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一80后读者一年借阅690本书

2021-04-23 10:21   楚天都市报  

今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读书,也有一千种不同的感悟。

有人阅读感受到了陪伴,有人阅读学习到了知识,有人阅读娱乐了自己。有人从阅读中寻找人生成功的经验,有人从读者读成了作者,自己也写书出版,让更多的人来读书。有人读纸质书,有人读电子书,有人听书,有人藏书,有人说书。与书相伴,就是快乐,就是充实。

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6位读者的阅读故事,与广大读者分享。让我们不止在读书日关注读书,且让读书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抬头见,低头也见。

武汉图书馆借阅榜冠军,一年借了690本书

各大图书馆拥有这么多的藏书,谁是年度借阅达人?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排在武汉图书馆2020年借阅榜第一名的读者,一年借了690本书。

这位读者名叫蒋波。他借阅的绝大多数是国外经典文学作品,如《侠隐记》《父与子》《伊甸园的蛇》《双城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消失的地平线》《自学成才的人们》等。

蒋波是80后,荆州人。他告诉记者,他是大专学历,2015年来武汉打拼,先后开过几家小吃店。去年疫情期间,小店停业,他有大量时间集中看书,不知不觉就看了这么多。

借这么多书,看得完吗?蒋波说,他看书比较快,一天可以看三本。武汉重启后,他上班的路上也会带一本书,在地铁、公汽上看。“我这么做,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看能不能在复杂的环境下,静下心来坚持做一件事。”蒋波说。通过阅读,他觉得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可以在同一时间处理几件事。

蒋波借阅的书目中,包括了每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巅峰时期创作的作品。为什么?蒋波表示:“作家获得诺贝尔奖时,通常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他们在精力最好的时候写的作品,通常是代表作,他们的人生、社会经验对我更有帮助。”

去年疫情缓解后,蒋波决定和朋友合伙做商铺选址相关项目。他想起自己曾在武汉图书馆借过《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的工具书,但当时只是粗略浏览了一遍,早就忘了详情。于是,他重新借来这本书,按照书中的指导,做好了商业计划书。

“我觉得读书对人生有实用性,可以锻炼自律性,让思维境界更加开阔。”蒋波说。他希望通过阅读、不断学习,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加顺畅一些。

北大博士租房存书,11岁女儿也有上千册书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研究馆员顾晓光,近15年间游历了世界5大洲30多个国家,拍摄了200多张世界各地人们阅读的照片,其中部分照片正在湖北省图书馆展出。

上世纪70年代,顾晓光生于山东一个小县城。他介绍,上小学时,在济南上大学的哥哥常会带书给他看,极大丰富了他的视野。《十万个为什么》《三毛流浪记》等,都是他小时候喜欢的书。漫长的求学路上,他读书从庞杂到精深,从什么类型的书都读,到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深入地读。博士阶段,为了做民国人物研究,他读了数百本与民国人物有关的书籍,最后选定著名敦煌学家、目录学家王重民作为研究对象。为此,他除了研读王重民的著作,还从王重民的“朋友圈”入手,研读了胡适全集、胡适研究、闻一多年谱等大量书籍。

父母喜爱读书,会直接影响下一代。顾晓光的女儿今年11岁,书架上的图书已有上千册。而顾晓光自己的书,他专门租了一间地下室来存放。

对于如何引导孩子阅读,顾晓光举例说,女儿读完《哈利·波特》中文版后,他对女儿说:“你作为一个哈迷,如果没有读英文版,怎么与全世界的哈迷交流呢?”女儿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如今已将英文版《哈利·波特》读了一半。

顾晓光拍摄的世界各地人们阅读的照片,许多让人印象深刻。比如,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东门外拍下一位流浪老人,佝偻着腰,坐在小凳上,正在读上世纪80年代周国平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他还在法国拍下一位流浪汉,坐在两只流浪狗旁,正在读一本《穷人的面包》。

顾晓光说:“阅读者不分长幼、男女、阶层,他们阅读时的那种专注,让我体会到喧嚣世界中的宁静和深沉,一种上帝视角下的卑微和谦逊。”

退休医生喜欢泡壶茶听书,有书的时光飞逝

书不止能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65岁的侯桥兰是一名退休医生,5年前经好友推荐,她在手机上安装了喜马拉雅、得到、懒人听书、微信阅读等多个听书APP,听书早就成了她退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早上送孙女上幼儿园后,吃完早饭、做好卫生,我便在客厅泡壶茶,边喝茶边听书,边编织衣物。晚上陪孙女睡觉时,我也会戴上耳机听书入眠。”侯桥兰告诉记者。在她看来,尽管听书少了手捧纸质书时的书香,也没有用眼阅读时印象深刻,但有声读物资源浩如烟海,更容易快速获取自己喜欢的读物,也能在做其它事的同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享受书本带来的乐趣。有了书本陪伴,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她常常听着听着,抬眼一看钟,又要做饭了。

侯桥兰从小酷爱读书,但因经济条件有限,书本很难获得,她常在家翻箱倒柜找书看,总觉得父亲说“真的没有书了”是哄她的。有一次,她在家里翻到一本红色图书,如获至宝。她的弟弟曾悄悄翻进一家图书室,为她“借”了不少当年难得一见的书回来,待她看完再悄悄还回去。提起这件陈年往事,侯桥兰笑道:“尽管鲁迅先生曾借孔乙己之口明训‘窃书不能算偷’,但大家还是应该遵守图书借阅纪律。”

