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荆州依托职业教育,探索非遗互动式文化体验旅游的非遗保护、传承和产业模式,走出了一条非遗技艺、技能传承和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之路。
5月15号,30多名“小记者”来到荆楚非遗传承院,开展非遗研学教育活动,看漆树、听古琴、品刺绣、做贝雕,一些列精彩的非遗活动,让“小记者们”直呼精彩。
作为文旅景点,荆楚非遗传承院入驻了“楚式漆器髹饰”、“铅锡刻镂”、“磨音鹰风筝”、“楚绣”、“淡水贝雕”等30件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互动式非遗体验,受到游客和研学团队的青睐。
非遗传承一直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为解决非遗传承无人的现状,近年来,荆楚非遗传承院依托职业教育,开创“学校+基地+公司”的非遗传承“荆州模式”,引进18位国家、省级非遗技能代表性传承人,并被聘为职业教育老师,带薪授徒,改变传统学徒制为现代师徒制,吸引了不少中职生加入,非遗传承有老年化逐步走向年轻化。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毕业学生、学徒鄢凌梦:它的纹饰、色彩、针法都是不同的,比如说我们主要用的就是锁针绣,它的纹饰以龙凤纹为主,然后色彩是比较高贵的,淡雅的。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楚绣,楚绣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像我们的一些配饰、服饰,各种各样的都有的,希望让这些东西可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秉承着“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荆楚非遗传承院整合资源平台,结合传统非遗技艺和市场,从人们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开发出一系列贴近生活的非遗文创产品,推动非遗传承融入民众生活。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董事长许小兰:我们四个产品就成了四个系列,古琴的产业开发,应该说,一年已经销售卖到2000万,然后我们楚式漆器的唯楚木艺公司,它每年定制的漆器产品,也达到了1000到2000万之间,开发的其他的一些文创,比方说茶生活,茶具;食生活,食具;书生活,书具,我们也能达到1000多万。
(记者:胡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