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员调试检测设备。(沈微摄)
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井下作业,给管道做“CT扫描”,再“无创”式完成排水管道修复。6月11日上午,在沙市区共青路,一段约40米的地下管道正在接受缺陷“治疗”。据悉,我市中心城区共有170余条主次干道、600多公里排水管网接受检测,发现缺陷约18000处,计划于明年年底全部完成修复。
荆州市荆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业主代表聂伟介绍,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大体检”采用了电视检测(CCTV检测)、潜望镜检测(QV检测)设备。自带高清摄像功能的检测设备被遥控进入管道后,可准确发现管道缺陷、定位缺陷。通过检测发现,我市中心城区排水管道存在破裂、变形、腐蚀、错口、脱节、接口材料脱落、异物穿入、渗漏;结垢、障碍物、残墙、树根、浮渣等多种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我市相关部门将分批、分片区采用开挖和非开挖两种方法进行修复。
施工人员将检测车缓缓放入管道。(沈微摄)
聂伟告诉记者,传统的修复就是开挖路面、更换管道、回填恢复路面,施工周期长,对交通周边环境影响大。目前我市首次引进了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整个缺陷修复过程不用开挖路面,对交通影响小,施工中仅需占用检查井及周围的车道,2至3个小时可修复完成一般性缺陷,4至6小时可修复完成一段管道。而在原来,后者起码需要一周时间。
荆州区市政建设工程公司现场技术负责人田华介绍,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局部非开挖修复、整体非开挖修复。其中,局部修复通过牵引设备将包裹修复材料的气囊送至缺陷处,通过加压、固化对缺陷进行修复。整体修复则通过牵引设备将C型或U型的内衬管放置管道内,然后通过静置、加热、加压、冷却使内衬管与原管道紧密贴合,真正实现“无创”修复。
据介绍,中心城区排水管网修复工程只是我市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主要建设任务为水污染治理、河湖整治及活水循环,兼顾水生态修复和智慧水务提升,项目总投资为51.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控源截污工程、河湖整治与水利工程、活水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和智慧水务等五大部分。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运营期17年。
工程实施后,城区劣质水体彻底消除,河湖水质均满足或优于地表水V类标准,满足近期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要求。整个项目从2019年启动以来,正在有序开展,包括:红光、城南、草市污水厂扩建工程,中心城区河湖底泥清淤,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清淤及修复,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等。下一步还将逐步进行水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改造以及活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