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手机依赖性的增强,
“电量焦虑症”也越来越普遍。
许多人看到手机屏幕右上角的“电池”变红,
就会不由得紧张起来,
疯狂寻找“救命稻草”——充电宝。
正是看到这种需求,
共享充电宝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
并迅速收获大批用户。
然而,当消费者养成使用习惯,
共享充电宝却悄悄涨价了。
从最初的1元/小时涨到4元/小时,
24小时封顶价从20元涨到40元……
不少消费者直呼“用不起”。
3月9日中午,成都春熙路某商场内,张女士正在扫码租借充电宝,“出门一般不带充电宝,又离不开手机,没电了只能借。”张女士很早就发现了租借费用的变化:“最开始每小时只要一块钱,现在涨到三四块,我还扫过6块钱一小时的,确实有点贵了。”
张女士向记者讲述了3月8日两次租借充电宝的经历。中午在商场吃饭时,她先以4元/小时的价格借了一次;下午去医院看病,手机又没电了,只能再花6元借一次,“借了两次都没把电充满,4块钱连50%的电都充不到。”
另一位市民杨女士也发现共享充电宝涨价了。9日中午1点过,成都市二医院门口,她正在用自带的充电宝给手机充电。
“我以前几乎每天都要租借,就是因为涨价了才买了充电宝。”她说,“涨价后每小时租借费少则三四块,多的要五六块,平均每天要花6到10块钱给手机充电,一旦忘记还,十几二十块就没了,两次就够买个充电宝了。我手上这个才50块。”
网民们也纷纷吐槽共享充电宝涨价:
最可怕的是,你去还的时候,找不到空槽
贵的离谱了,40块钱可以买一个了。
上次用小电不到两小时六块钱
原来人家是按半小时收费,半小时1.5元
前天我逛商场2块钱半小时,翻倍涨价真的离谱
一边用一边小心地看着时间
离消失不远了
在某酒店半小时三块,哭晕
在广州,市民吴先生说,自己已经很久没使用过共享充电宝了。“之前经常出门忘带充电宝,手机又费电,所以租用共享充电宝很频繁。后来随着费用提高,归还有时也并不方便,所以我让自己养成了随身携带充电宝的习惯。”
记者发现,同一品牌不同场所计费标准不同。目前共享充电宝收费标准为一般区域1.5元/半小时-2元/半小时。影院、酒吧等区域为2.5元/半小时,人流量较大的景区、高铁站等区域价格略有上浮,为4元/半小时。
共享产品多会经历涨价阶段
消费者边吐槽边使用
以低价占领市场后突然涨价,似乎是共享产品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共享单车为例,起步价从最初的1元提高到1.5元,现在骑一次往往要两三元,网友吐槽“比坐公交还要贵”。
然而,就算共享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许多消费者仍会持续使用。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经常忘记给自己的充电宝充电,而且觉得太重懒得带,出门在外手机没电,只能租借充电宝。“以后会尽量选择便宜的,如果只有贵的也没办法,再贵还是会用。”她说。
杨女士虽然已经买了充电宝,也没有完全放弃共享充电宝。“我经常丢充电宝,现在这个不知道是第几个了。”她说,“现在吃饭、坐地铁都要用手机,如果电量掉到10%,可能连家都回不了,这时候就必须借。”
不过她也表示,如果价格涨得太离谱,共享充电宝可能还是会被像她这样的年轻消费者淘汰。
怪兽充电或赴美上市,
共享充电宝为什么越来越贵?
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有4家,小电科技,街电科技,来电科技和怪兽充电,被称为“三电一兽”。
近日,有消息称,企业怪兽充电正在与花旗、中金、华兴资本及高盛等投行洽商,计划募资3亿美元,或在今年上半年赴美上市,冲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
据浙江证监局官网显示,2020年6月29日,小电科技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计划创业板上市。共享充电宝第一股花落谁家,尚未见分晓。
早在2019年,
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就已相继宣布
实现盈亏平衡和开始赢利,
但为何收费标准却越来越高了?
一家共享充电宝公司的负责人说,"在一些客运量大的酒吧,入场费甚至高达每年200000元。对此,业内认为,除融资之外,共享充电宝企业需要形成自身的造血模式,涨价趋势不可避免。“当然,这种涨价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溢价幅度太大,则会导致市场供需之间出现矛盾,最终影响企业自身发展。”
对于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前景,长期来看还有待观察。共享充电行业几家头部平台从运营模式到产品大同小异,难以形成独特的品牌差异化。
此外,快充技术的未来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市场需求。多家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快充技术,另外,各大手机厂商在电池容量上也下了很大功夫,4000毫安基本已经成为行业标配。
一旦该领域出现突破性进步,例如以更小的体积实现更大的容量,搭配成熟的快充技术,用电焦虑即会得到缓解,对于共享充电宝的需求也就随之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