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在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有着“北面南米”的传统。生活中长江之畔的荆州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将颗粒状的大米做出了很多花样,米圆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米圆子是如何做出来的。
在沙市区第四中学斜对面瑶草巷的石记米圆子店,前来过早的市民络绎不绝,老板娘忙碌地从汤锅中盛起一碗碗米圆子,加好调料给顾客送上。食客中,一些人是专程从远处赶来的。顾客雷姨妈说,米圆子是他们小时候吃的,现在60多岁了,这家店的米圆子,依然是小时候的那个味道。
炉子上的汤锅里,一颗颗色泽白润剔透的米圆子漂浮在水面,老板娘袁金菊说,米圆子必须要煮熟煮透,才能入口消溶,味道鲜美。要想米圆子合乎口味,重点在于调料,袁金菊为每一碗米圆子备齐了13种调料。
这家石记米圆子已经经营了30多年,之前在解放路第十四中学对面,由于这一带棚户区改造拆迁,今年4月份搬到瑶草巷经营。袁金菊介绍,她现在基本上一天可以卖70到80碗,有时候卖完了,还有人打电话来订。
这些让食客们念念不忘的米圆子究竟是如何做出来的呢?米圆子,顾名思义,原料是大米。每次,袁金菊用颗粒饱满的新米,充分浸泡,加水之后用磨浆机磨碎。
18斤大米被磨成一桶米浆后,袁金菊加入凝固水,倒入煮沸的开水中一边煮一边搅拌。随着米浆逐渐凝固,袁金菊搅拌起来也越来越吃力。经过半个多小时不停搅拌,米浆终于成熟。随后袁金菊把米浆放入模具中,切成小球状,放入冷水。整个加工工艺其实并不复杂,但每道工序都容不得马虎,并且费力费神。
1990年,袁金菊下岗后,就从公公婆婆手里接下了米圆子店。近30年来,每隔一天她都要重复这个工序。子女看到她这样辛苦,年纪大了,体力会跟不上,也劝过她让她休息。不过袁金菊觉得,如果将这门老手艺丢了的话,太可惜,只要身体允许,她就会继续为食客们做下去。
(记者:蔡国然 李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