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筑巢引凤 “六大结合”让粮田变良田

2019-12-24 16:43  

茶余饭后,公安县章庄铺镇欣荣村年过九旬的李婆婆总喜欢到田埂上走走。各式机械繁忙劳作,不过眨眼的工夫,农田已是另一番景象。种了一辈子地的她感慨万千:“现在种田再也不需要日里夜里脸朝黄土背朝天了,我坐在家里,每亩地每年还可以得500元分红咧!”

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推进农田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产方式推陈出新,农民们看到了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的乡村振兴的希望。在保障粮食产能确保群众“吃得饱”的基础上,为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奠定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实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公安县委县政府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建设为目标,以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适度规模经营为手段,服务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便捷融入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4年来,全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73.09万亩,总投资12.88亿元,涉及14个乡镇90个村,其中省级贫困村28个,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6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近2亿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这项助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实施过程中,一批批环保生态农业产业相继落户公安,日渐壮大的市场主体推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公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三道药方”根治“五龙治水”

公安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起步较早,但实施过程中,存在推进难、见效微的问题。为了找到症结所在,公安县委县政府展开了扎实的调研,并找到了五个关键因素:市场原因导致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乡村农田整治推进参差不齐;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个合作社”对接融合发展不够;相关管理部门呈“五龙治水”之势难于形成合力。

调研把脉确诊,公安县委县政府对症开出“三道药方”。

--强化一个班子,整合“发改、财政、国土、水利、农业”五大主管职能部门,成立副科级单位“公安县农田整治中心”,从五大部门抽调专业技术力量集中办公,齐心协力形成一个声音。

--明确一杆尺子,变“各自为阵”为“有章可循”,下发《公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公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统筹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通知》。

--细化一套管理办法,在推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措施上,实施“规划引导、统筹安排,先易后难、分类实施,突出重点、连片推进,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原则。

公安人有句俗语:“筑墙莫坏第一板,育种莫丢第一关”,正是因为公安县委县政府在班子建设和制度建设上把好了第一关,才加快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的进程。

“六大结合”促成“四大格局”

转变观念,凝聚共识。公安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公安县百湖之乡、鱼米之乡、葡萄之乡做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大文章。围绕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求发展,成顷连片,打造稻虾共作、稻渔共生、绿色果蔬等优势农业产业。

融合协作,发展提速。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公安县做到“六个结合”: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与引进市场主体、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与“三个合作社”推进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近年来,公安县还通过宣传、试点、参观、交流等方式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提高农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认识。公安县抢抓土地“三权分置”政策机遇,运用土地确权成果率先创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务合作社,资本合作社。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由合作社与新型市场主体对接,整体改造,规模经营,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通过劳务合作社向新型市场主体派遣劳务用工,实现企业家种地,农民职业化转型,将高标准农田形成资产入股分红。高标准农田建设促成公安县形成的大田块、大交通、大水利、大产业“四大格局”,让老百姓尝到甜头。

“烫手山芋”变成抢手“香饽饽”

曾经,农民都沉醉在一家一户经营责任田的传统种养模式中,就算经营不善收效胜微,他们也难舍赖以生存的“饭碗”。他们宁愿将责任田抛荒、闲置,也不愿假手于人。农民道出原委:流转给他人既不放心也很担心,最怕的是,土地流转他人后面目全非,自己失去自主权。

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公安县选择麻豪口镇沙场村作试点,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全村5791亩耕地量化折股。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后,流转给家庭农场,农户和村集体股份实行“保底+盈利分红”。运行一年,村集体增收15万元,村民亩平增收400元。

试点示范作用立竿见影,农民眼见为实,主动参与土地整治流转。目前,全县成立土地合作社123个,劳务合作社94个,连片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规模的村达到69个。初具规模的69个高标准“梧桐树”,引来了市场主体,引来了生态农业,引来了虾稻连作、生态果蔬等特色产业。

曾经被闲置的“烫手山芋”一下成了新农业产业发展的“香饽饽”: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四季绿公司100平方公里有机农业产业园落户孟溪大垸,通威股份打造20万亩高标准稻渔共作产业基地。

“三个合作社”富了三袁故里

日渐壮大的市场主体推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公安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土地流转起来,人力资源流动起来,闲余资金周转起来,公安县走出农村改革的一条新路。“三个合作社”让农民种田的信心更足,让市场主体投资热情更高,让三袁故里更富。

近年来,欣荣村组建章庄铺镇七彩阳光土地股份合作社、欣荣村金盛劳务合作社、欣荣村资本合作社“三个合作社”,引进市场主体经营、发展生产。全村80%的农户以合股形式带田入社,引进市场主体鑫盛农贸公司与七彩阳光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共流转土地8000余亩。按照合作经营合同,群众可得到每平方米0.8元的保底分红。2017年底,合作社将270万元保底收益发放到农户手中。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通过劳务合作社介绍,在公司从事劳务生产,获取劳务收入,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发放劳务工资79.8万元。

此外,土地获取收益后,按照股份实行第二次分红,农民可最大限度获取效益。农户带田入社得底金、参与劳动得薪金、效益分红得股金,该村入社农民每户每年平均可增收近3万元。

去年4月,鑫盛农贸公司与七彩阳光土地股份合作社共同实施高标准农田整理和农园综合体及美丽乡村规划。截至目前,按高标准农田的要求,该村已平整土地5500余亩,新建二级提水泵站4座,新修生产路12千米,新挖土沟渠20千米,改造低洼田成标准养殖水面400余亩,改造荒坡地成果木基地300余亩,蔬菜地200余亩。

高标准建设带来高质量管护,为了让市场主体和产业更好落地,公安县遵循“谁受益、谁负担、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实行专业管护和群众管护相结合。4年来,公安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新建泵站600余座,疏挖沟渠720千米,新建道路1200公里,架设电网90余千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美丽乡村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85/201912/645e44a5f832b388e69e6610c48c7dc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