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垃圾产生大国,全国每人每天平均要产生1公斤垃圾,三分之二的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的困局。如何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控制垃圾增长的速度,成为社会发展亟待思考的话题。
■垃圾分类的背后,一个新的蓝海产业正在浮现,有些市场参与者进入环卫设备制造、垃圾分拣、垃圾回收归类、餐余垃圾处置等领域,参与循环经济,“掘金”垃圾堆。
■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老百姓的观念在悄悄转变,在行动中凝聚共识。
■垃圾分类的绿色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未来一年内,全国46个推行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将针对垃圾分类的“考卷”下一番功夫进行作答。
垃圾都去哪儿了?怎么处理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不止一次问起这个问题。垃圾处理,这件生活中的“小事”,总书记为何如此牵挂?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垃圾处理的背后,是党和政府执政方略的“为民情怀”,是富有远见的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
走进新时代,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更是对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新高度的广泛认同。从倡导光盘行动,到推动低碳生活,再到推广垃圾分类,一个个时尚的生活理念,获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健康、环保、文明的举措不断推出,“十个手指弹钢琴”有序推进,让看得见的变化折射出美丽中国建设的和谐乐章!
街容颜值靓起来 让“新时尚”折射习惯转变
北京市民在垃圾分类收集点扔垃圾。欧阳易佳摄
“在北京天桥东边有一条有名的臭沟,沟里全是红红绿绿的稠泥浆,夹杂着垃圾、破布、死老鼠,气味让人从老远闻见就要作呕。”这是作家老舍在小说《龙须沟》中的一段描述,给人留下最直观的印象是垃圾遍地,生活环境恶劣。作品引起轰动并感动了几代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取材于真实的历史。
伴随70年来新中国发展的历程,各地的“龙须沟”“垃圾街”被治理成老百姓傍晚散步的花园、游客流连忘返的景区和消费者穿梭往来的美食街。垃圾治理、回收再利用,给街容市貌带来了显著的改变。这不仅是看得见的整洁卫生,更是百姓生活观念潜移默化的转变。
这样的生活体会不少人都经历过:刚扔到楼下的废纸箱、旧衣服、瓶瓶罐罐,一会儿便会“自动消失”。原因很简单,它们都尚有价值,对它们进行分类、回收的是穿梭在大街小巷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废品回收者。不少人对垃圾回收现象的认知,也是这样萌发的。
老赵是个“老北京”,他的印象里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总是会将牙膏皮、废纸张、碎玻璃等分门别类整理好,积攒到一定数量就让他拿去废品站换钱。在老赵的记忆里,母亲常念叨:“将废品分出来,都是钱,被人收去了还能利用上。”
但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买买买”的同时也伴随着“丢丢丢”,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量快速增长。我国是垃圾产生大国,据《广州日报》报道,全国每人每天平均要产生1公斤垃圾,三分之二的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的困局。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经统计,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为20194.4万吨。前10位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为5685.8万吨,占全部信息发布城市产生总量的28.2%。
如何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控制垃圾增长的速度,成为社会发展亟待思考的话题。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市民驿站里,来自居委会、企业的几位年轻人正在交流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感兴趣,仔细询问有关情况。一位年轻人介绍说公益活动已经成为新时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2019年7月,上海市如火如荼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实施伊始,“垃圾分类”就跻身“超话”、喜提热搜,在网上网下掀起浪潮般热议。话题从让人煞费一番苦心的干湿垃圾之辨,到移风易俗的习惯之变;从“怎么分”,到“谁来管”;从运输成本,到处理闭环;为什么推广垃圾分类了,还要进行垃圾焚烧……热烈讨论的背后代表着民众在思考,愿意付之以行动。
一份食用完的外卖丢进垃圾桶分几步?“食用后的外卖丢进垃圾桶并不难,只需要三步就可以”,上海长宁区居民廖偲岑说,“第一步,把餐盒里没吃完的汤汤水水倒进下水道;第二步,将食物残渣单独扔进湿垃圾;第三步,把外卖的餐盒、一次性餐具、包装袋扔进干垃圾。”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上海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4500吨/日,较2018年底增长了5倍;湿垃圾分出量已达9200吨/日,较2018年底增长了130%。垃圾分类的效果初步显现,居民们逐渐接受了这件“麻烦事”。
“这几年,咱们小区也在做垃圾分类,大家的习惯正在养成”,北京市劲松街道劲松五区居民王阿姨说,“我家里常备两个垃圾箱,将干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开放。像果皮菜叶、残茶剩饭等都属于厨余垃圾,一般都扔到小区内指定投放点,每天下午5点会专门有人来收。”
王阿姨介绍,居民家中废报纸、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都会送往“绿馨小屋”,这样既实现了垃圾分类,又可以攒积分兑换奖品。“我住在高层上下楼不方便,靠参与垃圾分类积累下来的积分,兑换了一辆手推车,现在想搬点什么东西都不费劲了。”
1公斤废旧报纸积累10分,1公斤厨余垃圾积累2分,200个积分折算15元,能够兑换洗手液等生活日常用品,或选择家政保洁等社区服务……在北京市劲松街道劲松五区,居民们在“绿馨小屋”前排队,分类丢弃垃圾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这道风景线的背后,源于居民们的生活素养随着时代潮流的转变不断提升,更加认可节约适度、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低碳出行”“自带餐具”“垃圾分类”等,成为了居民推崇的时尚。
“现在推行垃圾分类的氛围很浓厚,同学们都争着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谁要是不知道垃圾怎么分类,那就真是‘OUT’了”,华东政法大学学生温若旋说,“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还能让环境靓丽起来,减少污染,何乐而不为呢?”
