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青杨巷18号革命旧址位于沙市区青杨巷北段东侧。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我党的一个地下秘密联络点。旧址原为郑静(中共地下党员)的私人住宅。抗战初期,中共沙市地下党组织曾在此举办党员训练班。王干青曾在此担任教员,王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政策,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讲演、演剧,如《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对沙市地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起过巨大的作用。
(修缮前的革命旧址)
当年,此房门前曾一度公开悬挂“沙市战地文化服务处”的招牌,并在此举行过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等活动。训练还为当时中共江陵县委所领导的三湖地区抗日游击队输送过一批武装骨干。1966年,沙市市政府批准在门前悬挂标志牌予以保护。
修缮后的建筑结构为单檐砖山式,穿斗式梁架,青砖砌筑空斗墙(又称灌斗墙),前檐两边筑有墀头墙,屋面铺盖传统灰瓦。该建筑坐东朝西,为上下两层,正屋进深二重,偏房三重。
二楼铺装的为木楼板,墙面装有木鼓皮(俗称分板),正大厅两层,楼上楼下面积相同,后有一院落,内存古井一口,靠东北角建有厨房和卫生间各一间。正屋的南面建有三间偏房,一楼地面全部铺设40x40厘米见方,厚1.7厘米的仿古地砖。
后院上楼的木楼梯分为两梯段,成90度转角而上,第一段7级台阶,中间有个歇步平台,第二段11级台阶。
整个老宅为砖木结构,一楼正厅可见到屋架木柱和石礅。木制门窗都装有老式木门栓。大门4扇,每扇门高260厘米、宽82厘米、厚6厘米。整个木制结构的梁柱、门窗、楼梯等全部涂刷了建筑专用的桐油,并加少许色调配成仿古色,让人感觉古色古香,依然如旧。
修缮中的青砖灰瓦、灌斗墙、屋顶、屋檐、门楣、梁坊、栏柱、楼梯、门窗、地砖等都是整个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屋脊飞檐翘角,戗脊端头翘起为飞檐龙凤翘角,加上一口古井,呈现出独具古朴的江南民居风格。
(特约记者朱传荣)
修缮前的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