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足迹看变化·春风又绿荆江岸|连山达海货畅流

2024-04-26 15:02   荆州日报  

江汉风报道:

宜昌:培植绿芯绘胜景

春日的暖阳下,位于枝江市的宜昌船舶工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这里的长江岸线不到3公里,却聚集了9家船舶制造企业。其中,具有湖北省国防科工办颁发资质的船舶修造一级Ⅲ类企业2家、一级Ⅳ类企业1家、二级Ⅰ类企业2家。目前,该工业园已生产出国内首艘快速双体集装箱船、纯电力推动游船、长江三峡系列“豪华夜游客船”等一系列特色船型。

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园区8家船企联合组建湖北江通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实现抱团发展。宜昌城发集团收购鑫汇船舶公司资产进行重组整合,全面开启智慧安全工厂建设,目前已初步建立起集船舶研发、设计、建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绿色智能船舶全产业链。2023年,枝江9家船企共建成船舶73艘、在建船舶72艘,同比增长11%;新能源船舶占造船总量近30%。

不远处的枝江江瑞船务有限公司码头,一艘130米长的新型集散两用船已现雏形。它就是长江航运的新成员——国内首艘甲醇-柴油双燃料动力船。

“我们的‘绿色使者’将引领长江航运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枝江江瑞船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登攀指着正在施工的船体,自豪地介绍起甲醇燃料的优势:“与传统柴油相比,甲醇动力成本低,一氧化碳排放量也减少了96%”。

船舶污染治理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接合部,拥有232公里长江干线,占湖北省长江径流里程近四分之一,是湖北省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之一,也是三峡大坝所在地、长江内河航运的重要交通枢纽,境内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和新能源产业的优势。

“宜昌还是长江大保护‘立规之地’。我们有责任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推动内河航运的绿色低碳发展。”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汉洪表示,宜昌已建立船舶工业园区建设、船型设计、船舶建造全流程的政策奖励机制,奖励金额1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

政策激励下,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焕发出了新活力。在宜都、枝江、长江、秭归四大园区,19家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企业正积极投身于绿色船舶的制造。他们目标是2024年建造150艘以上各类船舶,其中新能源船舶占比三分之一。

除了“量”的扩大,更有“质”的提升。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旅游船“长江三峡1”号、全国内河首艘氢能源公务船“三峡氢舟1”号等,都是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骄傲。

眼下,宜昌又聚焦绿色智能船舶的研发、设计、制造、配套等领域,引进龙头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在秭归船用动力电池包一期项目现场,机器人的精密操作和生产线的有序运作,展示着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智能化水平。

该项目由宜昌城发集团与中船712研究所、秭归政府合作开发。一期设计产能10万千瓦时/年,相当于13艘“长江三峡1”号总电池容量的总和。

“这里生产的电池包,采用了712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热失控阻断等核心技术,安全性极高。”中船712所电力推进事业部主任周凌辉说,该产品已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并广泛应用。

手握核心技术,项目投产以来手持订单激增,已经排到了10月份,成功为多艘游轮配备了先进的电池组系统。

加速迈进产业链中高端,宜昌还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启动新一代航运系统应用研究,有望实现短距磷矿运输船舶远程自主驾驶、碳排放监测等多项集成化功能;出资8500万元打造西陵峡电动游轮“和谐”“和悦”号,目前内装工作已接近尾声,计划今年投入运营;155艘公务船电动化更新替代三年行动正在加速推进,今年计划完成更新47艘……

来自宜昌19家船舶修造许可资质企业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宜昌下水船舶111艘,创造产值40亿元,其中新能源船舶11艘。如今,越来越多的“宜昌造”绿色船舶走出湖北、走向全国,加速扬帆“黄金水道”。

站在长江之滨,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如同一艘巨轮,正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未来,宜昌将继续坚持“两山”理念,不断优化产业生态,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宜昌力量。

荆州:铁水联运逐绿行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从荆州港码头登上轮船,顺江而下,穿过荆州长江公铁大桥,一路前行,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问诊、定向领航。

