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如诗如画
12月6日,西出荆州古城,沐浴冬日暖阳,行走广阔田野,所到之处爽心悦目。
道路两旁绿树林立,花草艳丽,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荒草杂树都已清除干净,乱耕乱种的菜园子没有了,乱搭乱建的棚子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花坛,有的用小石头垒成,有的用红砖砌成,还装上小栅栏,非常规整。村部翻修一新,广场上有路灯、篮球场、停车场,湾子里池塘全部清淤,健康步道成为村民最爱,健身器材成为孩子们游乐去处,荒地上全部种上花草树木。垃圾有专人清扫转运,“厕所革命”覆盖到全村,垃圾分类也开始多处试点。
“现在农村环境比以前要好很多,清清爽爽,虽然没有城里热闹,但比城里安逸。”看到房前屋后环境大变样,联山村一组村民张占华开心地说。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普通村民,都对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竖起大拇指。
环境改造村民齐参与
2019年,荆州区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年来,全区农村环境“脏乱差”明显改观,村容村貌提档升级。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不仅改善村容村貌,改善村民居住条件,还拉动乡村旅游。今年荆州区农旅融合发展迅速。红旗林场的粉黛园、双垱村的采摘园、铜岭村的蔬菜主题公园、八岭山的森林公园……都成为市民周末休闲游玩“打卡地”。
乡村旅游红火,反过来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们这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只有把环境整治好了,让游客玩得开心、舒心,才能吸引更多人来玩,我们才能发展得更好。”八岭山铜岭村支部书记马聂一语道出环境整治的重要性,不仅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整治农村环境,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成为农民愿景,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整治改变农民落后观念。整治前后强烈对比,让农民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发生深刻变化。或许,这才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终极目标。
安装栅栏
拆违治乱助推环境面貌改善
荆州区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包括区委书记周昌俊、几乎所有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乡镇(城南高新园、管理区)党委书记,形成“三级书记”共抓格局。
区财政统筹整合项目资金3.8亿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区93个村居统一实施垃圾治理、拆违治乱、水质清洁、“厕所革命”、道路保洁、垃圾回收站整治、绿满乡村、示范创建等八大行动、20项具体任务。
“拆违治乱”是重点,也是八大行动的着力点。荆州区依法依规对违章建筑及有关农村危房等坚持“拆”字当头,以“拆”为先,用小切口推动大破题,区财政列支20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撬动多方投入,启动“拆违治乱”工作,各镇村借助“三乡工程”,广泛动员乡贤能人捐资献智。松园村村民黄发军捐赠300万元,联山村一组村民李义华捐赠100万元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前,通过拆违治乱,乱搭乱建、乱耕乱种、乱牵乱挂、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乱象在荆州区农村基本消失。
今年以来,全区93个村共拆除违章建筑1470处104846平方米;拆除破旧房屋1173处588788平方米;拆除户外棚和违规广告牌情况3293处117582平方米;清理乱耕乱种、乱贴乱画、乱牵乱挂情况6528处150519平方米;治理占道经营、乱堆乱放3613处48507平方米。
【点评】
城乡统筹,拆建并举,建设美好生活家园。整治行动中抓重点难点,通过“拆违治乱”小切口来推动大破题,用“城管”办法来治理农村。表面上看,拆的是农村乱象,本质上,治的是农村“肌理”。拆违治乱,实际上是一次社会教育。
马山镇联山村美丽村落
齐抓共建打造美好生活家园
马山镇联山村一组共有31户居民,进村公路在拓宽。村支部书记张志喜说,这里成为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拉练时都要过来参观。
走进这个村子,家家户户墙面都刷白了,门口都修通水泥路,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没有一棵杂树,也没有一丛荒草,空地种上果树、花草,用竹篱笆圈起来。家家户户房屋后面的厕所正在改造,大大小小的堰塘全部清淤深挖。少量危房也计划拆除。一条1000米长的健康步道弯弯曲曲,连接每家每户。500平方米广场正在施工,来年即可投入使用。午后冬阳暖身,一些居民三五结群在村落散步,好不惬意。
“以前村里全是荒地,杂草丛生,村民无处落脚!”村民吴东方是瓦工,发挥专长修建广场。他说,现在不仅家里宽敞明亮,整个村子都通透清爽,来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羡慕这么好的环境。
联山村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顺势而为,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全力发展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等产业,推动乡村旅游,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用实际行动兑现“山水画卷、幸福乡村”美丽愿景。
马山镇整合部分涉农项目资金资助联山村整治环境,同时该村乡贤李义华也捐资100万元。“政府和村民一起努力,共同整治农村环境,联山村是个好榜样。”镇党委副书记刘秋娥说,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势在必行,政府资金不够,需要社会资金投入,很多乡村能人都可参与进来。
