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开讲 | 数量锐减,几近灭绝!看他们如何拯救“水中大熊猫”

2021-07-15 17:47   虎座鸟  

200020

数量锐减的速度

是它们求救的信号

他们与灭绝的速度赛跑

增殖、放流、救治

只为给它们拼出一个命运的转机

熊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一名从事物种保护的工作人员,他的主要保护对象就是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

1999年,熊伟中专毕业,原本打算去创业。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长江所中华鲟基地招护理员,熊伟便想试试,结果这一试就是20多年,一直到现在。

图片

图片


中华鲟的艰难“鱼”生

中华鲟是一种珍稀的古老物种,与恐龙同属一个时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在长江上游出生,在海洋中度过生命的大部分时光。

图片

当繁殖的信号来临,它们会准确地找到长江口,溯河洄游三千公里,回到长江上游——它们的出生地,产卵繁殖。

保护大鱼,难;保护生活史如此复杂的大鱼,更难。

图片


保护的进程,是与灭绝的速度赛跑

为了帮助中华鲟野生种群繁殖,研究所将一些中华鲟野生亲本捕捞上来,人工催产、受精。

熊伟的第一个工作任务是“挑卵”

图片

中华鲟的卵是黑色的,绿豆大小,黏性很强。

在孵化过程中,有一部分没有受精的卵会长水霉,有时还会与好卵粘在一起,若不进行人工剥离,好卵会被坏卵上的水霉包裹住,造成死亡。

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却极费功夫,需要心细、手巧。如果一不小心把受精卵的卵膜弄破,小生命就结束了。

图片图片


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

上世纪70年代,每年洄游到长江的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达2000余尾

上世纪80年代葛洲坝截流后,每年到达葛洲坝下产卵场的中华鲟繁殖亲鱼数量持续下降

2009—2012年间,已下降至100余尾

2017—2019年洄游群体的数量仅有约20尾

图片

中华鲟不会说话,用下降的数量,做求救的信号。保护的进程,必须跟灭绝的速度赛跑。

救治行动,为它们的命运拼出转机

熊伟说,他们也承担野外中华鲟的救治工作。

2014年11月15日,研究所接到通知,长江阳逻段误捕了一尾大型中华鲟。

到达现场后,研究人员发现,这条中华鲟头部、尾部有多处伤口,伤势严重,让人揪心

图片

工作人员刚把中华鲟运回基地救治时,它的情况非常不稳定,鳃动频率忽高忽低。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精心呵护与治疗,中华鲟呼吸平稳,游动也正常了。每当熊伟潜水下去给它注射药物和处理伤口,它都会围着他打转,久久不离去

他们给这尾中华鲟取名“后福”,意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是希望它能健康生长,为日渐衰退的中华鲟种群带来福音。

图片

熊伟

图片


“不论是人工繁殖,还是增殖放流,都是希望能留住中华鲟,让这个古老的物种延续下去。

从2020年起,在“长江大保护”的总体战略下,长江进入了十年禁渔期,这是一个难得的窗口期。

虽然现在我们依然面临重重困境,但保护中华鲟的初心不会改变。行动,才能给中华鲟的命运拼出一个转机。”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85/202107/c0c8b19da39d9249d8feaeef91703ac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