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秒也会传染?关于新冠肺炎的24个新认识一定要知道!

2020-02-13 15:20   中国新闻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每日更新的全国疫情数据、新冠病毒知识科普、居民防疫指南等信息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疫情当前,我们需要不信谣、不传谣,在充分认识它的前提下做好扎实的防护。关于新冠肺炎的这些知识点,你都了解吗?

资料图:武汉市疾控中心检测组工作人员进行病毒检测。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1.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同类不同种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

钟南山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种,它跟SARS冠状病毒是平行的,二者是同一类(病毒),但不是同一种。

2.新冠病毒与菊头蝠冠状病毒有关联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和在蝙蝠中传播的冠状病毒(CoV)之间存在联系。更具体地说,是与在蝙蝠亚种菊头蝠中传播的冠状病毒有关。

不过报告指出,此次疫情暴发最初的传播途径仍然不清楚,目前最可能的情况是某种中间宿主动物将病毒传染给了人类。目前中外专家都在努力寻找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传染源。

3.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4.发热、乏力、干咳是主要表现

新冠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资料图: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医生对危重病人进行会诊。邓卓远 摄

5.确诊病例绝大多数是轻症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患者绝大多数是轻症。

6.潜伏期多为3-7天

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钟南山院士:我们根据患者讲述过接触传染源时间以及症状最早出现的时间进行计算,最长的是24天,但1099例中只有1例。以这仅有的1例患者报道的时间作为疾病的最长潜伏期是不够科学的。我们的研究显示所有患者潜伏期的中位数是4天。

7.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李兴旺:目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更多地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无症状感染者病情偏轻,病毒量相对少,因此在传播能力上可能会弱一点。

8.呼吸道飞沫与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新冠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一般在1-2米内,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在日常通风环境下,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型冠状病毒。

9.人群普遍易感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大家都没有免疫力,人人易感。要避免用手触摸楼梯的扶手,电梯的按钮等小区公共设施的表面,触摸之后一定不要去触摸自己的眼睛、嘴巴、鼻子,要尽快洗手。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4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死亡病例以高龄为主,男性占2/3,女性占1/3,80%以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多数有一种以上的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10.若局部病毒量很高,2秒也会传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这个病毒总体来说传染性上比较强的,15秒接触造成传播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没有防护,局部病毒量又很高,一句话工夫飞沫就可能到了,你就被感染了。别说15秒,2秒也会造成传染,所以防护很重要。

11.冠状病毒变异概率较低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冠状病毒是单链的RNA病毒,相对来讲比较稳定,它可能会变异,但是和流感病毒相比变异概率比较低。流感病毒几个月会发生变异,冠状病毒变异的概率比较低。但是仍要警惕它是不是会发生变异。

资料图: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在做准备工作。安源 摄

12.未发现宠物传染新型冠状病毒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目前研究显示,冠状病毒有50多种,四个属,可以感染到很多动物,但这之间有物种屏障,并非随意相互感染,能感染人的只有7种,目前为止还未发现有宠物感染病毒,传染给人,也没发现患者感染,传染给宠物。

13.核酸检测不是唯一诊断依据

目前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从核酸检测、肺部影像学、临床症状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判断病人状况。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核酸检测存在一定的假阴性,也就是一部分病人没有检测出来。这样可能造成一些传染源没有真正被识别出来,有扩大的风险。以前诊疗方案把核酸检测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现在第五版诊疗方案把CT和临床也作为依据,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作为对病人恢复情况的判断。

资料图:医护人员隔着窗户为患者鼓劲加油。中新社发 高翔 摄

14.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新冠肺炎实际是自限性疾病,目前金银潭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的患者累计超过1500余例,绝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均可顺利出院,市民不必过分恐慌。

15.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我们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药,或者说用点什么药来预防,因为现在没有合适的药来预防。

16.全国出院标准一致

患者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者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17.拐点由返程高峰防控情况决定

钟南山院士:从目前来看,疫情拐点还无法预测,但峰值应该在2月中下旬出现。疫情拐点由返程高峰的防控情况决定。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个人微博发文称,疫情下降的拐点已经出现,还潜藏着上升的拐点。他预测,按发病时间估计,拐点比返程高峰推迟一个潜伏期出现,如果按确诊时间估计,还要再往后延一周左右的时间。

资料图:2月12日,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区8楼的新冠肺炎重症病房里,10位医务人员制作了特别的心愿卡,贴在“同舟共济  抗击疫情”的心愿墙上。中新社发  童萱 摄

18.新冠病毒污染蔬菜肉类概率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病毒通过飞沫、直接接触的方式污染到蔬菜、水果、肉类的几率很低。建议蔬菜、肉、水果买回家后先用流水清洗。通过将食物洗净煮熟,“饭前便后”洗手等方法可预防病毒经消化道传播。

19.新冠病毒污染快递可能性小

中国疾控中心:一般情况下,快递包裹在运输过程中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小,目前尚未有因接收快递而感染新冠肺炎的报道。建议取件人在收快递时最好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包裹后要及时摘下手套,并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20.坐公交地铁要全程戴口罩

中国疾控中心:坐公交坐地铁要全程戴口罩,如果要摸拉手,可以戴着手套,直到抵达目的地再摘下来,摘掉手套马上洗手,不必专门戴医用手套。建议记下自己的行程,万一出现不舒服,要主动报告行程。

资料图:杭州地铁上戴口罩出行的民众。张斌 摄

21.专业口罩请留给一线医护人员使用

①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

②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人员在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③医用外科口罩:推荐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在岗期间佩戴

④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22.口罩的重复使用要分具体情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普通居民在风险比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障口罩清洁、结构完整,尤其是内层不受污染的情况下是可以重复使用,每次使用之后都应该放在房间比较洁净、干燥通风的地方。

23.一次性防护服消毒后不能再使用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根据一次性防护用品使用要求,目前使用的一次性口罩、手套、防护服、鞋套等,均不能消杀后重新使用。但护目镜胶鞋等用具,经过消毒灭菌达到消毒标准的,可以循环使用。

24.吃饭时尽量保持距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外卖是不是百分之百安全,但总体来讲造成疾病传播的概率很低。建议戴口罩出门到外面取外卖,把外包装直接扔进垃圾桶,不要带回房间。进屋洗手后再取里面的餐食,再洗手后吃饭。吃饭时尽量保持距离,最好自己吃自己的,不要说话,快速吃完。因为吃饭时必须脱口罩,一定要保证间隔一米以上的距离。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85/202002/ea5257bec4b57c580ef03041faf4352b.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