【点评】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要杜绝“面子工程”,既然拆掉了农民房前屋后的“乱”,就要建好农民门口的“景”。整治的是“人居环境”,荆州区更多地侧重于农民房前屋后的建设,让每家每户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垃圾分类回收兑换日用品
“建管结合”发挥村民自治创造力
就在荆州中心城区刚刚启动垃圾分类回收试点之际,荆州区川店镇双台村就已经建设了垃圾分类回收超市。
该超市离村部大约200米,由原来村部会议室改造而成,56平方米,三间小房。门口摆放着一些垃圾分类回收宣传画册,三间房分别用于称重登记、仓库、兑换。墙上分门别类写着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不能回收。
负责垃圾回收的是70岁老党员王志力,他说以前很多垃圾不是烧了就是丢了,污染环境,现在回收垃圾,不仅能换些日常用品,还倡导环保理念,改善居住环境,一举多得。
5组村民曾义德拖来一板车纸盒来超市兑东西,王志力称重后登记:“5组曾义德,纸盒,12斤,12元,积分12分。”王志力拿出登记本说,每组每户村民回收哪些垃圾,登记得清清楚楚。
曾义德到旁边房间来兑换生活用品。房间里放有两层货架,上面摆放着一些洗衣粉、肥皂、手纸等。墙上一排大字非常醒目:“把垃圾捡来,把礼品带走。”曾义德与王志力商量了一会儿,拿走两卷手纸和一袋洗衣粉回家,其余积分暂且不用,下次再兑。
乡村志愿者共同维护美丽家园
双台村党支部书记周心华说,这家垃圾回收站是村里凑3万元建成的,目的在于宣传环保,倡导垃圾分类。“农村环境搞好了要注意保护,否则政府投入这么多钱整治环境,过两年又恢复原样,那就得不偿失了。”
荆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周国亮介绍,荆州区非常注重乡村环保建设,在垃圾清扫、“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厂等方面成效明显,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收集率达到100%。
【点评】
农村环境整治要注重“建管结合”,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建立长效机制,还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现在,农村垃圾清扫转运初见成效,农民环保意识还要加强。双台村通过利益传导机制来倡导垃圾分类,让村民在点滴生活中得到教育,从观念到行动都统一起来,久久为功,定见成效。
八岭山铜铃岗蔬菜主题公园
产业支撑促农旅融合行稳致远
八岭山镇铜岭村距离荆州中心城区15公里,村庄附近有省道、高速、荆当旅游公路,交通方便,近些年乡村旅游发展红火,今年举办了荆州区徒步大赛和农民丰收节等活动。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带动乡村旅游,继而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这样的发展思路在铜岭村展现得淋漓尽致。
村党支部书记马聂介绍,前些年村里就开始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开始吸引投资。
6组村民金用武流转土地450亩、投资2000万元建梅园,栽种梅花、樱花、海棠、月季等很多品种,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成为远近闻名的景点。
蔬菜主题公园由铜岭村委会采用“农户+基地”模式建设,流转土地3000亩,投资8000万元,现已建成瓜果蔬菜采摘、农家趣味体验、果树菜地认购代租、年猪家禽认购代养、亲子种植体验等系列互动项目,日接待量3000人。
“每到周末前来游玩的旅客络绎不绝,接待中心60个包房个个爆满,午饭和晚饭都要预订。”马聂说,每个周末公园可以接待2000多人。
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集体经济有了积累,又可以拿出钱来做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村里建设新农村小区263户,6000平方米广场2座,旅游公厕3个,主干道路全部黑化、亮化,安装路灯140盏,植树10万余株。
眼看环境变好,旅游越来越红火,新的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
岳湾水库休闲农业观光项目流转土地500亩,计划投资2.17亿元,现已建成民俗博物馆、住宿别墅、有机水果种植采摘园等,后续还将建设休闲运动项目等。
投资180万元的玻璃温室大棚占地3000平方米,现在钢构框架已经建成,计划建成无土栽培、鱼菜共生、花卉培育等项目,还可打造成蔬菜种植研学基地,拓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等。
“今年蔬菜主题公园三年建设期已经完成,明年我们就可以给村民分红了。”马聂说,村委会计划2020年给村民分红。
周国亮介绍,荆州区努力把荆当旅游公路打造成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先后建成八岭山森林公园旅游环线、枣林岗荆江大堤治水风景线、红旗林场火炬松户外研学线、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铜岭村蔬菜主题公园等休闲农业示范点,建成了川店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八岭山柑橘标准园、马山火龙果精品园。
展望未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荆州区稳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逐步将荆州区乡村打造成荆州城市后花园。
【点评】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首要目的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丽乡村,但最终还是要发展产业,无论是传统种植养殖业,还是乡村旅游、农旅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农民富、农村美目标才能实实在在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