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老了,居住在什么样的社区环境更舒适?
寒冬,老年人居家养老是否有更好的保障?
身处老龄化社会,这些问题离我们不再遥远。
去年底,沙市区朝阳路街道跃进路社区、松滋市新江口长安社区、监利县红城乡百晟首府社区获评第三批湖北省老年宜居社区。
连日来,记者跟随市老龄办工作人员分赴松滋市、沙市区,对部分省级老年宜居社区进行了探访。
【医食行乐无忧老人日常生活更舒心】
天气寒冷,沙市区跃进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热闹非凡。
这是一栋集老年人文体活动、心理辅导、餐饮服务等诸多为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一间间独立的活动室里,老年人或打着桥牌、或奏乐演唱、或按摩保健、或带着孙儿玩耍、或排练着舞蹈……悠然自得地过着“小子日”。
临近中午,老年人走出活动室,到爱心食堂以优惠价用餐,85岁以上老人则免费。若老人不愿出门,食堂送餐上门。
午餐过后,老人累了,可在服务中心休息。
“这里热闹,我们每天都来,一玩就是一天。”今年67岁的陈姨妈是跃进老年艺术团的成员,近几年才搬来跃进路社区跟儿子住。
为让老年人住得舒心,跃进路社区下了一番功夫。
“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之初,想得最多的是如何‘留’住老人。”跃进路社区主任丁冬梅说,“留”住老人关键是了解老人的需求,以此出发做好服务。
摸底调查后,跃进路社区一手抓“硬件”建设,依托养老服务中心建起老年人爱心食堂、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非遗文化传承站、新时代讲习所、码头文化馆等阵地,让居家养老更便捷;一手抓“软件”建设,拉起队伍,建立老年协会、老年人社区关爱平台、组建老年人义务巡逻队等,开展文娱活动、医疗体检、心里辅导等,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建立养老护联网老人常年独居更放心】
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子女又不在身边生活,老人居家养老突发意外怎么办?对于空巢和独居老人来说,这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松滋市新江口长安社区正尝试解答。
去年,该社区引入了远程看护服务系统,在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起“养老护联网”平台,运用“互联网+”手段,为居家老人提供定位追踪、紧急呼叫、远程视频监测看护等服务,为子女解决老人看护的后顾之忧。
今年70岁的黄代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儿子在外地安家后,常年和老伴生活。近年来,孙子出生后,老伴前去照看,黄代超老人只能独自生活,但家人对其始终不放心。
去年9月,长安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安装了社区“养老护联网”的家用摄像头,送上了配套的紧急呼叫器,家人通过手机软件可随时查看老人的生活情况。一旦老人身感不适,按下呼叫器,呼叫信息将第一时间传递给家人和社区“养老护联网”平台值班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将及时上门处理。
如今,黄代超老人正在享受该项服务:“现在我一个人住,家人和我都安心多了。”
目前,养老远程看护服务在长安社区还处于试点阶段。长安社区主任丁丽介绍,为更好地服务空巢、独居老人,社区依托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吸引社区志愿者加入,成立了为老服务志愿者服务队,志愿协助家人看护老人。
【“一对一”暖心服务老人精神舒展更顺心】
走进老年宜居社区,一个最大的亮点是为老服务氛围浓厚。老人都喜欢热闹,为让更多老年人得到关心和照顾,社区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金点子。
88岁高龄的尹奶奶,独自住在跃进路社区,子女成家后,逢年过年才能回来探望她。
但是,尹奶奶并不孤单,住在她楼上的小姐妹宋波常来陪伴她。50多岁的宋波姨妈是社区邻里守望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她与尹奶奶结成帮扶对子。上下楼路过她总会敲开尹奶奶的门,嘘寒问暖,帮老人代购蔬菜物品、谈心交流、做卫生、晾洗被褥等。尹奶奶看到宋波,总会拉到家中聊聊天,亲如一家人。
这样的“一对一”帮扶也出现在松滋长安社区。该社区组织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困难老人结成了38个帮扶对子。
“鼓励老年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形式,让低龄老年人服务高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帮助失能老年人,形成老年互助队,具有推广价值。”沙市区老龄办专职副主任高纯红介绍。
如今,更多老年人主动参与社区创建,管理起三无小区、维护社区治安、免费传播文化技艺等,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综合分析荆州近几年的老龄人口数据,全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加重,人均期望寿命已增长到78.8岁。
“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需要‘全龄互助、共享共治共建’,今后,荆州还将从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居住便捷舒适、环境优美整洁、人际友善和谐、社区机构健全等六个方面努力,大力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市老龄办工作人员胡光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