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8岁的孙靖老人4年前来到西安开了一家修鞋店。修鞋挣的是辛苦钱,但孙老先生基本没花,十几年来都捐出去了。最近一次,他又捐了整整10000元。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默默捐款 只为还一笔“人情债”
10月24日,西安慈善会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说他是一个修鞋匠,要为慈善会捐一万元,救助那些比较困难的群众。打来电话的就是孙靖老人,面对镜头,老人有些不好意思,说钱捐得晚了几天。
修鞋老人 孙靖:10月17日是扶贫日,那一天我身上没有钱,就等,等这钱到手了。
扶贫日过去一周后,老人终于凑齐了一万元,四处打听怎么把这笔钱捐给扶贫办,最后辗转联系到了西安慈善会。
修鞋老人 孙靖: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捐款。我这个年龄,我知道,贫穷的滋味很难受。
记者:可您也没多少钱?
修鞋老人 孙靖:我现在有啊,我每天都在挣。今天花光了,明天再去挣,我有手艺。
“立青”——受助于人 我用余生还不清
2015年,孙靖从重庆来到西安,开了这家修鞋店。放修鞋钉子的抽屉里有大大小小十多张捐款收据、证书。 每一张证书上,捐助人都写的是“立青”,而不是老人的本名,老人似乎有意地不想让人知道他在捐款。
其实,他自己也未必知道。孙靖说,这些年捐了多少次,捐了多少钱,已经记不清了。他还说:“我不需要别人记住我,因为我也记不清曾经有多少人帮过我。”
2004年,孙靖全家还在山东烟台靠打工生活,上初中的儿子被确诊为白血病。 孙靖回忆,无论是在山东老家,还是后来去了广东就医,他们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援助,孩子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正当一家人重振旗鼓时,孩子的病情复发。当时,社会各界筹款百余万元,但2005年冬天,孩子还是离开了人世。没过几年,孙靖的爱人也走了。
自从儿子走后,十几年间,孙靖已经记不清他多少次跑到医院,给素不相识的患者送钱。哪怕是预支工资,想尽办法也要帮。
修鞋老人 孙靖:别人为什么帮我,我为什么不能帮别人,张口容易合口难。这个情,我没法还,一辈子。
全年无休 免费收贫困学徒
孙靖修鞋的店是租的,地方很小,工作休息都在里面。因为手艺好、人又实在,来找他修鞋的人不少。 开店开了4年多,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没休息过。他做一顿饭吃两三天,十多年没买过新衣服,从早上七点一直到凌晨,修鞋、攒钱、捐钱,周而复始。
当记者问孙靖,忙不过来也没请个帮手,是不是怕花钱的时候,老人说,他只招贫困家庭的学徒,而且学费全免。4年间,他通过媒体广告、当地社区招来十多位学徒。
修鞋老人 孙靖:特别困难的,我肯定不要学费,路费我都给。
不仅如此,凡是来店里修鞋的老人、残疾人、环卫工,孙靖也一律免费。
爱从来不是单行线
德不孤,必有邻。经常有人隔三差五给孙靖送饭、送水果,有人送来电暖气、电脑,这些都让孙老先生很感动,但他最喜欢的是个纸箱子。这是为残疾学校募集鞋的“项目”,由退伍军人赵海龙提供。因为常在老人这修鞋,一来二去熟悉了,赵海龙有了将旧鞋回收再利用的想法。
退伍军人 赵海龙:今年上半年,通过孙老师傅捐了30双给陕西省残疾学校。他刚好又攒了一部分鞋,别人不要的鞋,他缝缝补补修好了,我这边联系捐赠。
年底即将到来,孙靖租住的铺子面临拆迁,当地社区和一些好心人正在积极为他奔波找新的地方。老人告诉记者,明年国家要实现全面脱贫,他已经攒够了明年扶贫日的捐款,一定比今年准时,比今年还多。
修鞋老人 孙靖:我今年有捐款,明年还有。我现在已经生活得很不错了,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我钱还花不了。钱拿出去,用出来,它才有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