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人,关于无症状感染者,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20-04-03 17:21  

4月3日,湖北省卫健委通报最新数据:湖北新增确诊病例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1例。

数据背后,很多人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依旧会神经紧张。对待无症状感染现象,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但不必过度恐慌。政府部门及时做到了信息公开,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就能够把传染风险降到最低。

何为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是如何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带来的传染风险大吗?小编梳理了有关无症状感染者的权威答疑,一起探寻有关无症状感染的真相。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介绍,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

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

二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外在无病症表现,体内却藏着病毒,是这类患者最大的特征。

无症状感染者有无传染性?

根据国家和部分省份开展的密切接触者监测数据,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存在二代病例续发,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个别由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样本量的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样本中的病毒载量与确诊病例没有太大差异。

综合目前的监测和研究,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染性,但其传染期长短、传染性强弱、传播方式等尚需开展进一步科学研究。

“我”是不是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并没有简单有效的方式来判断自己是否为无症状感染者。虽然可以做核酸检测确认,但这样既增加了去医院感染的风险,又浪费医疗资源,没有必要。

临床在判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时,不仅会考虑到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如果你在过去 14 天内没有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旅行史,且身边没有发生家庭集聚性病例,与疑似、确诊病例没有密切接触,无症状或轻微发热、咳嗽不需要过度恐慌。

如果你有过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即使没有发现症状,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应及时上报社区或当地疾控,如实反映过去 14 天接触史,进行相应的医学观察,结合影像学特征(肺部 CT)进行相应的诊疗与隔离。

无症状感染者为何不纳入确诊病例?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疑似及确诊病例需具备临床表现。无症状感染者因无临床表现,需要集中隔离14天并做进一步的检测来进行判断。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出现了症状,则将其作为确诊病例报告并公布。

无症状感染者会发展为确诊病例吗?

少数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会发展为确诊病例,但绝大多数会自愈。

如何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虽然没有外在症状,但这部分患者并非无迹可寻。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介绍,目前我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主动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一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

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

三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主动检测;

四是对部分有境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开展主动检测。

迅速发展的大数据技术也为无症状感染者的甄别提供了助力。

如何做好无症状感染者防控管理?

国家卫健委建议:

一是完善防治方案。抓紧在疫情重点地区抽取一定比例样本,开展无症状感染者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研究,完善防控措施,修订完善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科学应对无症状感染者带来的感染风险,遏制可能形成新的疫情传播。

二是加大筛查监测。有针对性加大筛查力度,将检测范围扩大至已发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等。结合复工复产复学实际,加强对重点城市、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监测,最大程度发现隐患。做好疫情跨境输入输出防范,对所有入境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后,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清来源,公开透明发布信息。

三是强化管理救治。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立即按“四早”要求,严格集中隔离和医学管理,对密切接触者也要实施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间出现症状,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四是加强群防群控。坚持群专结合,加大防疫知识科普宣传力度,指导公众科学防护,广泛开展培训,提高基层疾控人员、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等的防控能力和水平。4月1日起在疫情通报中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报告、转归和管理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个人如何防范无症状感染?

公众防范无症状感染需注意的要点:

1.戴口罩、勤洗手、勤擦拭、勤通风

最好的自我保护和保护别人的方法就是正确佩戴口罩和勤洗手。同时家里的房间也要勤开窗通风,每日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保持1米距离,避免共用物品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明确提出:新型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所谓“接触传播”,就是接触到病毒污染物品,譬如感染者用过的物品、分泌物等。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碰到眼黏膜、鼻子等部位,就容易侵入体内。所以,最好与这些人减少近距离的接触(1~2米之间或者1.5米的距离),避免共用一些物品。

3.单独碗筷,56℃以上煮烫30分钟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接触,吃饭时建议分餐分筷,养成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关于无症状感染者,专家这样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的传染率很高,但是中国近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在不断下降,这可以说明:中国还没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琪:新冠病毒很狡猾,在进化中伪装自己并传播出去。出现部分无症状感染者,或是尚未发现更有效的检验手段和检测试剂,或是未发现更值得关注的重要症状和临床检测标记。在未来的防控中,如何更早地预防、预警、检测,以及采用何种明确的防范手段,是主要攻关的方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文宏:无症状感染者有较强的免疫能力,可以再感染病毒后14天内不发病,病毒在其体内存在时间超过3周,具有传染的可能性。他们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和隔离,就存在社区传播的隐患。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85/202004/7142970de2560c2d04073b874b96926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