,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刘丹丽凭借在《洪湖赤卫队》中饰演的韩英再次上榜。
第四代
1977年出生的马娅琴对那段红色历史的了解,其实仅限于课本。马娅琴本是汉剧演员,2000年进入省歌剧舞剧院后加盟歌剧《洪湖赤卫队》剧组。赤卫队员、姨太太、秋菊……马娅琴参演《洪湖赤卫队》近500场,从龙套演员演起,一点点积累经验,一点点提高技艺。当然,经典“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也没改变,马娅琴被确定为韩英培养对象后,第二代韩英李祝华指导她表演,第三代韩英刘丹丽给她讲戏。
虽然马娅琴2008年就开始饰演韩英,但真正让她大放异彩的,是2009年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那天,刘丹丽在演出前一个小时突然“失声”,原定演龙套的马娅琴临时换装匆匆登台,“那一刻来不及多想,不管压力有多大,都只能硬着头皮上场!”这一唱,就是满堂彩;这一唱,就连演了6场!后来,马娅琴专程拜访王玉珍,老人又一招一式地给予指点,令她的表演更加纯熟。
第五代
第五代“韩英”扮演者杨娟是地道的恩施土家妹子。2012年,杨娟在红色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中成功扮演女一号“韩英”,自此之后,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大型舞台和公益活动以及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扮演韩英,观众好评如潮,更是得到专家和领导的肯定,被誉为“第五代韩英”。
“我个人非常喜欢‘韩英’这个角色,这样一部充满正能量的歌剧,每个参与其中的演员都被她影响了,所以,这部戏成就演员便成了理所当然……”杨娟谈起自己在歌剧中的角色扮演,感慨万千。
怎么样?
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