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孩子是任何一个家庭都无法承受之痛,茫茫人海,如何寻找?最新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五官的成长规律,凭借一张孩子儿时的照片,就能实现跨年龄识别人脸。
目前,中国人已经处在这项技术的世界第一梯队,这项技术的应用,已经协助警方成功找回了被拐十几年的孩子。
三岁儿子被拐12年
一年走烂12双鞋苦寻儿子!
“宝贝你在哪里,知道吗?从你离开妈妈的那一瞬间,我的世界仿佛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明明活在这世上,却看不到你的身影”。
12年来,小君(化名)的妈妈,43岁的阳建兰从未间断过写日记。12年前的那个星期五,她也永远不会忘记。
阳建兰和丈夫胡志江从湖南来到深圳福永白石厦市场做鲜肉生意,儿子小君带在身边。2007年3月23日,三岁的小君被一男子带上车,从此了无音讯。胡志江夫妇无心做生意,关掉了鲜肉铺,踏上了茫茫寻子路。
小君(化名)父亲胡志江说,第一年走烂了12双鞋,第一年就用了六七十万元。
为了寻找儿子,胡志江卖掉了在深圳买的房子,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时间,但都一无所获。十几年来,夫妻二人辗转湖南、厦门、北京近十个城市,哪里有消息他们就去哪里生活。
胡志江说,我十年没有休息过一天,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内心的痛苦,只有干活才能把那件事忘掉,要不就是出去找小孩,就是这两件事。
同样在深圳,尤国明夫妇也有着类似的遭遇。十五年前,尤国明夫妇在深圳宝安区上川市场经营一家粮油店。2004年就10月17日,卢柑清的儿子小勇(化名)在粮油店附近玩耍时丢失。
15年前的深圳流动人口众多,在尤国明夫妇工作的那个市场,路灯、摄像头这些基础设施完全没有,只能靠市场里商贩们的模糊记忆,线索更是真真假假。
夫妻俩关了粮油店,拿着孩子两三岁的照片和寻人启事,大海捞针般寻找,潮州、泉州、东莞,哪有拐卖小孩的线索,他们就第一时间过去。
小勇(化名)母亲卢柑清说,儿子不见了,心好像都死了一半。吃也不想吃,睡也不想睡,只想去找儿子,希望早一点找到儿子。走路都没有力气,但没力气也必须去找。
母亲卢柑清一有时间,就对着手机里仅存的两张儿子的照片偷偷流眼泪。
卢柑清说,这15年来,我真的是过得很辛苦,每日每夜都想儿子,想他赶紧早一点回来。
人脸识别算法带来巨大惊喜
一张照片定位五官变化
寻找孩子,不光是胡志江和尤国明两家十几年的执念,同样也是深圳警方一直在关注的事情。2016年10月,胡志江和尤国明两家的案子落到了有着20多年办案经验的老刑警崔振茂手上,然而十几年前的案发现场环境复杂、流动人员众多、基础设施不足,案件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
无计可施时,崔振茂试着用警方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测试。但被拐的儿童已失踪十几年,幼儿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脸型、眼睛、嘴角、额头、皮肤等标识特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机器的人脸识别率也会随之下降。凭着一张3岁孩子的照片,效果很不理想。
2017年年底,公安机关与有关公司合作研发跨年龄人脸识别算法,这种技术能解决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下的人脸识别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推断出幼儿成长以后的模样。相较于传统大海捞针一样的打拐寻人方式,这项技术如果能够成功,无疑将为办案民警提供巨大的帮助。
崔振茂拿来了两个孩子的照片,通过模型跟数据进行结合比对,在茫茫人海中,得到了几百条与走失孩子小君和小勇相似度更高的人员名单。
拿着这份名单,警方派出了七个工作组,二十多名警力,到全省的20多个地市进行核查,终于在专项行动开展的第45天时,崔振茂从广东茂名传来了好消息。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孩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崔振茂发现,这个小孩跟他哥哥姐姐年龄差距非常大,而相貌和尤国明非常相像。后来警方到医院查到小孩的出生证是假的,更加证明孩子的可疑性。多方明察暗访后,警方终于取得疑似尤国明儿子小勇的DNA,结果显示,这个孩子就是尤国明儿子小勇。
孩子找到了,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的有效性也得到了验证。随着侦查人员对新技术越来越熟悉,线索排查也变得越来越精准。胡志江家的孩子不久之后也顺利找到。
经过周密部署,2019年8月5日,深圳市公安局及宝安分局组成3个专案组,分别奔赴四川、河南、广东等地,集中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截至8月底,深圳市成功破获被拐卖儿童积案5宗,解救被拐儿童5名,抓获并刑拘犯罪嫌疑人3名。
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刘明说,有这种技术之后,给我们提供了新的侦查手段,十几年的案件能破,太不容易了。
2019年8月16日,胡志江夫妇终于见到了儿子小君。阳建兰紧紧抱住失而复得的儿子,泣不成声。尤国明夫妇也如愿见到了分别15年的儿子。
深圳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三大队副大队长王高峰说,今年找到五宗拐卖积案的被拐孩子,成功破获两宗案件,这在我们近几年的打拐工作中是很难得的成绩。我们相信,有了这个AI人工智能技术之后,能找到更多被拐的孩子,破获更多的拐卖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