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卜润慧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大家要秉承这种默默耕耘、能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湖北文理学院2020级学生开始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为了上好这门课,学校不仅自己编写教材,设置学时学分,还将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在厂矿开展创新创造创业活动,在农村农田让学生亲身感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寒假期间,你们参与了什么劳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学习理解这门课,湖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顾土东引导同学们回顾寒假自己参加的劳动,“帮父母做饭”“大扫除”“打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同学们踊跃地回答了顾土东。
四易其稿终于编成
据了解,该校《劳动教育》纳入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春季学期正式开课,“大学不仅仅要开实践劳动课,更要开展理论教学,其中理论教学16个学时,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课程建设;劳动实践16个学时,由学工处负责组织实施,”湖北文理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常华进介绍,“《劳动教育》课不仅仅要从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更要让学生参与劳动,在汗水中体会劳动的价值。”
2020年7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承担课程建设与教学任务,当时还没有系统的关于劳动教育的教材,为了上好这门课,湖北文理学院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决定自己编写教材。为了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编写任务,教研室从全校具有丰富学生教育和管理经验的政工队伍中挑选了13名具有政治、教育学、历史学科教育背景的教师参与编写工作。
“具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教师加入到我们的编写队伍后,能够提供丰富的、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这些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松介绍。
从2020年7月中旬接到任务后,19名老师迅速进行分工,查询资料、编写大纲、丰富内容。截止2020年11月底,四易其稿,《劳动教育》教材终于编写完成。
19名老师编写教案
教学大纲编写完成了,但是如何上好这门课,怎么从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又成为了老师们的心头大事,“要把课上好,老师必须先学一步,只有这样,才能把课程讲得透,讲得学生愿意听,”刘松说。2021年1月6日起,19位老师又开始着手编写教案,制作课程PPT。
在《劳动教育》课程组的QQ群里,不时地会弹出消息,课程组老师们将自己查到的相关视频、文章分享在群里,一起探讨这些资料应该放在哪个章节,如何将这些资料有效融入教学……
“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开展劳动教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让学生领会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湖北文理学院学工处处长周建修介绍。
“在实践教育阶段,我们将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劳动实践,包括开展‘洁校日’活动,将全校划分为各二级学院的公益责任区,定期开展‘三爱’活动,每周进行寝室卫生大扫除,并进行评比;在校内开展校园‘护绿’活动,把青山绿水蓝天留在校园”。周建修说,学校还将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在厂矿开展创新创造创业活动,在农村农田让学生亲身感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帮助学生学农业技术、干农活,在社区建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
周建修认为,学生还在寒暑假还应积极参与家庭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劳动,学校也将会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学业和劳动任务。湖北文理学院在2020年的寒假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其中就含有公益服务和家庭劳动的任务。
3月5日,学雷锋日,学校“格桑花”支教队员在校园里种下一片格桑花。现场,后保部的工人为队员们示范如何撒种子,怎么搭栏杆。支教队员跟着工人的师范有模有样的翻地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