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北闸:浓缩一部治水史 弘扬红色水文化

©原创   2019-03-29 09:54   保龄


荆州城区驱车前往,通过荆州长江大桥和专修堤顶公路,约20分钟后,便到达了位于公安县埠河镇太平口的北闸水利风景区,景区内以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荆江分洪进洪闸(北闸)而闻名于世。


此时景区的玉兰花已经开放,新鲜空气浸透沁人心脾的花香和啁啾鸟音,在这种环境下漫步,感觉特别的悠闲和舒适。

今天的北闸景区融入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景区内新建了一座纪念碑,用简单明快的造型诠释了北闸丰富的内涵:它的整体是一个三面支撑的“闸”字形,闸字高5.2米,象征1952年北闸建成,每一面有18个孔,三面加起来是54个孔,表示北闸的54个泄洪孔。

雕塑中间有个印章图案,表示心心相印,决心坚定。每个印分别以篆文图形刻有“荆江分洪”、“蓄泄兼筹”、“江湖两利”的字样,既有装饰效果,又有深刻喻意。

雕像顶端是三个工农兵人物形像,表示30万工农兵大团结的缩影,人物有2.3米高,和“闸”字组合就是7.5米,表示北闸工程75天完成。雕塑底部是翻腾的浪花,具有荆江分洪的寓意,浪花高度0.8米,代表进洪流量8000立方/秒。

在为游人建设的休闲廊亭里,每一个廊柱上都挂着像框,像是当年框里建设北闸及其北闸分洪时的历史照片,照片下是详尽的文字说明,就像一幅幅连环画,在与“沉甸甸”的实体对照中,还原出北闸昔日生龙活虎、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场面。

而在相对应的廊柱上,你可以欣赏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级领导人关于荆江分洪工程题字题词的内容和他们的书法,这些影印的照片能够诠释和佐证当年的荆州分洪工程是如何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人民关注的。



1952年4月5日,荆江分洪工程正式动工, 30万建设大军,历时75天,完成了包括荆江大堤、进洪闸(北闸)、泄洪闸(南闸)围堤培修等在内的全部工程。创下世界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为确保荆江大堤、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的安全,中共中央决定实施分洪,北闸三次开启运用,分洪总量125.9亿立方米,荆江大堤终于转危为安,保证了两湖平原和大武汉的安全,此后,60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第二次分洪。

1998年,荆江遭遇45.22米的历史最高水位,北闸严阵以待,3.5公里的拦淤堤119个药室安放了22吨炸药,与洪魔呈犄角之势,千钧一发!在荆州军民的坚守下荆江虽未分洪,而“九八”抗洪的历险,却为荆江画上了一个动人心魄的休止符。

“善为政者,必先治水”,如今的北闸风景区,既是一座休闲的公园,又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北闸60多年的建设历史正是新中国治理荆江的一个缩影。我愿在每年的春天都来北闸,像凭吊古战场一样地为她自豪和怀想。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85/201903/266fd9592b6ab9649cec039196c43a13.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