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
2019年1月2日 晚20:53将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湖北卷·石首篇
大江东流去,历史尚犹存。在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五千年前的远古文明,薪火相续,光耀中华。一代贤相的清正廉洁,光照古今,感召乡里。
滚滚长江,在这里留下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沃土,江豚畅游,麋鹿欢跳,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它们留恋的家园。
这里,是长江中游的名城石首,也是山川毓秀的“鄂南明珠”。
石首山头逢一笑,白云相望雨新晴。千百年来,不变的,是石首那古老的地名和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还有那五彩稻谷的丰收喜悦。改变的,是石首人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
地名记
“江陵府石首县沙步有刘郎浦,蜀先主纳吴女处也。”《资治通鉴》注释中的这句描述,为石首这座小城记载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传说。那刘郎正是三国故事里的刘备。
相传,赤壁大战后,刘备获得东吴的荆州南郡。后来,孙权想要回南郡,便设计把刘备招到东吴,表面上是嫁妹联姻,实则想扣押刘备讨还南郡。刘备不动声色,待娶了孙尚香后,便悄悄带着新婚妻子乘船离去。摆脱追兵之后,刘备就是在石首这片水域登岸的。于是,这里的渡口便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刘郎浦。民间也因此多了一句“孙权嫁妹——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歇后语。
千百年后,那些搅动历史风云的传奇人物早已化作尘烟,后人在石首的笔架山上竖立了孙尚香的雕像,纪念那些历史的过往。
《旧唐书·地理志》中记载:“石首,取县北石首山为名”。
史书记载,原石首山位于石首市的江边,远远看去犹如一块临江而立的巨石,挺立在江湾之首,因此,当地人便把此山叫做石首山。
为了治理长江水患和建设渡口,石首山有部分已被炸毁,但余下的山体如今依旧守护着山后这片土地的平安。
石首,位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长江穿境而过,具有“一江两岸,跨江而治”的特点。自古以来得江水之便利,经济发展居周边县之首。
考古记
石首的上津湖边上有个走马岭,传说是因三国名将关羽曾在此策马扬鞭、操练骑兵而得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夏天,石首焦山河乡走马岭村几位空心砖瓦的工人在这里取土时,意外挖出了一些陶片。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意外”竟唤醒了沉睡千年的长江中游的远古文明,也揭开了石首五千年前的神秘面纱。
国家文物局立即派出考古专家会同荆州博物馆和石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走马岭开展调查。三年间,考古队共进行了四次发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陶器、石器及玉器。
这是一处罕见的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城遗址,周长约1200米,不但有城墙、城门,还有护城河。四角还各有一个制高点,形如城堡。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能够确认的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原始社会晚期城址之一。它被命名为走马岭遗址。
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又一空前的发现,震惊了考古界。过去,在史学界存在一个看法,就是古代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并由此扩展到长江流域。然而,20世纪下半叶,长江流域众多的考古发现,却对这个论断有了新的观点。
如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走马岭遗址也是长江流域远古灿烂文化的一大杰作。专家们在走马岭古城遗址中,清理出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垣、房屋、灰坑和墓葬等遗迹。遗址中出土的石钺、陶鼎、陶罐等器物生动地再现了远古先民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景。
这柄石钺,代表着军权,在走马岭的墓葬中有许多出土,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走马岭这座古城,当年还具有军事功能。
这个陶猪上面有小孔,据专家研究,应该是一种类似于陶埙的乐器。将猪的形象运用于乐器上,意味着走马岭居民已经对猪开始驯化和利用,猪在他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陶猪乐器也反映出走马岭居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走马岭遗址表明,早在五千年前,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古城群,其单城规模,建筑水平和分布密度,大大高于黄河流域同时代的古城群。
位于石首市的走马岭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的原始社会史、经济发展史,长江流域古文化的起源等,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具有极其重大的科学价值。
2016年,国家文物局将走马岭遗址纳入《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名单,加大了对这一宝贵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为了能使民众近距离地参观遗址,石首市将建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与武汉大学达成了考古合作项目,对走马岭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解读。
长江以它博大的胸怀孕育了深厚灿烂的中华文明,地处长江中游的石首市,浸润着远古文明的涵养,沃野千里,人杰地灵。
人物记
“菜根有味休嫌淡,茅屋无书可借观。”
这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遣子还里》诗中的一句。作者叫杨溥,明朝前期的石首人,曾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辅佐过三位皇帝,是当时的内阁重臣。
可是,这么一位朝廷高官,为什么要把同朝为官的儿子遣送回乡呢?
