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荆州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市,在当前特殊的年份,扛稳粮食生产责任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来,我市粮食生产按照“三保一提”(保面积、保产量、保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通过强化“三实三提”六项措施,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目前,荆州市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67.23万亩,占计划面积44.08%,其中早稻47.7万亩、再生稻97.84万亩、中稻(不含再生稻)211.2万亩、大豆60万亩、玉米48.12万亩。
一是压实考核责任,提前抓好工作部署。春耕生产伊始,荆州市已印发文件要求各县市区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把发展粮食生产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内容,把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村到户。抢在夏种关键时间节点,我市印发了《关于抓好当前粮食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长亲自抓,镇、村干部具体抓,及时研究和解决粮食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5月下旬,荆州市召开了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会,对全年粮食生产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
二是落实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县市区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村入户发放张贴政策明白卡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了国家和省、市的一系列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全市已落实了耕地地力补贴7.56亿元,稻谷补贴2.32亿元。通过简化农机补贴申请手续,推广手机app网上购买农机,激活农机购买热情。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已使用3900多万,占全市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左右。各县市区将虾稻、再生稻、鸭蛙稻等纳入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带动优质稻产业发展。
三是抓实主体培育,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水平。近年来,荆州市积极推广公安县“三个合作社”发展经验,加快土地流转,提高规模经营水平。据统计,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548.62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60.49%,其中流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273.85万亩。全市拥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4.3万个,其中粮食产业类的家庭农场258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790个,农机服务组织379个,植保服务组织122个。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开展代耕代育代种、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粮食生产。
四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种粮综合效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生产效益影响,荆州市早稻面积调减了1.7万亩,为确保完成省政府安排的105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任务,荆州市将重点扩大中稻种植面积,要求各县市区中稻种植面积增长3%左右,恢复到2018年的水平。全市计划播种中稻(不含再生稻)面积517.9万亩,比上年增40.8万亩。结合产业扶贫督导工作,开展了虾稻田检查,规范稻渔综合种养行为。加强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荆州区推广“稻-菜”模式面积8000多亩,亩均效益3000元以上。监利县示范“稻-再-菌”模式500亩,亩产值2万元以上。
五是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今年,荆州市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5.44万亩,重点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粮食主产区倾斜,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建设一度停滞。3月份以来,荆州市按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快进键、各个县市区全力赶本赶超。目前荆州市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3.09万亩,占计划面积54.25%。“十三五”以来,荆州市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196.56万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改善。同时,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建设,荆州市有效灌溉农田面积912.63万亩,旱涝保收农田面积818.46万亩,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六是推进大米品牌建设,提升优质稻产业发展水平。荆州市成立了“荆州味道”运营管理公司,正在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加快推进“荆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同时,各地根据地方特色打造大米品牌,如石首着力打造“石之首鸭蛙香”、洪湖市重点打造“洪湖再生稻”。荆州市制定了优质稻产业发展方案,力争今年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国标二级及以上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180万亩。依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荆州农科院,建设了优质稻品种展示基地100余亩,展示品种40个。各县市区均开展了优质稻示范基地建设。其中,监利县依托粮食生产项目创建了20个集中连片优质稻示范基地,带动全县国标三级及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195万亩。
(记者:陈俊 通讯员:曹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