彼时,荆州长江公铁大桥初见雏形,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建设刚起步。

6年后,浩吉铁路之上,重载火车穿行而过;铁路之下,长江奔流不息、船只来来往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做足绿色文章,加快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修建防尘网、污水处理系统等设施,不让一滴污水流进长江。

自2021年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以来,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煤炭中转量连年攀升,2022年完成铁水联运中转量931万吨,2023年,基地煤炭完成铁水联运中转量近1200万吨。抢抓机遇,荆州建成了浩吉铁路最大煤炭转运中心。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荆州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打造多式联运“硬支撑”,推动发展跑出“加速度”,让长江生态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构建绿色现代物流体系

4月18日,长江荆州盐卡港水域江面上船舶穿行,港口门机桥吊运转不停,集装箱卡车往来穿梭,将集装箱运送到企业生产车间。

一条条铁轨已延伸至码头边,巨轮里的铁矿石,由货车运至荆沙铁路专线上的火车车厢。铁矿石从上海港经长江到盐卡港,再转铁路至河南、陕西等地,这种铁水联运方式比全程铁路运输,每吨运费降低40元。

相比单一的公、铁、水、空等运输方式,多式联运输方式更经济、更环保。近年来,荆州奋起直追补短板,机场、铁路、桥梁、

高速路网和水运航道多点发力,综合立体交通格局已基本形成。

打开荆州交通地图:浩吉铁路、焦柳铁路、荆沙铁路与汉宜铁路搭建起“三纵一横”铁路骨架,国内最长的重载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汇”,“一港十区”发展初具规模,高速公路网“五纵三横”,荆州沙市机场空中航路通达21个城市……

放眼江河,鼓角声声,多式联运建设在长江荆州段“千帆竞发”联运品牌不断拓展——依托“两江”(长江和汉江)、“铁路双动脉”(焦柳和浩吉铁路),荆州加强港口、铁路合作,加密内外贸航线,打造化工品从西南地区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铁水联运线路,粮食海进江铁水联运线路,进口铁矿石海进江再转铁路至西南、西北的铁水联运线路。

在荆州,外达欧亚、内联江海的多式联运网络初步成形。2023年,荆州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011.4万吨、集装箱21万标箱,同比增长20.4%、16.3%,集装箱量增速排名全省第2,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实现三年翻番;港口铁水联运量1740万吨,实现三年翻两番。

行业龙头竞相落子布局

4月的荆州生机勃勃、热潮涌动。在松滋临港工业园,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以“满格”状态奋进“春天里”,全面冲刺今年6月项目全线投产。

3月9日,该公司的磷复肥生产线已投产,一个月以来,产品供不应求,产值达3000万元。据介绍,该公司所有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约61亿元,年均利税总额约6.9亿元。

作为国内大型复合肥生产商之一的史丹利为何会选择落子荆州?

“为了找到合适的落户之处,2021年我们花了1年时间做调研。”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涛回忆说,通过比较湖北省内外多地,因离港口近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松滋临港工业园脱颖而出。

看好荆州的不只有史丹利。华鲁恒升、湖北华电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重大项目选择落户江陵——这里,浩吉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叉,有天然铁水联运优势,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此进入长江黄金水道,辐射沿江城市和华中地区,能缩减近四分之三的运输时长。

随着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交通体系日益完善,荆州正在从昔日的投资“洼地”变成“热土”,与此同时,荆州在降低物流成本上持续发力,让企业“轻装上阵”。

目前,荆州已有依托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稳定运行的“荆州至重庆—水富、荆州—北海”等12条多式联运航线,今年新开通“达州-荆州-九江”焦炭等9条大宗商品铁水联运通道,平均每吨降低物流成本近60元、缩短运输时效15天;“荆州—成都”双向对开翻坝货运“长江班列”已开通4个月,并呈快速增长态势。目前,已到发班列103趟,完成铁水联运7000多标箱,货运总量突破20万吨,货物周转效率由10至12天缩至2至3天。

