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使荆州名扬天下。荆州道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展,由于受地域政治、军事、经济影响,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境内仅有襄东公路砖桥至东岳庙95.6公里的土路勉强通车,经过70年的建设,荆州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在今年,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一批重点项目——318国道荆州段改扩建工程新建路段、沙公高速、荆州长江公铁两用桥、洪监高速等项目先后建成通车,此外石首长江大桥、洪监高速计划9月28日将正式通车,浩吉铁路计划9月底在江陵卸下北煤南运第一车煤……9月底,荆州一批重大项目将建成投入使用。
如今,全市实现了县县通国道、通一级路,乡乡通二级路,村村通客车、通沥青(水泥)路,一个“三纵两横”和“十二纵七横十联”的现代国省公路网正在逐步形成。一幅壮美的公路新章正徐徐铺开。
公路建设大提速:从走得出门到走得通畅
回眸70年,荆州公路经历了创建、提高、快速发展和提档升级四个阶段。
1972年以前,荆州公路通过民办公路、民工建勤等形式修建了以207、318两条国道和14条省道为主的主要公路框架,全市通车里程猛增加到3780公里;到改革开放以后,在干支分家、联合建设的公路建设原则下,我市掀起了第二轮公路建设高潮,207、318两条国道改建成二级公路,实现了我市等级公路“零”的突破;进入九十年代,依托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全市大办公路的热潮再次蓬勃掀起,九十年代,全市筹集建设资金8.6亿元,完成水泥路建设534公里,完成县乡道油路、水泥路建设2384公里;进入新世纪以后,荆州着力建设南北连通、东西互畅的交通大通道,构建陆、水、空互联互通的综合运输大体系,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运输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我市公路建设快速发展,通车里程由建国50周年的4482公里发展到2018年的23500公里,等级公路达到23445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99.8%。公路密度按土地面积计算为162.98公里/百平方公里,按人口计算为41.65公里/万人。
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路网结构、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荆州公路建设实现“大提速”。此外,全市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将农村公路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我市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乡镇数量位列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0845公里,实现了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市农村客运道路全面达标和全市村村通客车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一批特色路、扶贫路、产业路、幸福路、小康路应运而生,很多老百姓因路而兴,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路容路貌大变样:从走得通畅到走得舒适
如今的荆州公路路容路貌已经大变样,以往坑坑洼洼的泥泞路面被铺罩成平整的沥青路面,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公路两旁都安装了新型节能路灯,还设置了各式交通标识,道路两侧绿树成荫,荆州的公路越来越干净整洁,越来越舒适安全,荆州的公路服务功能越来越齐全,越来越完善。
一直以来,全市公路部门在大力兴办公路的同时,十分注重公路的联网配套。“出门就爬坡,赶集须过河,换得几斤盐,回来日头落”。这是素有千湖之称的荆州解放初期交通极为不便的真实写照。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市开办各类渡口148个,以加强公路衔接连通,进入七十年代,随着公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改渡为桥”纳入荆州公路发展重要议事日程,到1999年,全市共投入16亿元,新建各类桥梁438座21589延米。截至目前,全市现有普通公路桥梁3942座,109812.86延米,其中永久式桥梁3942座,109812.86延米;危桥1100座,26658.06延米。到了2000年以后,全市公路部门贯彻全寿命周期理念,不断加大公路精细养护力度,大力实施桥梁重点养护、大中修工程、站点建设和四新技术推广应用等,不断提高公路整体服务功能,打造“畅洁绿美安舒”的全功能型公路。