侯桥兰是一位“时髦”的读书人。退休返聘的那几年,Kindle(电子阅读器)流行,她也买了一部。后来,随着年纪增长,视力逐渐衰退,为了减少用眼时长,她开始听书,还会在主播的深情演绎下重温自己热爱的书籍。

在侯桥兰看来,不论看书还是听书,都能让自己通过书籍,与他人对话、与未来相连,去到自己去不到的地方,看到自己看不到的风景,经历别人或平淡或传奇的经历。

爱书之人藏书3万册,节衣缩食换心爱古书

因为珍贵,所以珍藏。刘永杰拥有20多年的藏书经历,收藏古书3万余册,主要是民国版本和清代版本的文史类图书。他藏书的地点,分布在武汉三镇:除了家里,还有武昌的省外文书店藏书阁、曾经的汉街文华书城、斑马大街拾间书局、汉阳的知音书院、汉口的卓尔书店古旧书厅、萃辰天心书院等。

藏书来自买书。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刘永杰就喜欢买书,常去武汉大学附近的一家民营小书店淘古典名著。后来,他进入本地一家媒体工作,为了扩大知识面,便开启了藏书生涯。

刘永杰对自己的藏书如数家珍。“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我会想到1912年版丁格尔写的《中国革命记》的两个版本,一个是80张插图,一个是40张插图。这些珍贵的插图能够反映100多年前武汉三镇的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去年疫情发生后,我想到了中医的重要性,我的收藏中就有线装版《本草纲目》,尤其是它第一卷,插图非常丰富和精美。”刘永杰介绍。

有钱就能买书,但不一定能买到好看的、罕见的古书。刘永杰回忆:“2007年,武汉一位书商从沿海进了50吨外文原版书,堆在江夏的一个仓库里。我跟这位书商关系比较好,他让我到仓库挑选,我前后去了三次。因为距离比较远,而且挑选非常不容易,往往弄得人精疲力尽。那时候我刚接触外文原版书,对于版本研究不深,所以我主要从书的年代入手,出版年代越老的我觉得就越有价值,还有就是挑选带插图的古书。最后,我挑了1000多本精装古书,花了2万元。当时我手头并不宽裕,但还是咬紧牙关、节衣缩食,换来了心爱的书。”

看书、藏书多了,刘永杰总结了一套挑选好书的经验:“拿外文古书来说,精装版才有收藏价值。再看封面是否带插图或浮雕。然后看它的三面书口是否毛边,不是毛边的是否有图案或镀金,有各种图案、尤其是彩色图案的最好。书的年代越久,价值越大。还要看书的作者,作者知名度越高,其早期著作版本就越具有收藏价值。”

书香之家电视成摆设,大家一有时间就看书

一家三教师,满满书卷气。荆州市社科联副主席谢葵一家,就是这样的家庭:他的父亲、妻子、儿子都是教师,全家人都喜欢读书,他们家还获得过荆州图书馆评选的“书香家庭”。

“走进我们家,随处都可以看到书,家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接受记者采访时,谢葵说:“我们家的电视是常年不开的,成了摆设。有时间的话,大家基本都在看书。”

在父亲的影响下,谢葵喜欢上了读书,并成为历史文献方面的专家,出版了多部著作。

谈到如何把读书的习惯传递下去,谢葵引用了孔子的话来表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孩子知道读书的好处和乐趣,他们才会爱上读书。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有意识地培养他读书的习惯,根据他的喜好、心理特点推荐书目。最关键的一点是,言教不如身教,如果父母天天都在看手机,怎么能要求孩子看书呢?父母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陪他们读书,影响可能一时看不出来,但时间能够证明一切。”

谢葵还表示,现在社会非常多元化,各种诱惑很多,能静下心来读书真的不容易,因此读书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们家里书比较多,我自己也收藏了不少书。回到家以后,面对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你自然就会喜欢上读书。”他说。

95后白领靠阅读解压,书香让内心不再空虚

95后熊琪是一名刚入职的白领,去年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她说,上学时,泡图书馆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上班后,繁忙的工作让她不再有大把时间读书。“但是无论怎么样,睡前我一定要抽点时间看书,就算读几页也好,因为这可以让我放松,帮助我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熊琪说。阅读时,工作和生活中的焦虑、挫败感都可以暂时放下,让她的目光看得更加长远,内心不再空虚。

周末,如果没有加班,熊琪会约上朋友一起去省图书馆看书,或者听长江讲坛。

成长的道路上,书籍一直陪伴着熊琪。以前她喜欢看人物传记和小说,现在她着重看心理、性格、社交等方面的书。目前她正在看《墨菲定律》。“比如书中的《晕轮效应》这一小节,教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要排除名人效应,不要被别人的光环弄晕,对我很有启发。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需要不同的知识积累。书对人真的很有帮助,如果在别人刷视频的时候看书,你就赚了。”熊琪说。

 (记者徐颖、夏雨、邓鹏伟、徐颖)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85/202104/2dcdebaf4f3f36fe8295540fed7b5d8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