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武陵余脉,山路纵横崎岖,灌渠杂草丛生,人均耕地仅半亩,常年以种植玉米、油菜为主,没有工业和第三产业,2015年村集体收入仅1.84万元……省级贫困村松滋市刘家场镇庆贺寺村,曾是典型的“空壳村”。
2015年10月,湖北省总工会派出工作队驻点帮扶庆贺寺村。3年多来,山花开了又谢,队员换了四轮。庆贺寺村早已不是初见时的模样——
描绘“松滋小九寨”
庆贺寺村处在洈水和卸甲坪两个风景区的连接线上,一片原生态的山水。山不高可以攀岩,水不深宜于亲近,还有“江南抗大”湖北简易师范旧址、观音洞、拐子岩等,是山水人文、宜居适游之地。
2018年,省总工会捐资300多万元,建设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打造三眼泉“十里画廊”旅游景观。景区公路、旅游步道、梯形水坝、亲水平台、垂钓鱼池、太阳能路灯等一批项目陆续建成,水库清淤、河堤整固等一批工程相继竣工,旅游公厕、游客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启动施工。如今三眼泉景区基本具备接待能力,“松滋小九寨”的名声不胫而走。
产业花开遍地香
庆贺寺安置小区,19座标准化大棚一字排开,棚内枝蔓青翠,草莓葡萄花果正盛。这里是省总工会为村里捐建的水果采摘基地,正在迎来又一个收获季。
此外,总工会支持流转土地100亩建设的水果基地,蜜桃、三红蜜柚在不同时节上市,如今庆贺寺可谓四季瓜果飘香。
漫山遍野旺盛生长的还有油用牡丹。2016年,驻村工作队通过与省农科院有关专家联系,引进油用牡丹项目,并与省级龙头企业签订100亩种植协议。参与种植的贫困户可免费享受种苗、专用肥料和技术指导,这一新品种正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主力军。
从山头,到田头,再到槽头,产业的“金种子”遍地扎根。
大棚一路之隔,虾稻连作基地已经竣工,下半年就将投种运行;省总工会一次性支持25万元建成2座25千瓦光伏电站,此后每年还支持5万元管理维护;去年投入9万元,扶持48户贫困户分散发展家庭养殖,除售卖获利外,产业奖补就近4万元……
真心换得真心来
夕阳西下,工作队的同志们围坐小桌,讨论各家的近况,做着明天的计划。如今,他们已是庆贺寺村民“新家人”。
一腔真情理家。改善基础建设,打造休闲观光游览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新建农民工维权服务站,投资15万元改建中学活动室和幼儿园食堂,全村自来水改造7月完成……民生改善一茬接着一茬,群众呼声化作掌声。
一股真爱为家。省总工会机关支部每年千里迢迢走进山村,“一对一”帮扶联系户;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妈妈”工作站,关爱对象有了“新妈妈”;电信扶贫、支部结对帮扶、金秋助学……帮扶行动一项连着一项,点滴爱心汇成心底汪洋。
一片真心兴家。“多跑腿上门,多解决问题,一来二往,架起友好、信任的桥梁。” 今年2月底到任的新一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朝阳说,这是驻村工作队的“法宝”,“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自然在群众中威信高”。
本村贫困户胡某因征地补偿款家庭分配不均,到村支部大吵大闹,张朝阳立即疏导调解,和村干部一起了解个中缘由后,几番上门给俩兄弟当“和事佬”,最终圆满解决。
为何对村干部“不买账”的胡某,会如此信服一个外地驻村工作员呢?原来,早先工作队制定因户施策时,了解到胡某会理发,便给他赠送了4000多元的理发工具,鼓励、帮助他在家开起惠民理发店。
发掘贫困户的特长,就地创造就业机会,多个跟胡某一样的“手艺人”被挖掘出来。村民陈小平的手受过伤,加上一只眼睛失明,不仅不能做重体力活,而且外出寻找工作也困难重重,一家子在贫困中一筹莫展。工作队到来的同时,还带来了一批鸡苗、猪仔和政府的惠农政策。陈小平重燃生活的希望,经历几年勤劳打拼,如今仅养殖收入就年过两万,成为了村里勤劳致富的典型。
扑下身子、带着感情,一茬接着一茬干。工作队“四朝元老”林森说,“村里不脱贫我不回去!”
养在深闺的庆贺寺村,正拂开面纱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