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坚持公路全面养护。以“桥梁管理年”“养护规范管理年”等活动为载体,逐步推进养护转型、管理升级,实现养护资源的充分利用。建立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的养护资金导向机制,科学合理运用市本级调控养护资金,全市日常养护资金上路率由不足20%上升达到50%。实施桥梁养护品牌计划,投入500多万元对列养的184座桥梁开展了重点养护和专项检查,修复桥梁锥坡、检修步道等。
坚持公路修到哪里就绿化到哪里,服务设施就配套到哪里。先后在国省干线上实施了达标路段、标准路基、“GBM”工程、文明样板路、通道绿化建设等美化工程建设,已建成GBM公路里程509.693Km,已实施文明路里程356.448Km,公路绿化里程13857.191Km,绿化率59.5%,其中干线为96.1%。去年起,全市开展了“美丽公路经济带”建设,对207、318国道及省道公石线等8条“畅安舒美”示范路进行整体设计,实行草、花、乔木立体绿化,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设施相融合的景观长廊。此外,不断完善公路站点布局,对全市23个公路站、8个应急中心站、26个便民服务和停车区、36座交通“厕所革命”建设进行了统一部署、规划和建设,公路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服务管理大提升:从走得舒适到走得安全
不仅走的通,还要走的畅,更要走的安全。这是荆州公路不忘的“初心”,更是不悔的追求。近年来,市公路局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相继实施,逐步铺铸起一张万里安全“路网”。
坚持开展依法治路,保障公路合法权益。全市大力开展集镇过境路段整治,按照“以镇为主、重点突破、全面改善”的工作思路,加强与乡镇政府沟通配合,实施了下水道改造、路肩硬化、增设绿化带等,每年对2至3个集镇过境路段整治,综合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市路政巡查覆盖率100%,基本实现路域环境“八个无”。2016年8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委发布治超新规后,全市多部门成立了治超办,出台了《荆州市中心城区及周边道路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依托11个超限检测站,路警联合治超在全市展开、全面实施,先后组织开展了“江汉平原联动治超”“重点路段集中整治行动”等治超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超限超载行为,全市超限率控制由7%下降到3%以下。
坚持开展平安公路建设。根据我市地处水网湖区桥梁众多且危桥比例大的特点,持续推进危桥改造,实施桥梁重点整治,加大桥梁伸缩缝、支座、锥坡、检修步道、河道堆积场清理等关键部位的养护力度,并对四类以上危桥安排养护路政人员实行24小时专班值守,取得了一定成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455”工程的实施意见后,全市公路部门在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主要采取设置钢筋混凝土护栏、波形梁钢护栏等,部分急弯陡坡路段设置紧急避险车道;农村公路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载体,就地取材采用网石护栏、防撞墩等。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普通公路安防工程7000余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50余座。
坚持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8个县市区挂牌成立了养护应急中心,编组了8支总计1569人的应急救援队伍,配置了100台应急车辆(机械),长期储备防汛砂石料、木桩、麻袋等应急物资。修订完善了普通公路突发公共事件、防汛抢险等应急预案,每年开展公路水毁、桥梁突发病害室内推演、实兵操练等,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近年来,广大公路职工每每在救援保畅、抢险救灾等关键时刻迸发出强大正能量:2015年,协同武警水电部队用14个小时为“东方之星”救援行动打通3.8公里“生命通道”,创造公路速度;2016年、2017年成功应对强降雨灾害带来的公路水毁……一场场突发事件、一次次自然灾害持续检验着公路应急能力,也证明了公路应急能力。
如今,放眼荆楚大地:一条条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在县市、乡镇、村庄延伸,连接县域与中心城区的“血脉”正渐次贯通,勾连城乡的“毛细血管”亦日益通络,城乡发展失衡的“肌体”正全方位恢复。这一切,正是荆州公路人70年来孜孜不倦、不懈追求和努力的结果。2017年,荆州市公路局被湖北省总工会授予“全省五一劳动奖状”,这也是继荆州市公路管理局在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之后的又一项殊荣,全市公路部门行业改革曾被省公路局誉为“荆州模式”在全国推广,这都是对荆州公路人工作成绩最好的肯定和证明。面对“十三五”确定的宏伟蓝图,荆州公路人正以高昂的斗志和满腔热情,全力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为铺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坦途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