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有一片山水相连绿意盎然的区域,这里世代生活着汉族、彝族、苗族、白族等众多民族。村庄毗邻、鸡犬相闻,因此,这片三省交界的地带也被叫做“鸡鸣三省”,意思是只要村子里的一只鸡叫起来,三省临近的村庄都能听得见。
赤水河和渭河相汇于此,三省分居于悬崖的三侧。长久以来,此地都是地理死角,交通闭塞,来往极度困难。7日,一座完成合龙的大桥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7月7日上午,经3年的艰苦奋战,位于川滇黔交界处的鸡鸣三省大桥主拱合龙,之后将进入桥面铺装阶段,今年年底大桥将正式通车。鸡鸣三省大桥是四川省渡改公路桥项目之一,它的建成将改变四川叙永县、云南镇雄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隔河相望不相连的历史,并彻底改变当地群众交通状况。
吊篮当工具 150多米高处施工
鸡鸣三省大桥横跨赤水河上游支流倒流河,连接四川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岔河村和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坡头镇德隆村,峡谷深切,水流湍急,崖壁险峻,可谓天堑。远远望去,一座拱桥跨于“U”型河谷山区之上,犹如一道彩虹飞跨两岸,气势雄伟。
鸡鸣三省大桥于2016年纳入四川渡改桥项目落地建设。大桥采用二级公路等级,长286.4米,主跨为180米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双向两车道,两侧人行道,加两岸引道全长1041.3米,预计总投资5900万元。
建设单位、四川路桥项目经理蒋中桥介绍,桥址所在地地质复杂,拱座开挖方量较大,四川岸和云南岸总计开挖方量达12万方。而施工区处于鸡鸣三省大峡谷景区内,无法修筑便道。为减少植被破坏,施工人员用施工吊笼一篮一篮地往上吊运,然后运走。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篮篮装满混凝土用的吊篮,从岸边装满混凝土后吊到距河面150余米的高处,进行施工。这种施工工艺叫悬臂浇筑法,即在桥墩架设操作平台,将主拱圈分为若干节段,以一个节段为一个单位,逐段浇筑混凝土。由于大桥所在地运输条件差、地形陡峻、吊装困难,故采用这种工艺。
大桥通车后更便捷 2个半小时车程变1分钟
大桥连接的四川叙永县和云南镇雄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隔河相望。目前,云南、贵州两岸有桥相连,而四川、云南两岸隔河相望,若要到对岸,需开车两个半小时,或爬山、渡河约一个半小时。大桥建成后,到河对岸开车仅一分钟可达,步行也就300米,大大节省了出行时间,也将彻底消除两岸居民水上客渡交通安全隐患。
随着这一交通瓶颈的打通,云南的煤、四川的冰脆李、烟草等经济作物将更为方便、快捷地运输到山外,助力鸡鸣三省大峡谷旅游产业项目落地,助推乌蒙山区群众脱贫奔小康。
渡改桥专项推进 明年底基本实现渡口通桥
作为四川省渡改公路桥项目之一,鸡鸣三省大桥的建设,是四川全省渡口改桥建设的缩影。四川河流众多,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还要通过摆渡方式出行。到2013年底,四川全省还有1800多个渡口,给沿河临水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十二五”以来,四川全省累计建成渡改公路桥487座,在建146座。根据全省渡口改桥工程建设专项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底基本消除江河渡口中的车渡和年均渡运量5万人次以上的人渡,实现通桥,方便民众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