服务功能持续优化。荆州开通中欧班列“长江号”荆州专列,实现“借车出海”,物流时间较水运可缩短50%以上,进一步节约物流成本;积极推广“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单到底”全程综合物流服务模式,已为亿钧耀能、湖北大峪口化工等企业量身定制水水直达、水铁中转等“一箱到底”物流服务。

打造内陆开放“新沿海”

塔吊林立、红旗招展、机器轰鸣,春日里,武松高速江松段建设马力强劲。自去年3月开工以来,该项目控制性工程已全部如期完成,路基工程完成98%,桥梁下构完成80%,今年,该项目将完成全部软基处理以及全部桥梁墩柱、盖梁施工。

大发展离不开大物流。2022年,荆州铁水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全国示范,为找准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建设突破点,荆州确立了打造“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和现代港口城市的目标定位,科学制定了《荆州市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发展规划(2022—2027年)》,谋划公路、铁路、港口、物流枢纽和智能信息化5大类重点项目45个、总投资795.5亿元,加快打造“三枢纽、多节点”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空间格局。

蓝图绘就,荆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加力加劲,围绕构建“通道+枢纽+网络”一体化物流体系,深入推进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全国第四篇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着力将荆州打造成内陆开放“新沿海”——

通道方面,武松高速、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全面开工建设,车阳河作业区铁路专用线、荆沙铁路沙市南站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木沉渊铁水联运疏港铁路即日可取得核准批复;

港口方面,江陵石化码头完成4个化工品泊位收尾工作,公安柳梓河铁水联运综合码头、斗湖堤作业区多用途码头、江陵港区郝穴作业区通用码头等一批港口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枢纽方面,荆州铁水联运物流中心、江陵化工产品仓储交易基地、公安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开工建设;

……

逐“绿”新赛道,澎湃新动能。荆州市大宗商品铁水联运工作专班负责人周耀华介绍,今年将继续深入推进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建设,推进规划集约化设施高级化、联运一体化服务智能化、产城融合化产业集群化,计划实施3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0亿元,争取港口靠泊能力由三千吨级提升为五千吨级,大力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铁路、港口深度应用,推动联运装备自动化、专业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做优集疏运体系、做大临港产业、做强港口服务,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成为经济发展支点和对外开放门户。

岳阳:一路高歌奔江海

湘江北去,出洞庭,接长江,奔蓝海,开放浪潮是大势所趋。随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岳阳正进一步打开视野,以更加自信、主动的姿态拥抱世界。

湖南163公里长江岸线全在岳阳,这里是湖南通江达海的“桥头堡”。

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近年来,岳阳依托大江大湖优势,以主动的姿态、优质的环境,深度融入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主动融入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中,依托“黄金水道”优势产生“黄金效益”,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和枢纽经济,做强中部双循环大通道,不断提升开放能级,奏响合作共赢的时代旋律。

依托“黄金水道”,岳阳跃出洞庭连接世界,引导全国物流向岳阳聚集,产业在沿江落地开花,绿色发展新路子越走越宽。

通江达海 打造内陆枢纽港

4月20日,走进面向长江的城陵矶港,一艘万吨货船将一批进口集装箱运抵码头,刚刚卸船便被直接运往海关查验中心,经岳阳海关现场查验合格后迅速通关。

“我们港口和岳阳海关开展紧密合作,充分发挥数字化赋能,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帮助企业节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湖南省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尹显东介绍,城陵矶港优化H986作业流程,加快查验和通关效率,已实现车船直取,抵港直装;创新推行“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举措,降低进口征税基数,减轻企业负担。

2023年,城陵矶港集装箱吞吐量提前64天达到2022年总量水平,连续两年突破100万标箱。中部双循环大通道在岳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2.24万标箱。

港口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热闹的城陵矶港折射出岳阳对外开放的活力与潜力。

一直以来,城陵矶港区位优势明显,但受腹地辐射范围限制,货物吞吐量增幅缓慢。如何拓展货源?岳阳不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和运输方式,拓展水运航线,推动关、港、站深度融合;携手武汉港、宜昌港、荆州港、重庆港等建立“组合港”,围绕降本增效、通道建设、货源拓展等差异化发展,开展中转、拼箱、双向对流等协同合作,城陵矶港腹地延伸拓展至长江干线13个港口,涉及港、航、货企业近100家。

