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53岁男子感染致死

2021-07-18 18:03  

2021年7月1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报告了我国发现的首例人类感染猴B病毒病例。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周报信息显示:

患者为一名53岁的男性兽医,他在北京一家专门从事非人灵长类动物繁殖和实验研究的机构工作。

患者在2021年3月4日和6日解剖了两只死猴子,一个月后出现了恶心和呕吐的症状,随后发烧并出现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患者曾在几家医院就诊,最终于5月27日死亡。

在此之前,我国没有报告过猴B病毒感染致死病例,临床上也未发现明显的猴B病毒感染病例。

科研人员通过下一代测序和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证实了这是中国首例人类感染猴B病毒病例。

1. 什么是猴B病毒?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7月16日报告,猴B病毒最初于1932年被分离出来,是猕猴体内的一种地方性α疱疹病毒,通常通过直接接触和交换身体分泌物水平传播。

猴B病毒在其自然宿主猕猴中并不明显,但约有60例致病性人畜共患猴B病毒感染病例零星发生,其致死率为70%-80%。

据2017年《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刊登的《简析猴B病毒在人类的致死性》一文中介绍,猴B病毒是非人灵长类动物携带的最具潜在危险的人兽共患病毒,可以引起人和猴共患的烈性传染病。此前欧洲和美国曾报道过人类感染猴B病毒的案例,也有过一例“人传人”的案例报道。

2. 猴B病毒通过什么传播?

根据上述刊登的《简析猴B病毒在人类的致死性》一文介绍,猴B病毒可长期潜伏在猴子上呼吸道或泌尿生殖器官附近的神经节及组织器官内,经唾液、尿液和生殖器分泌物间歇性排毒。
猴B病毒在猴子之间主要经交配、咬伤或抓伤、带毒唾液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直接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物间接传播。
猴B病毒在某些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可以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猴B病毒通过被猴抓伤、咬伤、针头刺伤、笼具刮伤和黏液飞溅等引起人的感染。
此前,人畜共患的猴B病毒感染者主要为北美的灵长类动物兽医、动物护理人员或实验室研究人员。
 
据上述刊登的《简析猴B病毒在人类的致死性》一文介绍,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之间,由于科学研究,欧洲和美国引进非人灵长类的数量不断增加,且引进的非人灵长类主要来源于自然栖息地捕获的野生动物。这些非人灵长类所携带的病原体导致了流行性疾病的爆发,猴B病毒感染人类的事例随之开始出现,感染一般发生于操作恒河猴实验的相关科研人员和饲养人员。
因此,野生非人灵长类的捕获、引进,科学实验研究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增加人类和猴B病毒自然宿主之间的接触机会,从而促发猴B病毒的宿主转移。

3. 感染猴B病毒有哪些症状?

如果最近接触过猴子等灵长类动物,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感染?有哪些症状?
据上述刊登的《简析猴B病毒在人类的致死性》一文介绍,当猴B病毒感染其自然宿主恒河猴时,不会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感染后的猴子特征性症状是,在舌背面和口腔黏膜与皮肤交界的口唇部及口腔内其他部位出现小疱疹,随后疱疹破裂,形成溃疡,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而后形成痂皮,常于7-14天自愈,不留瘢痕。
而人类感染猴B病毒的典型症状是,在暴露1-3天后,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在暴露部位有水疱损伤,并伴有发热、肌肉痛、疲劳和头痛的症状,其他症状还包括淋巴管炎、恶心、呕吐和腹痛。随着病毒的传播,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也出现感染症状,包括共济失调、过高热、麻痹和躁动。未经治疗的感染者死亡率高达80% ,且幸存者也会出现神经后遗症及进一步神经功能的恶化。

4. 我们该如何应对猴B病毒?

由于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比如用猴子做动物实验),人类感染猴B病毒的潜在风险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控制猴B病毒在人类中的感染,除了改进传统的检测方法、开发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等对策,对于经常接触猴子的实验室人员、饲养人员等,还应采取这5点感染控制措施:

(1)对恒河猴进行健康监测和定期检疫;

(2)在筛查、检疫和实验期间,按动物福利的要求合理饲养动物;

(3)对实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生物安全教育,尽可能完善安全措施,暴露感染后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等;

(4)在饲养过程中,发现感染或可疑感染需进行隔离等;

(5)还有一些辅助性策略,诸如降低人类对自然界的人为改变等。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85/202107/d4f430377906dfd2ccd981b3c7daa3e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