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是纸张发明之前,古人最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下面,让我们走进全国最大的简牍保护中心——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修复室,一起了解这支团队背后的故事。
一大早,在荆州文保中心简牍修复室内,来自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荆州博物馆、荆州文保中心的学者、专家聚在一起,对一批新扫描的荆州秦家咀出土的战国竹简文字,进行激烈讨论。
荆州博物馆馆员赵晓斌:“会有瓶颈,有的时候几天读一遍,这个时候人就真的很疲乏。我们是发掘者,我们有第一发言权,我做的基础工作越多,那学术界就可以在我们这个基础上,做得更深更广。”
解读竹简,并非易事。荆州秦家咀M1093楚墓是目前出土战国楚简数量、文字最多的墓葬,出土3900多枚竹简,总字数约30000字,内容涉及先秦“书”类、“语”类、诸子、数学、医药、畜牧、文学、日书等领域。为了对每一个字求证精准,工作人员“咬文嚼字”,有时,甚至需要各路学者支援。
荆州博物馆馆员赵晓斌:“哪些字是通假字,哪些字它传抄错误,哪些是笔误,这些我们都要去很精细地辨别它。有些字可能要经过几代学者反复论证,才能得到基本结论。”
既要精益求精地论证,也要“争分夺秒”地抢救。荆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潮湿,秦家咀楚墓战国楚简出土时,大量简牍处于饱水状态,用现场发掘人员的话说,形似煮软的面条,而要将这些“面条”一根根剥离开,再到整理、脱色、采集出版信息、脱水、包装,这可是一条“关关难过关关过”的路。
荆州文保中心简牍修复室负责人史少华:“对,因为它这个里面已经充满了水分,然后也是有弯曲变形这种状态在嘛。出土时用我们那个竹签子,一点一点剥离,如果说你幅度比较大它就会断。首先要自己的手要稳,你的臂力够了,他手就不抖了。我们干这个活的时候,因为你是站着的,然后还是弓着腰,腰直不起来。一天一个人只能揭四五十根,两三千根要揭一个月。”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荆州文保中心已形成从考古发掘整理、实验室保护、文字信息提取,到展览收藏全过程的系统保护技术,解决了中国出土饱水竹木简牍类文物存在的饱水、变色、糟朽、干缩变形等共性关键问题。30多年来,该中心修复竹木简牍13万多枚,占全国同期出土饱水简牍总量的80%。而随着越来越多简牍被发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简牍修复的行列中。
荆州文保中心简牍修复室工作人员曾令珊:“我觉得很优美,把这个字慢慢一笔一画洗出来的时候,就会觉得是在和那个时候的人对话。古人的智慧是我们可以继续去学习和传承的。”
荆州文保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方北松:“对于简牍,我们是格外要上心,要敬畏这么珍贵的文物,也是为了我们的文化传承工作。”
(长江云新闻记者 尹晨 何进 责任编辑 周梦 陈碧玲 谢宝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