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稻田发“虾财”,金银滚滚来

2020-06-07 15:45   荆州日报   特约记者戴军

“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 万亩。”这是2020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关键词。在脱贫攻坚中,江陵县沙岗镇九甲湖村正是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蹚出一条稻虾连作的发展新路,让7500亩“冷浸田”变成“香饽饽”,真正实现了“水中发财”“土里生金”。

6 月3 日,九甲湖村党支部书记段昌元告诉记者,由于开创“一亩地、300 斤虾、1000 斤水稻、纯收入3000 元以上”的稻虾连作新模式,2019 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6元,同比增长10%以上。靠光伏发电、合作社入股分红和土地流转服务费,村积累每年也有10万元以上。

连日来,在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时,记者两次深入九甲湖村,就该村如何因农田改造促土地流转、靠特色产业促农民增收进行了探访。

农田改造加速土地流转 全村土地流转率达91.7%

九甲湖村曾是有名的虫窝子、水窝子、穷窝子。早些年,由于农田地势低洼、基础设施薄弱,造成土地排灌不畅,大部分农田形成低产田、冷浸田。

2014 年,九甲湖村被确定为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91 户344 人。如何带领村民摆脱贫困、发家致富,成为村党支部必须解决的一道课题,也是一道难题。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积极支持农田基础建设,鼓励土地流转。该村因地制宜,几经谋划,决定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土地流转,连片发展稻虾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但这一思路落实起来并不容易。“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要把土地流转再统一整治,不少农户不愿意、不理解、不配合。”5 月29 日,在该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段昌元回忆,为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村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宣传相关政策,共绘产业前景。最终,大家认识到,作为一种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兴业态,稻虾共生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前提下,获得稻、虾双丰收,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村民们对土地流转的做法开始配合支持了。

2015 年9 月,县扶贫工作队进驻九甲湖村。2016 年,争取扶贫专项资金500 万元,新建150 千瓦、310 千瓦两处电排灌站,硬化主电排渠3000 米,修筑水泥路3000 米,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土地流转率更是逐年提高。截至目前,九甲湖村总耕地面积8177 亩,已流转土地7500 多亩,流转率达到91.7%.其中,仅2019 年,全村贫困户流转土地就有768亩,流转率65%。

一个村6家合作社 连片发展催生稻虾产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尹光应、段昌之、段周是九甲湖村较早从事稻虾种养的大户,他们一年10 多万的收入,给观望中的村民起到了示范作用。但怎么养虾?销往哪里?价格怎样?还是让不少村民心里直打鼓。为此,该村每年从荆州、武汉、山东等地,邀请种养能手和专家传经送宝,提供技术、销售方面的培训,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近五年来,该村共举办5 次稻虾连作技术发布会和一次现场观摩会,培训上千人次。

“2017 年,全村贫困户中只有3 户从事稻虾产业,种养面积65 亩。现在,已有21户贫困户加入其中,种养面积433 亩。”江陵县驻九甲湖村扶贫工作组组长梁新龙告诉记者。

土地完成流转后,该村积极鼓励、引导、扶持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品的快速下单、输送,促进稻田养虾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在该村万圣园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一辆山东牌照的大货车停在门口,待装箱的小龙虾活蹦乱跳,壳体润泽。“今天只收了4000 多斤,最多时一天可收一二万斤。”60 岁的虾老板段远洪一边麻利地装箱打包,一边同记者攀谈,“现在,都是款到发货!”段远洪笑呵呵地说。

记者随后来到九甲湖顺心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段昌元指着一片白茫茫的水田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一片冷浸田,种庄稼根本没什么收成,农田改造后,1200 亩田流转给了合作社。“一旁的合作社股东刘顺心介绍,随着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特别是村民种养积极性提高,虽然疫情带来一定影响,但大家对合作社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刘顺心是荆州区人,2016 年和朋友一道来九甲湖投资经营合作社,他补充说:“村党支部对我们很支持,水、电、路和基础条件方面,只要一个电话,就能得到解决。”

为推进稻虾产业健康发展,该村不仅引进或培育了万圣园、顺心、楚峰等6 家小龙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还积极争取扶贫工作组支持,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助力贫困户靠产业脱贫。据梁新龙介绍,通过“特色产业扶持”、“金融扶贫”惠农政策,该村19 户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贫困户获得50多万资金支持。

产业扶贫助农民增收 稻田里育出千万“虾财”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机应用水平,推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村稻虾连作面积7500亩,年产小龙虾1125 吨、稻谷2250 吨,产值分别达到2400 万元和558 万元,亩平为农民增收1994元,共增收1495万元,特色产业带动率达到100%.“现在,除了稻虾连作可实现收入的倍增,村民们还有土地流转租金,或在合作社和企业赚取务工的收入。”段昌元说,耕作条件改善后,仅土地流转一项,村民每年就可增收1万元左右。

5 月29 日,在该村毛段台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股东段昌飞告诉记者,合作社流转土地500 亩,涉及农户70 户,忙碌时期会请临工10 多人,按150 元一天的工钱支付。仅2019 年,该村6 家合作社吸纳贫困户52 户125 人,共发放劳务报酬62.5万元,人均打工收入达到5000元。

虾稻产业连片发展,也方便了机械化耕种。在贫困户段建华家中,记者了解到,凭着1 台收割机、2 台旋耕机,他全年毛收入10 多万元,而村里像他这样靠机械化作业增收的就有10 多户。段建华的妻子周娇琼介绍,以前,要照顾孩子,不能外出务工。家里4 个人守着6 亩薄田,日子过得紧巴巴。去年,村里引进无纺布制品加工厂,主要吸纳贫困群众、周边弱势群体,40 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现在,自己在厂里上班,一个月能挣4000 多元,既能领工资,又能照顾家,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周娇琼高兴地说。

“强化扶贫举措,巩固脱贫成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连日来,对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涉农内容,段昌元说,“九甲湖,只要久久为功,就能流金淌银!”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85/202006/d10499d072e02c680675ce6484cd03c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