杨溥有五个儿子,四个儿子先后夭亡,唯有次子杨旦相伴左右。杨旦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知书达礼,才华出众,官至大理寺少卿,可谓前程似锦。
然而,此时宣德皇帝下旨整肃朝纲,裁减冗员,清理无功受禄的宦门亲属。一时间,朝廷官员纷纷托关系、走后门,以求保全自己亲友的一官半职。
杨溥也陷入了重重矛盾之中,儿子是去是留,难以决断。
己不正,焉能正人?杨溥终于作出决定,遣子还乡。瑟瑟秋风中,父子俩依依惜别。“拂拂西风吹绣鞍,送儿归去自心宽。”
身为内阁重臣,杨溥自律、清廉,深得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他曾当着跑官者的面,摔碎宝瓶,以表“断贪念、断贪物、断贪友、断贪途”的决心。杨溥紧紧抓住民生这一根本,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国家安定发展,出现了政治清明、民生复兴的良好局面,为“仁宣之治”作出了重大贡献。
《明史·杨溥传》记载:“溥有雅操,皆人所不及云”。
由于常年操劳,杨溥力倦神疲。公元1446年,他请求致仕,皇上没有答应。是年七月,杨溥突然病倒,仅三天便病逝了,终年七十五岁。最终归葬于石首高陵岗。
1993年3月,荆州市和石首市文物考古人员联合在高陵岗村境内,对偶然发现的杨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墓室没有任何被盗的痕迹,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墓室内除了杨溥随身穿着的衣物外,再无其他陪葬品。如此清廉寡薄的丞相之墓,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然而,这也正是杨溥清正廉洁的真实写照。
在石首市博物馆,杨溥墓葬中出土的衣物和棺椁向人们传递着他清廉自律的精神风范。每年石首市都会组织中小学生来此参观和学习,尊崇先贤,秉承美德。
石首作家傅传松先生长期从事明史研究,深深地被杨溥恭谨勤勉、廉洁自守的精神所打动。2014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大明首辅》。
六百多年前,杨溥寒窗苦读的石首学宫,现在是无数学子们求学的石首市笔架山中学。
杨溥堪称“一代完人”、“道德楷模”,为明朝的历史留下了一段佳话,也为石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石首人努力学习的标杆,更是石首人秉承传统、共建和谐家园的精神源泉。
曲艺记
一张鼓、一对镲、一双筷子,这三种常见的乐器组合到一起就能上演一台戏。这就是石首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风俗表演——跳三鼓。
跳三鼓,曾是一种悼念故人的民间歌舞。清道光年间的《长乐县志》便有关于跳三鼓的记载,跳三鼓流传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为了适应社会的变迁,跳三鼓不断发展,如今已演变成为一种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节目。
赵植中是石首跳三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每当喜庆节日前,他都会带着自己的道具、戏服,骑车去县城的活动中心,进行彩排,自12岁拜师学艺跳三鼓开始,迄今已有近七十个年头了。
20世纪50年代,以赵植中为代表的跳三鼓艺人开始在喜宴寿宴等喜庆场合上表演。三人演唱,三件乐器伴奏,三句头起唱,简单的艺术形式,插科打诨的道白,嬉笑打闹中活跃着现场的气氛。
2017年10月13日,赵植中带领着跳三鼓的艺人们一起来到东升镇的文娱中心参加一场爱心敬老演出。
在一些喜庆场合,跳三鼓在保持着古代某些曲牌格律形式的同时,会根据情节需要,在唱词中融入人物的生平事迹、历史传奇、日常生活趣事等。
赵植中在几十年的表演生涯中,先后敲破了七个鼓,保存各个时期的跳三鼓唱本多达六十多种。这些年,为了不让跳三鼓在自己这一辈失传,他不顾年迈,骑车穿行在各个村落间,向人们讲述着跳三鼓的发展与流传,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传承。
石首市现在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跳三鼓的传承和保护,2006年,石首市建立了石首市曲艺馆,并组织成立了石首市跳三鼓协会,协会现有歌班二十多个,会员近百人。现在石首市已搜集整理唱段近300篇,曲目丰富,题材广泛,并将其逐步录入非遗数据库,为今后的出版和研究工作做好准备。新一辈的跳三鼓演员,在传承中积极融合现代元素,为跳三鼓注入着新鲜活力。
2014年,跳三鼓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跳三鼓表演代代相传,顺应时代的变化推陈出新,继古今,开未来。
