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醒木七下分, 上至君王下至臣;君王一块辖文武, 文武一块管黎人……”
看到这样的开场白,你是否会想起电影、电视剧里茶馆说书的场景?
“路边的茶楼,人影错落,街上传来,两三声吆喝,人前摇扇,醒木拍桌;各位看官,你细听分说……”
听到这样的曲调,仿佛将上了年纪的人唤回到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当时在沙市,去茶馆一边喝茶,一边听说书的人为数不少。说书人一把折扇、一块醒目,口若悬河为当时人们的枯燥生活带来无尽的欢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娱乐方式的增多,说书这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曲艺形式日渐式微,而曾活跃在沙市老茶馆里的民间说书人,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今,年满92岁高龄的郑昌杰老人,据说是沙市最后的一位民间说书人……
对“傑”字锲而不舍的人
众所周知,“傑”是一个繁体字,简化成“杰”已有几十年,但目前仍有人对他名字中的这个“傑”字锲而不舍。这个人,就是郑昌杰老人(以下简称“郑老”)!
虽然老人在办理身份证时,他的名字中的“傑”早已简化成“杰”,但每次在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名字时,总要说“是人字旁的‘豪傑’之‘傑’”。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老人特意对名字中的“傑”进行了书写。
“在沙市看到‘郑昌傑’这个带繁体字的名字,估计年过半百以上的人会有印象,花甲、古稀之年的老人能‘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陪同记者采访的荆州市收藏协会副会长、资深收藏家张云先生说,听老一辈人讲,在上个世纪五、六、七十年代,乃至后来的八、九十年代,郑昌杰老人在沙市这一带,都是一个及其活跃的人。无论是在茶馆里说书,还是帮濒临倒闭的面馆、剧院解危,能说会道点子多的他,都会热心地帮忙出谋划策并“站台”相助。每次从不收取报酬,只要有口饭吃就行。
念念不忘党的政策好的人
初见杵着红木拐杖的郑老时,从他的面部表情和谈吐中,就感觉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但在交谈中发现,乐观开朗的老人,还是一个念念不忘党的政策好的人。
“我的人生经历了近一个世纪,近百年的风风雨雨说起来故事倒有不少,但对于我来说,都很平淡无奇。不过,人要懂得感恩,历经民国动荡、军阀混战、日本入侵和承受多年饥饿的我们这一辈,现在能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乐的衣食无忧生活,全因党的政策好!”面色红润、腰板挺直、耳聪目明、记忆力也好的郑老豁达乐观地告诉记者:“我80岁之前从未去过医院,80岁之后因为血管出了点问题要做心脏搭桥手术,当时医生曾给我下了病危通知单,结果阎王爷不收我,让我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社会多活几年,结果一晃10年又过去了,我还健康、幸福地活着,完全是沾了毛主席建立新中国的光,享了共产党和国家好政策的福!”
从喜爱到“救场”的说书人
据了解,1930年,郑昌杰出生在沙市一个还算比较殷实的家庭,从小入私塾,自幼就喜欢听他人说书讲故事。
郑昌杰从小记忆力就特别好,每次趴在墙边听完说书人的故事后,就就能有模有样的在小伙伴中间说得有板有眼。
后因父亲早世以及日本鬼子入侵沙市,母亲便带着年幼的郑昌杰往宜昌方向逃难。结果几年后回到沙市,战乱后的家早已一贫如洗。于是,12岁左右的郑昌杰开始到工厂当学徒。
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欢“听故事(说书)”的郑昌杰,时不时在工友中间“讲故事(说书)”,直到有一次在茶馆“救场”,即兴发挥说了一段“千里走单骑”:“三皇五帝暂不讲,前唐后汉说不完,今天我来单表三国说一段,美名扬来就是那个关云长……”他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护送刘备家眷与其会合”的故事进行演说后,“一炮走红”,人传人的沙市各茶馆,开始时不时出现郑昌杰说书的身影。
湖北评书分两类书目丰富
说书,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曲艺,大约起源于宋代,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的讲史、元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它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于民间流传千百年。
“我们湖北的说书,最早广泛流传于武汉、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城市,就是用各地的方言讲故事。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以一块木头为道具,情节每到关键时刻,猛击一下醒木,听众为之一振的那种评书。”郑老说:“我们说书人喜欢借助手势、身段、口技等来活跃场子,活跃气氛,一般是以通俗的民间口语来表现人物对话,以及采用对偶和整齐的文句、和谐声音还有比较好听的词来描叙景物。”
