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楚韵荆州 | 崇武卫疆的强军爱国精神

2022-06-28 11:14   云上荆州  

云上荆州报道:自迁徙到长江流域开始,楚国人就一直在战斗中生存。楚国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一个个都骁勇善战。几百年来,楚人从来没有放下过武器。在与这些桀骜不驯的民族周旋的过程中,楚国人血液里的勇敢指数不断上升。从最初以武力站稳根基,到后来养成尚武的自觉。“尚武”不仅表现了楚人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更体现了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操。

公元前886年,楚国迎来了第六代君主熊渠。熊渠颇有胆气和勇力,尤其擅长射箭。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熊渠的射箭技术赞誉有加,认为就连射落过九个太阳的后羿也无法与熊渠媲美。一天夜晚,熊渠正急着赶路,突然听到草丛中发出异响,定睛一看,不远处一只老虎趴卧在地。熊渠赶紧弯弓搭箭, “倏”的一声,箭射中老虎。待他上前一看,惊讶地发现,哪有什么老虎,不过是一块巨石横卧在那里罢了,再去看射出的箭,已射入石头里,隐没了箭尾的羽毛。这就是熊渠“射石饮羽“的典故。这个故事和后世广为流传的李广射石如出一辙,但时间却早了700多年。

local7214eac7e8e34b9a88157c3bd0876205

熊渠不仅力气过人,更是一位极具开拓精神的首领。在他的带领之下,楚国不仅在江汉地区巩固了自己的地盘,而且还笼络和收服了周边的许多部落。同时,他还趁当时的周王朝衰弱之际,出兵攻打扬越等地,进一步拓展了楚国的根据地。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率大军第三次伐随,终于取得胜利,将当时天下最重要的铜矿山纳入怀中。仰赖丰富的铜矿,楚国制造了锋利的武器,组建精锐之师,为楚国的振兴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荆州市社科联副主席谢葵:楚国的尚武精神,与楚国当时的制造业的发达和他们对武器的研发重视程度也相关。比如说我们荆州博物馆有一种叫做双矢并射连弩机。应该说是原始的机关枪吧,可以两支箭同时发射,这个弩也是楚国人的发明。

楚人崇武卫疆的精神深入骨髓。历代楚王大多身先士卒,带兵亲征,其中楚武王、楚文王更是殉身战场之中。楚国的统帅,如有覆军之败,往往会自尽以谢国人和君王。武王命其子屈瑕征伐罗国,屈瑕战败,感到对不起家乡父老,以死谢罪,开了楚国将帅以身殉职的先河。

荆州市社科联副主席谢葵:楚国的国王君主经常亲征,国王亲征,身先士卒。像楚文王、楚庄王、楚共王,都曾经亲自带兵出征打仗。楚国就形成了一个崇尚军人的荣誉,重视奖励军功这样一个风气。打仗失败了的将军往往会引咎自杀。在鄢陵之战战败之后子反就自杀了,有很强烈的军功意识。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九歌·国殇》里写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意思是说,那些为国献身的将士们,不仅具有勇于冲锋陷阵的气概,更具有誓死不屈的精神。楚人崇武卫疆、强军爱国的精神已经融入到楚人血脉之中,代代相传。

荆州市社科联副主席谢葵:楚国这种传统,强军尚武这种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国策,因为这那种环境下面,他们要争霸要图存,就必须要强军兴武尚武。尚武精神的根髓还是在于爱国主义精神。如果为了实现楚国先君的那种兴霸的梦想,就必须使自己的军队强大,国王要带兵亲征,所以尚武的思想是贯穿在楚国史当中。如果不是军队那么强大,不可能由“子男之田五十里,土不过同”发展到“带甲百万,地方五千里”,所以说尚武是楚人兴霸争雄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记者:卢艳 胡威虎 编辑:佘国俊)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85/202206/c311e010a705c5f688fe8a66703c821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