如今的城陵矶港,向东,恢复港澳直航和拓展东盟接力航线,与武汉、九江港联动缔结中三角“组合港”,将沿江港口变成合作伙伴;向南,开辟至深圳盐田、广州南沙的中部国内国际双循环大通道;向西,新开通城陵矶至川渝、宜昌航线;向北,对接“一带一路”合作国家货物回流,构建便捷、低成本的物流网络。

去年12月22日,湖南省城陵矶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在岳阳揭牌成立,标志着湖南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迈上新征程。今年1月至3月,城陵矶港开通了包括外高桥、洋山、东盟、澳大利亚、日韩等地的航线。此外,城陵矶港还有4个直航俄罗斯的航次。

南北贯通、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内外循环,城陵矶港这个内陆港口,早已从过去的喂给港变成了枢纽港。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岳阳走水路通江达海,在“买全球、卖全球”的繁忙商路上大步迈进,不断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连接世界 扩大外贸朋友圈

在距离港口不远的岳阳观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人正忙着装运从非洲进口的木材。这批从城陵矶港口上岸的木材是岳阳观盛公司落实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开展对非贸易取得的成果之一。

这一幕,岳阳观盛公司积极扩大外贸朋友圈的一个缩影。“路选对了就好走。目前,我们已经与30个国家及地区建立进出口贸易往来,涵盖20多个贸易品类,外贸业务日益做大做强。”岳阳观盛公司总经理助理范泽蒙说。

岳阳观盛公司,依托城陵矶综合保税区成立。起初,业务品类少,合作国家停留在个位数。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岳阳观盛公司主动拓展自身业务,逐步开展粮食、原油、橡胶等国家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外贸业务。

在东南亚投资建设橡胶加工厂,推进橡胶贸易额扩量倍增;走出国门“直采”,与泰国政府签订20万吨木薯采购协议;紧抓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落户岳阳机遇,开拓中非贸易新业务板块,进口木材、橡胶、云母、腰果等产品……

通过岳阳观盛公司,马来西亚的原油、巴西的大豆、澳大利亚的冻肉、科特迪瓦的橡胶等走进中国,中国的汽车、液晶显示屏、电子产品走向中亚、非洲。近3年,岳阳观盛公司分别完成进出口贸易额255亿元、300亿元、325亿元,一跃成为湖南省开放强省十强外贸企业之一。

观盛公司是岳阳立足江湖、连接世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不断放大“黄金水道”效应,积极推动通道带动“物流+产业”发展,逐步成为长江中游乃至全国的物流集散中心、分拨中心和中转中心。目前,岳阳有规上物流企业231家、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39家,现代物流业年总产值突破1710亿元。

此外,岳阳还积极推动贸易链向产业链转变,建成进口木材分拨加工飞地产业园、进口农产品储运分拨加工产业园、平行进口汽车检测改装中心等特色园区,吸引粮食、汽车、木材等贸易商和加工企业落地。

伴随着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的贯通,岳阳贸易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外贸延伸到欧亚大陆、东盟各国,逐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朋友圈”不断扩大,“开放岳阳”名头越来越响亮。2023年,该市完成进出口总额693亿余元,总量居全省第二,连续6年上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宜昌、荆州、岳阳联合报道组:三峡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婧 通讯员 毛羽 李高强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雪玲 胡威虎 梅闻 肖琦 通讯员 袁媛 陈利辉  岳阳日报社记者 孙丽芳 聂琳 刘睿 /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江汉风客户端,荆州新闻第一端。关注荆州政务、民生、关注您身边的大事小事,打造本地权威入口、便民服务都市生活圈,将传统品牌《江汉风》的品牌价值注入,整合省内、市、县新闻、政务、服务,还推出了报料、投稿、圈子等多重样板,多样化丰富用户体验。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a/10085/202404/630d84727f9153dbd225a4852a29b4a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