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 :湖北是千湖之省,荆州是百湖之市,境内湖泊湿地众多,为了保护湿地生态,荆州加大退垸还湖还湿步伐,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同时,荆州充分挖掘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既守住了绿水青山,又换来了金山银山。
长湖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和四湖流域上游,跨荆州、荆门、潜江三市,是湖北省第三大天然淡水湖泊。
记者 胡嫚嫚( 漫步在长湖边,极目眺望,昔日围网成片,杆连着杆,网连着网的杂乱景象已消失不见,重现湖水清清,碧波荡漾的大湖风光。)
2018年以前,在长湖边,围堰建造休闲农庄、进行种养殖的情况大量存在,水域过度开发导致水质恶化,生态修复能力逐年下降。经监测,2018年荆州段长湖水质整体为五类,局部达到为劣五类,属重度污染,严重影响了灌溉、调蓄、生态、湿地等功能发挥。
退垸还湖,刻不容缓。为了增加湖泊调蓄面积,恢复防洪排涝功能和湿地多样性,解决日益严峻的岸线侵占问题,2018年,长湖“退垸还湖”保卫战正式打响。
荆州市长湖生态管理局负责人 柴云(对污染源进行了控源截污,对上游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整改,要求达标排放;对文旅区实现畜禽全域禁养;对长湖沿湖的九个村场进行了整体搬迁,搬迁一万多户,三万多人;建设了44公里的生态廊道。)
与长湖退垸还湖工作同步启动的,还有长湖全面禁渔。2018年7月15日,长湖率先实施全面禁捕,2021年1月28日长湖全面禁止垂钓。随着拆围、退垸还湖、禁渔、禁钓、增殖放流等一系列工作的深入推进,随着《荆州市长湖保护条例》的实施,长湖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和保护。
荆州市长湖生态管理局负责人 柴云(2020年,两区投入五亿多元完成省级退垸还湖任务7149亩。连续11年开展增殖放流,共投放鲌类及土著经济鱼类3.55亿尾,对长湖生态进行全面修复。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长湖水质由原来的整体五类,局部劣五类,达到了现在的整体四类,核心三类的水质。)
依水而生,更要因水而兴。随着长湖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如今,依托长湖发展的文化旅游项目也纷至沓来, 这颗闪耀在荆楚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将会越发美丽动人。
记者 胡嫚嫚(万花吐芬芳 山水露新颜 走进园博园一幅幅诗意江南的山水画迤逦展现,然而过去在这个毗邻长湖的半岛上目光所及是成片的田野、村庄鱼塘。近年来,荆州走绿色发展之路,长湖及周边生态环境逐年向好,这也推动了荆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荆州市长湖生态管理局负责人 柴云(目前在建的项目有环长湖3P项目,总投资31亿元,同时争取中央环保专项资金6500万元,省级水生态修复资金2500万元。未来在继续争取入库的项目有4个,总投资13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长湖的生态系统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最终实现湖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大美长湖景象。)
一曲《洪湖水浪打浪》,让洪湖在全国唱响了“更比天堂美”的名头。在洪湖市螺山镇洪湖退垸还湖工程施工现场,挖掘机和运泥船正在清理围垸、圩埂,利用退垸土方构建湖滨带、滩涂和入湖河口浅滩湿地。工程自2018年底启动以来,目前累计完成湿地恢复施工9万多亩,预计全部工程2022年底完成。届时,洪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将增加湖泊湿地近20万亩。
经过十多年的拆围、退垸还湖还湿、洲滩绿化以及水生态修复,洪湖水质从原来的五类、劣五类已提升至三类。现在的洪湖湖面变宽、水质变清,白天鹅等珍稀鸟类重返家园,凤尾鱼、银针鱼等珍稀鱼类持续增多。
与此同时,洪湖市依托独特的水资源和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现有的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江滩公园、路易.艾黎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打造集红色文化展示与传承、红色教育、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和市民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景区。
洪湖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 孙才(主要是对长江流域这个水土保护 ,包括生态效益,包括我们这个红色传承教育基地,以红色文化为依托了带动了旅游。这个红色湘鄂西,现在目前一期二期已经完成,现在投入第三期建设。)
江河湖泊“容貌”改变的背后,折射的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三年来,全市新增各类湿地面积118.5万亩,湿地保护率由40.46%提高到46.39%;完成退田还湖22万亩,松滋洈水、荆州环古城、公安崇湖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大力推进河湖连通和水生态修复项目,洪湖东分块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四湖流域水生态治理修复等4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库。如今,洪湖再现碧波万顷“浪打浪”的美景;长湖重现波光粼粼的大湖风光,荆州市“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保护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记者:胡嫚嫚、胡威虎)