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科研人员在赤水河中部取样 。(水生所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如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40多位湖北科技人已接力奋斗30余年。11月5日至7日,记者跟随曹文宣院士以及科研团队进行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调研。
守护:为鱼儿留一处“避难所”
“长江上游仅有这一条可以自由流淌的河流。”赤水河边,85岁的曹文宣很是感伤。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多种人为干扰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水坝、水库的河流,仍保持天然的河流特征。
曹文宣告诉记者,中华鲟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每年10月底开始,当水温降至21℃至16℃时产卵。现在,虽然每年人工放流数万尾中华鲟,但一直没有发现任何自然繁殖迹象。而且,青、草、鲢、鳙这长江“四大家鱼”的资源量也大幅萎缩,种苗发生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下降90%以上。
守住赤水河,就是守住长江精灵们的“避难所”。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曹文宣及其团队长期呼吁下,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和比选,2005年,国家在调整成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时,把赤水河干流及部分支流共628.23公里纳入自然保护区。
黄昏撒网,清晨捞起网中鱼儿,观察、拍照、记录……保护区建立以来,每年4月至10月,科研人员都要在赤水河过着旁人眼中枯燥单一的生活。“这段时间是鱼类繁殖期和摄食肥育期,每天都要采样,监测水质。”水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飞介绍,“建坝蓄水使得水流流速下降,产漂流性鱼类的受精卵漂到水库容易下沉、进而缺氧窒息死亡,但赤水河丰沛的水量、充足的自然流程足以让它们完成整个生活史过程。”
目前,赤水河的固定监测样点有4个,流动监测样点近20个,基本覆盖赤水河全流域。
曙光:为长江留一个生态样本
30余年来,在曹文宣带领下,40余名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老中青三代科学家接力守护赤水河。因为经常为保护长江鱼类奔走,连机场空乘人员都认识了这位“保护鱼类的老爷爷”。不少人劝他注意身体,但曹文宣说,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在他们长期呼吁下,2017年,赤水河全面禁渔,成为长江流域第一条实施全面禁渔的河流。
“今年10月调查期间,我们在赤水市江段就发现了5尾胭脂鱼,都是一两斤重。”水生所博士研究生秦强高兴地对记者说,胭脂鱼是长江珍稀鱼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野生胭脂鱼长到一两斤,需要3年至4年时间。赤水渔政站站长杨光辉说:“以往运气好,每年才能在河里发现一尾胭脂鱼。运气不好,一尾都看不到。”
中科院水生所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刘焕章研究员从2000年开始推进、落实保护工作,他说:“这些年来,长江流域修建了不少大型水电站,现在仍在继续修建。将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段的水温、径流过程等生态因素受上游不断增多的梯级电站叠加影响,可能更加不利于鱼类繁殖,届时赤水河作为长江生态样本作用将更加凸显。
“希望我90岁时,能看到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及赤水河河流生态观测站建好,并真正发挥作用。”望着河流,曹文宣说。在这位一生研究、守护鱼类的院士眼中,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救救长江鱼类,为长江留住一个生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