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连着最基层,人民领袖和人民群众心贴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基层干部群众回信。从脱贫攻坚,到志愿服务;从大学校园,到民营企业;从祖国边疆,到创新一线……一封封回信,饱含深情、字字暖心、催人奋进,体现着心心相印的人民情怀,蕴含着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表达着对奋进新时代的殷切希望。
人民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奔跑追梦——收到总书记回信之后”系列报道,与您一起见证发展变化、感悟初心使命。今天刊发第十二篇《浙江宁波余姚市横坎头村: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横坎横坎,横看竖看看不到头”。那是本世纪初的浙江宁波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房破屋旧,山路坎坷,一年两季稻,人穷往外跑,村集体负债45万元。
雨后初霁,记者走进浙东四明山下的这个革命老区村,宛若走进水墨画,淙淙流淌的溪水穿村而过。
白墙黛瓦的民居,苍翠欲滴的果树,鳞次栉比的店铺,南来北往的游客……横坎头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村级收入528万元。
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四明山革命老区。他专程到梁弄镇和横坎头村调研,召开座谈会,看望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此后不久,村“两委”给习近平同志写信,汇报工作打算,很快收到回信,习近平同志鼓励他们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8年2月,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发展变化。“15年前到你们村的情景我都记得,我一直惦记着乡亲们。”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深情。
前后两封回信,跨越15年。说起这些,横坎头村村民心潮澎湃。
“每读一遍,我心里都热乎乎的”
“总书记的回信,每读一遍,我心里都热乎乎的。”73岁的老党员黄志尧端详着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复印件。
今年家里的春联,黄志尧自撰自书:“牢记总书记嘱托,发展新农村建设。”望着横批“今年更好”,他的思绪回到了16年前。“没想到这么多年了,总书记还惦记着我们。那时村里还很穷,靠对口帮扶。习近平同志到村里参观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时,我正在那儿做管理员,当时旧址还没成‘群’,是只有一个主展厅的纪念馆。”
横坎头村红色资源得天独厚,曾是浙东抗日根据地中心所在地。黄志尧翻出当年的工作笔记:2000年至2004年,平均每年游客仅有2万人次左右。
“为落实习近平同志考察时的要求,2003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村‘两委’就开会研究,给习近平同志写信汇报工作打算。”横坎头村党委书记张志灿说,没想到3天之后,他就给我们回了信。
当时,红色旅游越来越热,《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回头看,我们抓住了这个契机,立足本地优势,挖掘红色资源,在上级支持下,对旧址群进行保护性修缮。”张志灿说,那时旧址群里尚住有27家住户。
黄志尧当时的家就在旧址里,他带头在搬迁协议书上签字,并帮着村干部动员其他住户。“天天讲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实际行动算什么党员?”
旧址群修葺一新,新建游客中心,完善配套设施,红色旅游终于有了起色。去年,游客突破70万人次。
正在上菜的黄彭勋(右二)热情地向客人介绍农家乐传统手工特色菜——油盐麦果。陈斌荣摄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发展红色旅游,服务要跟上,村里琢磨调整种植结构,搞采摘,办农家乐。
到宁波,上杭州,张志灿请农业专家实地调研,结论是横坎头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樱桃树。喊破嗓子动员村民种,可大家都怕种不好赔本。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利用一家本地企业的对口帮扶资金,村集体流转了70多亩土地,种下树苗。
樱桃3年挂果。头两年,村干部惴惴不安。第三年,樱桃大丰收,村里村外停满了前来采摘的私家车。村民们信了,村“两委”趁热打铁,免费提供樱桃树苗,目前,全村种植规模超过800亩。
尝到甜头的横坎头村没有止步,扩种杨梅、蓝莓、猕猴桃等特色水果。“如今的横坎头,月月闻花香,季季有果吃,成了一个大果园。采摘游是只‘下金蛋的母鸡’。”老村委会主任黄水夫笑言。
动员村民开农家乐,张志灿盯上了黄彭勋,一来,他是个老党员,年轻时当过村干部;二来,他的妻子是上海知青,当年在公社点心店干过,后来在镇上开过熟食店。
“村里正在发展红色旅游,游客来了总要吃饭,你回来开农家乐吧,你妻子厨艺那么好,准火。”张志灿“一上”宁波,找到在工厂打工的黄彭勋。
放下宁波的工作回村创业?想都没想,黄彭勋回绝了。
时隔一年,张志灿“二上”宁波。“旧址群一期工程马上完工,来旅游的人,少不了。”
黄彭勋有点动心,但没松口。
此后,看到村里游客日渐增多,没等张志灿“三顾茅庐”,黄彭勋主动回村了。
黄彭勋的“百丈农家”开业之初,客人少,镇里村里都帮助介绍客源。随着村里的樱桃红了,“百丈农家”红火了。
“去年赚了90多万元。”年近七旬的黄彭勋告诉记者。“百丈农家”离景区1公里多,位置偏,不好找,主要靠熟客。去年,村里又开了6家,现在全村有8家农家乐。
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
“总书记回信要求‘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作为年轻党员,我们责无旁贷。”去年8月,“90后”大学生黄徐洁的“横坎头农家”开张,投资130万元,可同时接待300余人。“不管是墙绘、灯笼、餐具,还是店内播放的影片,都融入了红色元素。”
“两年内可盈利。”黄徐洁信心满满。她对做餐饮并不陌生,学的是工商管理,毕业后在余姚市区创业,3家快餐店顾客盈门。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横坎头。张志灿粗略估算,已有20多人。
“70后”何达峰,在余姚市区经营印刷企业多年,看好横坎头的前景,回村开办130多亩的果乡园,一到樱桃、杨梅、猕猴桃采摘季,游客摩肩接踵。打造一个集吃、住、玩、采摘为一体的旅游农场,是他的心愿。“既卖产品,又卖风景!”
“90后”张渊涵,大学毕业后到余姚市一家企业工作,去年也回到村里,负责村里的民生事务,服务残疾人,办理低保,事虽繁杂,却乐在其中。
“这些年村里通了柏油路,来旅游的多了,种起樱桃,办起民宿,还评上全国文明村……”张渊涵坚信自己的选择,“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有情怀、有抱负、有才华的青年接续奋斗,我们盼着总书记再来横坎头村,看看我们美丽山村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