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小厕所,大民生。2019年7月以来,荆州始终把解决群众“入厕难”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以“底数清、厕数明、资金实、资料全、质量优”为标准,理顺体制、传导压力、提升民意,稳扎稳打,农村改厕工作初显成效。
一、建机制,完善根本之策。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去年8月,全市及时成立了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与乡振办合署办公,明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抓办公室工作,提出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典型引路、督办落实的工作思路,按照“牵头不包办,任务分解干,责任大家担”的原则,实行市直部门分管领导领办,科室主抓,县市区主责的联动机制,每月召开市直部门协调会,做到逢会必学农村改厕文件,必讲国务院考核验收,必发责任清单,必通报工作进展,形成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督办考核机制。以“计划完成率、质量合格率、资金拨付率、群众满意率”为考核内容,将农村厕所革命纳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暗访拉练评比内容,定期晾晒评比。拟制七个方面的检查内容,市直部门各负其责,组成联合检查组,现场形成问题清单、组织各地党委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参加的交办会,明确整改时限,并以市政府名义下发督办通报,彻底将基层撬动。
二、抓重点,练好基本之功。一是重政策解读,打造改厕明白人。坚持把政策文件作为指引改厕工作的法宝,学懂弄通,全市组织厕所革命政策巡回宣讲答疑活动11次,有效解决各地对卫生厕所、无害化厕所、整村推进等政策标准理解不透彻,改厕基数、计划申报不详实的问题,分层、分类、分步推进,打造各级改厕明白人。二是强技术培训,确保改厕质量可靠。大力开展改厕技术培训,邀请省改厕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做到不培训不开工。常态开展县市区交流学习活动,共组织40余次,纠正不合格工艺300余处。按照有条件的村入集中管网,集中连片村自建微动力处理设施,偏远村实行三格式化粪池的模式推进。洪湖市农村粪污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受到国务院督查组肯定。三是建资料台账,理清改厕陈年旧账。按照数据清楚有来源、资金拨付有依据、检查督办有照片、问题整改有清单的标准,坚持逐户登记、整村收集、镇域汇总、全县锁定的原则,全面指导各地摸清做实近三年来农村厕所革命综合工作,建立村、镇、县三级农村厕所革命台账资料。
三、重结合,开展务实之举。一是打好“组合拳”,破解资金瓶颈。市委出台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各县、市、区要研究出台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政策措施,将农村厕所革命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有机结合,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聚合效应。2018年以来,全市统筹用于农村厕所革命资金近8亿元。松滋市街河市镇新星村将改厕与能源项目结合,投资26.4万元建立无害化集中处理站,周边100多户农户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唱响“大合唱”,激发群众热情。树标杆,解开思想疙瘩。采取机关干部亲属、村干部、村党员、村民代表带头改的“四带头”模式,激发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从过去“要我改”变成“我要改”。点菜单,群众当家做主。按照“三定三不定”方式分类推进:定采购方式、不定品牌样式,定改造标准、不定改造模式,定施工材料、不定施工队伍。村组按“菜单”统一采购、集中配送,统一组织机械力量施工,户均节省成本500多元。当考官,考出干部好作风。组织村民代表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全程参与、监督施工,强化把关验收,保证了建设质量,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三是实行“大融合”,统筹环境治理。将农村改厕粪污处理与生活污水同步治理,大力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空地修菜园、建果园,发展庭院经济,及时消纳厕所粪污。松滋市通过“农户+保洁机构+合作社”的模式将农户厕所粪污进行收集、运储、出售给种植合作社,有效解决了农村改厕管护难的问题,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
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下一步,荆州将再强措施再加力,再强责任再发力,确保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提质增效,打好这场攻坚战,圆满完成三年行动考核任务。
(记者 卢艳 陈俊 通讯员 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