据了解,湖北评书书目十分丰富。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两类书目:一是根据演义小说底本讲述的“底子书”和在“底子书”基础上发展加工而成的“雨夹雪”。书目有《三国》、《水浒》、《隋唐》、《岳飞传》等;二是演员自己编创并演出,追求惊险热闹情节的“路子书”。书目有《王莽忠孝图》、《八门斗智》等。
沙市说书以胡风艺为代表
“在我们沙市老茶馆中,说书人主要以‘底子书’为主,除了常说《三国》、《水浒》、《隋唐》、《岳飞传》外,还有《包公案》、《封神演义》、《隋唐》和《三侠五义》等古典小说,以及《红岩》、《双枪老太婆》等现代小说。”郑老告诉记者:“当时沙市遍布大街小巷的老茶馆里,活跃着一大批土生土长的说评书艺人,其中以胡风艺为代表。无论是说‘封魔神袋子’(音,下同)、‘阴风鬼谷子’,还是讲‘神行无影子’、‘金光红扇子’,都让人入迷。当年胡风艺讲评书的茶馆、花园、会馆,往往聚集好几百号人,每次讲评书前,必须把花园中的假山,天井中的水缸、木头楼梯等一切可以移动的物品全部挪开,搬走,才能容得下众多的评书迷,因而他有一个‘八败星’的称号。”
“沙市土生土长的其他评书艺人都各有千秋。‘洪教师爷’陈凤秋(音)主要讲侠义、讲三国;李修生(音)讲文书和三国;许甫洲(音)讲三国和聊斋;郭德民(音)讲地方志;陈依超(音)大嗓门也讲侠义和三国……”郑老说,他则每次都根据听众和评书迷的需求,既讲古典小说中的“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讲“水浒传”中的武松,又讲现代小说红岩中的江姐,以及双枪老太婆等……
乐观心态坦然面对生活的人
说起在当年评书鼎盛时期的风采,郑老记忆犹新,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说书人只要在台上一站,那就是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让故事起伏跌宕、异峰突起,包袱一个接着一个,有平,有爆,那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后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令众多评书迷遐想无限。
“从出生到现在,之前无论我过得有多苦有多穷,我从不向他人借一分钱。有了说书这点小本事后,我没有饭吃就去给别人说书……”郑老说:“大约在1959年前后,为了‘混个肚儿圆’,我先后到过公安、松滋、石首等地去说书,因而有了更多的乡下评书迷。”
郑老也曾因闯荡江湖、侠肝义胆身陷囹圄。头脑灵活,心眼活泛的郑老,认真反省自己,乐观面对生活,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结合社会的变化,即兴发挥编创了“七里湖的风光好”等身边生活气息浓厚的现代说书版本,在那个老百姓精神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与三国、水浒等传统剧目共同演绎,给无数人带去了欢乐。
用“助人为乐”概括一生的人
“若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的一生,我选‘助人为乐’!”郑老自信满满地笑着对记者说:“说书,就是用起伏跌宕的故事,带给人遐想,带给人快乐。自打小时候听说书痴迷,到‘现学现说’逗儿时伙伴欢乐,再到后来‘救场’说书,挂牌登台说书,以及为了生活到乡下去说书,都是‘助’别人开心快乐。”
据悉,郑老自第一次在沙市人民剧院(工人俱乐部)挂牌说了“底子书”的“水浒”后,就有不少茶馆和单位请他去说书。在当时的沙市艺术节,纳凉故事会上,总有郑老的身影。
后来在剧院不景气,以及一些面馆濒临倒闭时,应邀郑老前去“站台”、“救场”,虽然给了郑老经理、总经理等身份,但以“助人为乐”的郑老,帮忙出谋划策,只出力从不拿一分钱的报酬。
让郑老印象最深的是,最早在沙市开大连面的“邱记面馆”,生意暗淡老板想转行开茶馆,要请郑老“坐台”专门说书,结果郑老前去看完场地后,觉得这里不适合开茶馆说书,还是开面馆好,就从“为什么我们这里的大连面没人喜欢吃”根源分析找问题,建议对大连面的用料进行深加工,在郑老出任总经理期间,他让人将大连面的用料配足,慢慢熬出“十里飘香”的味道后,用滚水煮面待客,结果很快就让“邱记面馆”顾客盈门,至今还人气旺旺地伴随着众多沙市人。
寄希望传统评书后继有人
2008年6月,“湖北评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悉,湖北评书在文学、语言、表演等方面均显示出鲜明的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值得关注。如今,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已后继乏人,前景堪忧,有必要加强对它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对此,生性豁达的郑老没有过多哀叹。在得知目前荆州市并没有评书非遗传承人,郑老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对评书这门传承数百年的古老手艺失传,多少还是觉得有些遗憾,他希望有关部门对沙市评书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同时寄希望沙市有人、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好好学习一下传统评书。
“现在的年轻人见多识广,头脑灵活。如果一旦掌握了传统评书的技巧,一定会比我们说得更精彩!”
“这江山风雨,岁月山河。人世苦短,又有几人看破?大梦一场也只是戏中你我,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我下回分说……”
(记者:晏兵成 图片: 谭世海 吴小捷 视频:唐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