美食记
北宋仁宗年间,年轻的苏轼首次出川,乘船途径石首,在品尝了这里的一道美食后,当即吟诗一首:
“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
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
诗中称赞的这道名叫“石首”的美味佳肴就是“石首鮰鱼”。石首鮰鱼主要生活在笔架湾内,这里水质清澈,天然饵料丰富,水温差别大。当水温低于12℃时,鮰鱼就不再进食,所以石首鮰鱼只能半年生长、半年瘦身。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石首鮰鱼肉质紧实、久煮不烂的特性。
对石首人来说,比鱼肉还好吃的则是鱼肚,也就是鮰鱼的鱼鳔,因形似笔架,石首人又称之为笔架鱼肚。
刘锋是笔架鱼肚制作技艺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他最拿手的就是制作荆楚名菜——白汁笔架鱼肚。
相传,朱元璋在石首品尝过石首鱼肚后,一直念念不忘,当地官员就想把鱼肚列为贡品进献给朝廷。但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为了便于长途运输,人们发明了风干鱼肚。
油炸是烹饪风干鱼肚的第一步。炸好后的鱼肚切成块状,用清水搓洗五到六遍,直至去掉油腻腥味,看似简单的制作过程,其实有着内在的精致与门道。
刘锋深知,想要做出一道正宗的白汁笔架鱼肚,鸡汤是这道味觉盛宴的关键。新鲜的鸡肉切块,配以姜片爆炒后加入清水、佐料、小火慢炖;熬好后,再把鱼肚放入鸡汤中熬煮几分钟,加上葱花和枸杞作为点缀。荆楚名菜,白汁笔架鱼肚就做好了。
跨越古今,笔架鱼肚用它历久弥新的美味牵动着石首人的乡愁,也见证着石首人的日子“越过越香”、幸福绵长。
保护记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这是古人对两千多年前云梦地区生态环境的描写。
云梦又称云梦大泽,古时湖泊连片,现已演变成湖沼形态的平原景观,也构成了长江流域最大的“石首长江故道群”生物多样性湿地。
石首的天鹅洲长江故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91年,石首成立了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现在,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已由最初的30头培育繁殖到了1100多头。在这片中国长江流域保存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上,再一次出现了“麋鹿满之”的喜人景象。
在石首,与麋鹿同样珍贵的,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这是一种古老的水生哺乳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两千五百万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是长江生态的活化石,更是长江生态的试金石。
每天清晨5点,丁泽良都会给江豚喂食,一天喂食四次,这一习惯,他已经坚持了10年。江豚是水中的哺乳动物,每隔几分钟便会浮出水面呼吸一次。每当风雨将至,江豚的呼吸频率就会加快,露出水面很高。长江岸边的石首渔民们会依据此现象预测天气的变化,因此也把江豚视为守护一方平安的神鱼。
2008年年初,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降临石首,江豚保护区的水面结冰不化,江豚难以浮出水面来呼吸,生命岌岌可危。尽管工作人员很快就开始在江面破冰,拯救江豚,但还是有一些江豚失去了生命。
江豚的死亡,让丁泽良伤心不已,也引起了保护区专家们的高度重视。 为了救治受伤的江豚,专家们决定采用网箱圈养江豚,等它们康复之后,再放归长江。没想到,这个临时的救治措施,却开创了世界人工繁育江豚的先河。
江豚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来自于人类的活动,长江上繁忙的航运船只的噪音和螺旋桨是对江豚最大的威胁。相比于自然水域,网箱养殖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江豚的影响。
2008年,石首在天鹅洲长江故道处,修建了200平方米的网箱,投放了一对江豚进行试养,雄的取名“天天”,雌的叫“娥娥”。令人惊喜的是,不久娥娥就怀孕了。全球首头网箱繁育江豚“娇娇”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人工圈养江豚取得了成功,这也意味着长江江豚的繁殖与保护有了新的突破。
