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31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上,机器人、5G及VR虚拟现实技术等成为令人瞩目的大热门。
仿生机器人高精度 手指可实现穿针
展会上张牙舞爪的蜘蛛仿生机器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拥有18个自由度的运动能力,可以征服任何复杂环境和地形。智能柔性关节是这款仿生机器人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它可以使机器人具备自动平衡和防碰撞能力。
蜘蛛机器人旁边的这组机械臂也同样展示了智能柔性关节在高速运动中实现精密対插和零碰撞的特性。
据参展商介绍,使用智能柔性关节的机器人,单独关节精度可以精确到0.0008度,运用在机器人手指的末端,可以实现穿针的功能。
5G和VR成大热门
5G+AI的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尖端技术?首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云端智能机器人给你答案。这种智能机器人架构将机器人的大脑放在云端,传感器、驱动设备等硬件放在机器人本体上,通过5G网络将二者连接,实现云端远程操控机器人,让5G成为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
一个云端大脑可以控制很多机器人,甚至可以达到控制百万级别的机器人。机器人如果共享云端大脑,也就实现了机器人的协同,一群机器人可以像打游戏一样互相配合,一起干活。
在展会上,一位工作人员正在用5G+VR手术模拟器模拟一台脊椎手术,手术的要求是在一节脊椎骨上植入螺钉。传统训练方式是使用真实骨骼,不仅损耗率高,而且缺乏临床感。而通过这个手术模拟器的力反馈装置和VR智能眼镜结合进行仿真训练,对医生的技术和心理都有很大提升。
在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能感受到螺钉给的阻力,从而帮助工作人员准确进行手术。一旦手术失败,手术模拟器会反馈失败原因并给出评分。
AI和艺术结合 观众全新观感体验
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艺术欣赏体验会”的特色演出每晚都会如期而至。整场体验会由七个融合艺术与科技的作品构成,主创团队结合人机交互、动作捕捉、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前沿技术手段,经过三个月的酝酿打磨,最终将作品呈现给现场观众。
体验会上,演出的表演形式和内容都丰富多彩。机器臂模仿人类的肢体动作,通过投影与舞者实时互动;虚拟偶像与真人共同主持体验会,并在音乐伴奏下演唱经典民歌;人形机器人自弹自唱,还与合唱团共同演绎《歌唱祖国》。
未来出行方式发生改变 无人驾驶车亮相
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无人驾驶车亮相,应用场景基本成型。未来出行方式将会如何发展?
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自动驾驶应用体验场地上,可以自动驾驶的网约车正在进行试乘。在叫车软件里选择自动驾驶呼叫,一辆自动驾驶的网约车便到达跟前。自动驾驶的网约车可以根据路况,做出反应,哪怕是向左轻微避让的动作也可以实现。
据网约车公司负责人透露,该公司已经在上海取得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根据相关法规,允许其在上海特定的31.6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上行驶。预计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将达到30辆,订单距离可超过10公里。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完善,未来软件将能够对大量的行车和道路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除了网约自动驾驶车,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一款无人驾驶的卡车——洋山港智能网联重卡也正式亮相。这辆卡车不仅能自动驾驶、智能装卸,还能列编出行、智能送货。
智能网联重卡是上汽集团、上港集团、中国移动共同协作开发,可进行港口集装箱智能转运。这辆蓝白相间的集装箱卡车全身装满了传感器,能自动驾驶;还能通过车联网技术,在15秒内自动完成货物装卸和运输,同时可以自主规划路线,精准运输到指定地点。
未来,智能网联重卡还能从洋山港出发,组成编队,列队穿越东海大桥,将货物送往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