用得好也能变成宝 让垃圾“有家可回”
一提到垃圾分类,人们往往会想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少有人知道的是,在1957年1月4日和2月28日,《人民日报》就在第一版刊登了《利用废料和代用品》和《应该充分回收废弃物资》两篇社论。引导民众垃圾分类、推广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理念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伴随社会发展循序渐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表示,我国现在大致将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不同垃圾处理的方法不同。“只有在前端提高垃圾分类的纯度,才能在后端提升后续处理、再利用和焚烧的效率,进一步降低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在垃圾分类的背后,一个新的蓝海产业正在浮现,有些市场参与者进入环卫设备制造、垃圾分拣、垃圾回收归类、餐余垃圾处置等领域,参与循环经济,“掘金”垃圾堆。
家住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东关南里小区的徐女士,拿着手机预约回收干垃圾上门服务。“邻居们现在用APP、小程序、电话等方式预约上门回收垃圾的服务,干垃圾每公斤能卖到0.8元,也可以兑换积分,在社区超市、菜店都可以使用。我家小朋友现在也知道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屋里的易拉罐瓶、旧书报、旧衣服都被孩子拿去换环保金买零食了。”
记者梳理发现,垃圾分类还催生了新的业务,饿了么、支付宝等平台陆续推出代扔垃圾、垃圾回收等新服务;在电商平台上,带有分类标识的垃圾桶热销,有些网店卖到断货。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行动,正悄然在社会上拉开大幕。
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全民共识正在形成,社会实践付之行动,后续环节的产业支撑也尤为重要。
在北京市朝阳区,坐落着一座环境优美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常有拍摄婚纱摄影的年轻人来这里“打卡”。但它真正肩负的使命是朝阳区垃圾资源化的最后一站,集固废处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科教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园区。
园区管理中心主任皮猛介绍,焚烧中心采用机械炉排炉焚烧技术和先进的烟气净化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1800吨,年发电上网量2.26亿度;焚烧烟气排放指标,特别是二恶英的排放量优于国标和地标指数;餐厨厂的预处理工艺、水处理工艺及除臭系统,均处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固、液、油”三相分离。
垃圾除杂过程中,厨余垃圾是个难点。广州一家生物质综合处理厂主要负责处理餐饮垃圾、厨余垃圾,每天运进来的是成吨的垃圾,送出去的是由垃圾变成的“宝贝”。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高压压榨分选技术,可以实现厨余垃圾的干湿分离。产生的沼气可转化为电能,沼渣脱水后加工为生物肥料原料。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将在全国建成一批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重点品种回收率较高的回收体系示范城市,大中城市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75%以上。这有利于推动垃圾分类的效率,提升循环经济的社会价值。
技术创新、公众意识培育等一系列变化,推动了垃圾分类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探索迈向了推广,让垃圾“有家可回”成为再利用的资源。垃圾分类倒逼人们在产生垃圾时有所顾虑,第一步是要分类处理,更重要的是后一步,推动城市垃圾减缓增加或不再增加。
在北京园博园户外课堂,小朋友在老师指导下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织起举措保障网 让垃圾分类展现社会文明
垃圾分类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如何助力这场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行动,在神州大地上推得动、行得远?
循序渐进、试点推广。早先,通过在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由点到面、逐步启动,初步积累了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从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再将目光回到上海。这里并非首个为垃圾分类专门立法的城市,但这部地方性、经大数据调查分析的条例,所激发出的上海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参与热情,超越了大家最初的预期。
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老百姓的观念在讨论中悄悄转变,在行动中凝聚共识。垃圾分类的制度体系也在紧锣密鼓谋划,与老百姓的需求紧密结合。
2019年6月,在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中,就有一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这部1995年出台的法律,近几年来历经频繁修订,突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此次修订法律,拟将现行法律中“生活垃圾污染”一节扩充为专章,并明确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党和国家围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打出的“组合拳”持续发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于2017年出台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计划在2020年底前,在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及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中先行实施强制分类,并达成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目标。
龙头牵引、四轮驱动,绿色家园建设的马车吱呀起步、隆隆向前。地方垃圾分类制度制定、出台、验收按下快进键。厦门、西宁、广州、重庆、太原、邯郸、长沙、黄山……数十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或规章见诸报端;更多城市立法规划正在火热推进。
没有可全然照搬的路径,需要“一城一策”探索创新。近年来,北京在前端垃圾投放上探索出的人工引导、智能投放、积分奖励、上门回收等模式,有望以法律形式“固定”并推广。《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上升为法律条文,并把违反条例行为作为不良信息,记入个人、单位的信用档案。
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
这是一场深化改革的会议,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9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倡导按照系统推进、广泛参与、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为举措,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
当前,垃圾分类的绿色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未来一年内,全国46个推行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将针对垃圾分类的“考卷”下一番功夫进行作答。
垃圾分类仅是一个具象缩影,投射出的是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谋篇布局,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映现。同时,这也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