天鹅洲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投放试养江豚75头,形成了可以维持生存和繁衍的江豚群体,天鹅洲长江故道成为了江豚理想的避难所和繁殖地,石首市因此也成为了“中国江豚之乡”。
近年来,为了维护长江生态环境,石首市实施了长江、湖泊、湿地整体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退渔还湖、退耕还湿,为湿地补水补苗,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水环境,解决了人与麋鹿、江豚争水的矛盾。
在“绿满石首”的行动中,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工作中,石首人正在书写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文章。
当代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香与蛙声组合出大自然的美妙乐章,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对丰收喜悦的赞美。如今,石首人将这一古老的诗情画意铺陈在自家的田间地头,色彩斑斓的五彩稻田在一声声蛙鸣中,奏响着新的致富乐章。
八月,盛夏的酷暑掩不住严斌内心的喜悦,他的五彩稻又迎来了大丰收。普通的稻田,一亩地的收入也就是1500元,而严斌的五彩稻田每亩收入可以达到2700元。这要归功于在石首普遍推广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鸭蛙稻。
鸭蛙稻是一种集水稻种植、鸭子养殖和青蛙防虫为一体的种植模式。水稻移栽一周后,将鸭群放进田里,鸭子们在田间自己寻虫吃草,从而起到活泥、保水、健苗的作用,代替了人工除草。稻子快成熟时,再把鸭子赶出来,把青蛙放进去,让青蛙捕捉鸭子抓不到的害虫。这是一种绝妙的生态互益组合。
鸭蛙稻最大的好处是,省力、省工、省投入。2015年,团山寺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发展研究团队的注意,他们先后两次到石首进行实地调研,将团山寺镇列为了绿色发展示范区,开始了鸭蛙稻基地建设。
在了解了鸭蛙稻的绿色种植理念后,严斌第一个响应号召,一下子就栽种了1200亩五彩鸭蛙稻,并获得了喜人的收成。在他的带动下,第二年,邻村的村民们纷纷种起了鸭蛙稻。一季下来,家家户户的鸭蛙稻都增产增收,获益颇丰。
石首绿色发展的“团山模式”影响力越来越大。2016年,三十余位外国友人和研究学者来到团山寺镇参观调研,了解石首绿色种植的理念和经验。
为了能更好地经营鸭蛙稻,当地政府鼓励像严斌这样的种植户联合起来,成立了合作社,利用互联网,实时监控鸭蛙稻的种植情况。同时,石首市还建设了农村电商服务站,严斌他们生产的鸭蛙稻找到了销售的新途径,可以快速地销往全国各地。石首市成为了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
鸭蛙稻与互联网的结合,改变了农民的劳动观念和生产方式,也让石首农村的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为了促进电商服务的发展,提高物流能力,石首又加大了交通建设的力度。
穿境而过的长江把石首市分隔成江南与江北两部分,给石首人的出行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2015年12月,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开始建设。这是一座双塔斜拉桥,全长1193.5米,主桥跨度达到了820米。2018年4月,南北两岸的主塔均已成功封顶,北岸的连接线也顺利贯通。2019年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将建成通车。
旧时江浪隔两边,路通飞桥忽见,石首也将在新时代的高速通途上阔步向前
大江东来山为首,水润江城耀九州。
长江,滋润了石首的千里沃野,养育了石首的黎民百姓,成就了石首的万千风光。
同享长江水,共抓大保护。
石首,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环,已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了压倒性的位置,践行着保护长江的历史责任,回馈着长江母亲河。
“九曲回肠”的石首,在浩荡东流的一江清水中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璀璨风姿,还看今朝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2019年1月2日 晚20:53
请锁定CCTV-10
一起观看
《中国影像方志》湖北卷·石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