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这位法国摄影师的镜头 让你回到近半个世纪前的中国

2019-07-29 10:06   央视新闻  

“中国本色——布鲁诺·巴贝摄影展”7月1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49件法国摄影师布鲁诺·巴贝于20世纪70至80年代访问中国时拍摄的摄影作品。

摄影师曾是法国总统访华随行记者

法国摄影师布鲁诺·巴贝现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出生于摩洛哥的他在上个世纪60年代加入玛格南图片社成为一名摄影师。

1973年,时任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访问中国,当时32岁的巴贝背着装有柯达克罗姆反转片的尼康相机和徕卡相机,加入了随行记者团。

摄影师布鲁诺·巴贝:

我之所以对中国感兴趣,是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明古国,它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就像中国一方面在寻求和保留自己的文化遗产、文化身份,但与此同时,它又在不断地寻求发展,走向现代,我对这一点特别着迷。

在天安门广场,他看到一队戴着红领巾、穿着白衬衫的礼仪队走过,这些小女孩边走边转头,好奇地盯着正在拍照的外国人。在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瞬间。

△天安门广场上学生们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1973年,北京

摄影师布鲁诺·巴贝

当时是陪同法国的总统蓬皮杜来中国,而且他是第一位来到中国访问的欧洲国家元首,有五天的访问时间。这五天的时间里,周恩来总理一直陪着蓬皮杜总统。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特别难得的契机,让我能够长时间地观察这样两位重要的领袖人物,给我留下了非常珍贵的记忆。

半个世纪来多次来到中国 记录中国社会发展变迁

自此,巴贝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多次来到中国,足迹遍及北京、上海、重庆、四川、广西、江苏等二十多个地区。不论在中国的城市或乡村,重大历史事件与普通人生活图景都被巴贝一一记录。

中国美术馆此次展出的作品皆为巴贝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拍摄的少见的彩色影像,包括最高领导人会晤的场景,参加迎宾活动的学生们,在简易乒乓球台打球的儿童,在照相馆拍婚纱照的新婚夫妇,和极具时代特征的穿蓝布制服的工人等等……

他让我们得以从照片中看到具有时代印记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捕捉到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巨大变革。

市场,1980年,兴安

△坐在乐山大佛的脚趾上,1980年,乐山

△长江纤夫,1980年,重庆

△在沪南电表厂门口打乒乓球,1980年,上海

△上海少年宫手风琴班,1980年,上海

摄影师布鲁诺·巴贝:

我来的时机往往都是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一些很重要的时刻。我注意到在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当中,建筑一直都在变化。比如像上海,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黄浦江的对面都是一些稻田,还有一些菜园子,后来渐渐地看到万丈高楼拔地而起。

七十年代的中国还是比较贫困的,人们一般在大街上,都是穿着类似的、深色单调的服装。如今,尤其是年轻一代,很注重自己的外表,也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对生活的热情。

中国的交通发展也是非常迅猛的。在七八十年代,那时候成都是没有国际机场的,我们是先需要去重庆,然后再从重庆开车去往成都,而现在中国基本上所有的大中型城市都有国际机场。再加上像“一带一路”这样的创举,使得中国和外界的联通更加繁荣。

今年恰逢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通过我的照片,也能够为中国的发展,做一个很好的见证。

时至今日,巴贝院士仍饱含热情地捕捉着中国这片土地上点点滴滴的变化,记录着新时代中国更为多彩的本色。

正如巴贝院士所言:“摄影是唯一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被理解的语言”,适逢中法建交55周年,“中国本色——布鲁诺·巴贝摄影展”正是一次跨越历史与国度的文明互鉴。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85/201907/a7fd8e52b1b7b43ce13f2c5fa050341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